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音頻涉足網貸,年化利率36%?快訊
月活2.68億用戶(官網2021年數據)的國內音頻分享平臺龍頭之一喜馬拉雅,再次試水金融。喜馬拉雅APP日前上線“聽小貝借錢”功能,涉足網絡消費金融貸款服務。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徐超
月活2.68億用戶(官網2021年數據)的國內音頻分享平臺龍頭之一喜馬拉雅,再次試水金融。喜馬拉雅APP日前上線“聽小貝借錢”功能,涉足網絡消費金融貸款服務。
按照喜馬拉雅APP的架構,“聽小貝借錢”屬于喜馬拉雅的一個導流端口,接入數個網貸平臺,這些網貸平臺自身又和多家持牌金融機構結成合作關系,形成一張呈放射狀的網貸借款網絡。喜馬拉雅的海量用戶,成為這些網貸平臺和機構獲客的活水源頭之一。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聽小貝借錢”導流的網貸平臺,有不少涉嫌暴力催收的投訴,而借款合同上約定的12%年化利率,最后回到“聽小貝借錢”首頁點擊確認的時候,卻變成了36%。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也就是說,民間借貸的最高利率不得超過同期LPR的4倍,如果最后借款的利率以36%為準的話,已經大大超過此線。
年化利率36%還是12%?
通過“聽小貝借錢”導流的網貸平臺有桔多多、錢小樂、百分唄等等。
以錢小樂為例,點擊“立即申請”,在經過身份認證、簽署一系列協議授權同意后,進入到“洋錢罐APP”,再從洋錢罐進入后,最終的放款人是興業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額度是4萬元。約定的貸款利率(單利)是12%。貸款采取積數法計算利息,利息=貸款本金×貸款天數×日利率,日利率=年利率/360。
等借貸手續都簽署完成,再回到“聽小貝借錢”的頁面點擊最后一步確認借款的時候,提示的年化利率(單利)變成了36%。
那么按照興業消費金融給出的年化利率計算,貸款40000元一年的利息是4867元。而根據聽小貝入口36%的年化計算,40000元貸款一年利息就要14400元。
喜馬拉雅客服表示,聽小貝只是推廣,關于借款的具體相關問題,還需要通過“聽小貝借錢”進入合作商頁面,再點擊對應的客服進行咨詢。時代周報也向喜馬拉雅發去采訪函,詢問究竟該以哪個利率為準?36%的利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但未獲回應。
興業消費金融的客服表示,公司自有的借款渠道只有兩個,分別是公司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和“空手到APP”,其他合作平臺就要去問平臺那邊。興業消費金融是洋錢罐其中一個資方,如果是從洋錢罐辦理消費金融借款,可以聯系洋錢罐的客服詢問。
合同顯示,洋錢罐借錢APP由北京鋒泰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聯系方式是4000346868,但撥打這個號碼卻提示“無此業務號碼”。
“12%是有約定,但36%也是明確顯示在頁面上的,借款人點擊確認,視為同意,自己很難知道平臺是以哪一個利率來計息,但從盈利角度看,總是就高不就低的,這些都是坑?!蹦硣写笮行刨J部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某城商行高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12%和36%兩個利率都沒有錯,但因為借款是分期歸還,復利的計算方式就非常復雜,以哪個利率為準,由借款方說了算?!鞍?萬分成12期,第1個月滿了,相當于你實際只用到3.6萬;第2個月結束,你還了8000多,相當于你用了本金的3.2萬……以此類推,倒數一個月的時候,你已經還了11期,實際上你還掉的本金遠超過你的借款總額,相當于實際用到的錢越來越少?!睂Ψ奖硎?,網貸實際就是砍頭息,其實銀行利息要遠低于網貸,但網貸的廣告、引流無處不在,擠掉了銀行。
最高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原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杜萬華關于借貸利息的文章中提到,最高法就民間借貸利率劃定“兩線三區”,即年化24%以內受法律保護,超過36%無效;在24%與36%之間,是自然債務區,當事人起訴要求予以司法保護的,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主動履行后又反悔要求返還的,法院也不予支持。
合作機構涉嫌暴力催收遭投訴
點擊“聽小貝借款”的“借款”功能鍵進入身份認證環節,除了上傳身份證、人臉識別,登記自己以及親屬、朋友的聯系方式外,還要簽署個人征信查詢及授權委托CA證書,進一步涉及到授信授權、個人信息處理授權、保證等協議的同意簽署。
點擊同意后,下一環節嵌套的網貸平臺多達10家。除了前面提到的桔多多、錢小樂、洋錢罐等,還有58金融、我來數科等等。
每個平臺,又有各自平臺的一堆協議,需要借款人點擊同意視為簽署。其中小贏卡貸有40份協議書、授權書要簽署。
這意味著,每個借款人的個人信息,以及親屬、朋友的聯系方式,在十個網貸平臺間共享,每個平臺又入駐有多家持牌金融機構,每個平臺的協議書、授權書背后又是由不同的公司負責,形成一張大網。
如果個人信息出現泄漏,作為導流的喜馬拉雅是否要承擔責任?日常是否會進行監管?時代周報同樣未獲回應。
而這些網貸平臺,在黑貓投訴上有著不小數量的暴力催收投訴。
比如桔多多,在黑貓投訴上面累計投訴超18000條,近30天投訴超800條,內容涉及捆綁放貸、收取砍頭息。與桔多多合作的振興銀行,在黑貓投訴上被投訴借款復合年化達到36%,暴力催收,電話和短信騷擾家人和身邊朋友等等。
錢小樂也有超900條投訴稱,存在暴力催收、騷擾家人、高額計息等行為。洋錢罐也同樣存在暴力催收、高利計息的投訴,有借款人投訴,借款16000元,利息寫著是6%實際卻收取6000元高利。
時代周報記者通過“聽小貝借款”路徑進入洋錢罐借款,停在最后一步“確認借款”。之后每日會有多個或固定號碼或屬地各異的手機號碼打來電話,自稱是洋錢罐,詢問為何認證成功后還沒有借款?保證放款秒到賬,并詢問是否嫌40000元額度不夠,可以直接提升額度。
網經社電商研究中心網絡法和金融法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雖然喜馬拉雅只是一個導流的渠道,后面還有各個網貸平臺,提供的是網絡消費金融借款,但還是傳統意義上的助貸業務,個人信息在各個網貸平臺共享,會放大風險,喜馬拉雅即便只是導流,在法律上也會有風險。
董毅智律師表示,目前法律上對助貸還是有爭議的,因為互聯網監管和金融監管,是兩個部門,而網貸如何做監管定性仍有待探尋,所以利率計算是否合法、個人信息是否會泄露等情況,需要個案處理,但從喜馬拉雅頁面顯示的36%年化來看,這個利息是存在顯失公平的可能性。
“隨著金融監管局的改組,長遠來看一旦監管明確后,監管體系也會明確,對于網貸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會明確起來,上面的用戶也會逐步完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中間會放大一些風險。”董毅智律師說。
流量的盡頭是金融
根據過往的公開信息,這不是喜馬拉雅首次涉足金融。
早在2017年,喜馬拉雅涉足聯名信用卡。2019年,喜馬拉雅APP推出“金融福利”服務,內容包括建設銀行喜馬拉雅聯名信用卡、華夏銀行喜馬拉雅聯名卡,以及借錢產品“萬達普惠萬e貸”和“新網銀行好人貸”。
和此次的“聽小貝借錢”類似,當年使用“金融福利”也可以獲贈喜馬拉雅會員?!叭f達普惠萬e貸”和“新網銀行好人貸”最高額度是5萬元、50萬元,日利率分別為0.05%、0.03%起(折合年化分別為18.25%、10.95%)。但當時有報道稱,網友實際反饋的年化利率,“萬達普惠萬e貸”有42%,“新網銀行好人貸”是18%。
這段時間,喜馬拉雅的金融服務主要是和國有大行發行聯名信用卡,以及為天津濱海農商行、交通銀行、中原銀行、齊商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拉新。后來的網貸服務除了“萬達普惠萬e貸”和“新網銀行好人貸”外,還有新網銀行的好人貸,分期樂,360數科的微零花和360借條等,保險產品也曾納入。
曾經喜馬拉雅推出的金融服務,都是作為導流的渠道,這次推出的“聽小貝借錢”,對外稱也是導流,不過合作方變成了各個網貸平臺,且“聽小貝”這個商標已經于2023年底注冊下來,后續喜馬拉雅是否自己深度參與互聯網金融業務,目前還不得而知。
三次謀求上市而不得的喜馬拉雅,在2022年3月29日最后一次港股招股書后,未再有下文。目前對外能夠了解到的喜馬拉雅運營情況,只能根據這份招股書上披露的財務數據略作參考。
招股書顯示,2021年喜馬拉雅訂閱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49%;廣告收入14.9億元,營收占比為25.4%;直播收入10億元,營收占比為17.1%。
2021年喜馬拉雅宣稱全場景平均月活躍用戶達2.68億,包括1.2億移動端平均月活用戶,喜馬拉雅物聯網及其他第三方平臺月活用戶為1.52億。
根據當時的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用戶粘性和活躍度較高,付費用戶及付費率逐年遞增。2021年付費會員數量1440萬,同比增長52%,移動端用戶付費率提高至12.9%。
董毅智律師說,現在各個掌握流量的平臺都在做金融,是因為對流量變現來說,金融是最快的方向,即常說的“流量的盡頭是金融”。
2021年喜馬拉雅仍然是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21年喜馬拉雅總營收58.57億元,年內虧損51.06億元,同比擴大77%,經調整年內虧損為7.59億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