掛金標的大眾ID.與眾,為何一片“涼涼”的節奏?快訊
所以,這款新車上市消息一發布后,網友評論也幾乎一邊倒的不看好。各種歇菜、涼涼,售價過高等等的言論充斥其中,主打的就是一個透心涼。
在合資品牌里,大眾ID.家族絕對堪稱是新能源賽道中最有競爭力的產品序列。2023年,大眾ID.家族的年銷量已經達到15.5萬輛,?其中,大單品ID.3上市至今累銷突破10萬輛,?2023年位列合資純電車銷冠和A級兩廂車銷冠。?這些證明了ID.家族在合資新能源市場的領先地位。
但大眾顯然不滿于此,其希望有ID.家族能迸發出更大的能量,于是新成員來了。
7月17日,大眾安徽旗下首款純電SUV車型--ID.UNYX與眾正式上市,新車共提供三個版本,售價20.99萬元-24.99萬元,算上優惠政策的話,新車起售價來到20萬元以下。這個價格和很多中國品牌的同級競品相比沒有什么優勢。
如果從產品力去比較,ID.與眾可以稱得上ID.家族里最具競爭力的產品,甚至比一些自主產品還要出色。
在造型設計上,從搭載金標到溜背轎跑風格,再到全新的內飾設計,都能體現出ID.與眾與小鵬G6、智己LS6等20-25萬元市場區間主要競品相比之下的獨特性。
在大眾一直被詬病的智能化上,此次ID.與眾也首發搭載了ID.S 5.0車機系統,智能座艙采用UNYX.OS操作系統和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而與科大訊飛合作的新一代認知智能大語言模型(LLM),也讓車機擁有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優化了人機交互體驗。
同時,新車配備DCC自適應底盤調節系統和MEB雙級柔性隔振系統,標配L2級輔助駕駛的IQ.Drive智駕管家、9個安全氣囊、12向電動調節座椅+按摩功能,配備了可變轉向系統等,這些都是加分項。
可僅有這些就夠了嗎?要知道,ID.與眾面對的競爭者不是大眾自己,而是蓬勃發展的自主品牌,如果不能在價格下真正打下來,ID.與眾的這些產品力是根本不夠看的。
所以,這款新車上市消息一發布后,網友評論也幾乎一邊倒的不看好。各種歇菜、涼涼,售價過高等等的言論充斥其中,主打的就是一個透心涼。
當然,除了與自主產品競爭沒有勝算,就算是同門競爭,ID.與眾也很難有很大的機會,比如由ID.4 CROZZ、ID.6 CROZZ等組成的一汽-大眾SUV家族——因為ID.與眾擁有的大眾技術,一汽-大眾都會有,但一汽-大眾擁有的,ID.與眾永遠都拿不到。
尤其是,產品質造能力。
眾所周知,ID.與眾的制造主體是大眾安徽,其前身是江淮大眾,是大眾于2020年增持至75%后,才正式更名。但是,新工廠的產品生產主要還是由江淮汽車負責。至于江淮汽車的制造能力,從其自己的產品品質上就可看出,完全與頂級質造沒有任何關系。
反觀一汽-大眾,其每一款產品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都嚴格遵循高標準和嚴要求,確保每一輛出廠的車輛都具備卓越的安全性能和品質保障,這一點早已形成足夠的市場口碑。
在這個角度上,無論是橫向上與自主產品的競爭,還是縱向上與同門產品的競爭,ID.與眾都沒有多大機會的。
當然,出于“親兒子”的特殊對待,大眾一定會對ID.與眾給予更大的扶持,畢竟大眾要在新能源賽道上維持住燃油車時代的地位,這位“不速之客”要承擔的責任,實在太多。(采寫 |汽車有智慧 火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