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監管部門口吻給消費者發短信 飛豬的膽子也太大了快訊
臨近中秋國慶假期,旅..游平臺近期生意很不錯,不過,飛豬又一次站到了風口浪尖,這回是因為模仿市場監管部門口吻給消費者發短信,誤導消費者。
海聞社訊 臨近中秋國慶假期,旅..游平臺近期生意很不錯,不過,飛豬又一次站到了風口浪尖,這回是因為模仿市場監管部門口吻給消費者發短信,誤導消費者。事情是這樣的,近日,飛豬F5會員王先生反映,7月中旬支付6000余元預定澳大利亞某酒店9晚,朋友到店被告知無訂單。
飛豬客服承認“到店無房”,給予第一晚酒店房費三倍的賠償。然而,在王先生投訴后,收到飛豬發來的一則短信,內容如下:
【飛豬】關于您發起的投訴,經核實,因該投訴交易平臺為境外網站飛豬國際,公司名稱為:冠運旅遊有限公司,且入駐飛豬國際的商家均為境外主體,不屬于余杭區市場監管局職能范圍;另被申請人與本糾紛無關,該投訴依法終止調解。
這措辭一看就是官方的回復啊,可是發短信的是飛豬,這就奇怪了,飛豬有什么權利依法終止調解?
這短信是怎么來的?余杭區市場監管局發聲了,稱了解到飛豬短信的情況后,余杭區市場監管局網監分局約談了飛豬、淘寶,還原短信事件的來龍去脈。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今年3月飛豬從淘寶拿到了當時市場監管局、消保委和淘寶共建消費維權聯絡站的消費投訴處理模板草稿,修改后用于自己的糾紛處置。
這膽子也太大了,連監管部門都不放在眼里,隨隨便便“碰瓷”。這件事情最終的結果是,監管部門要求飛豬、淘寶兩家單位對所有處理消費投訴的短信模板進行自查整改。強調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得使用市場監管部門等字眼,避免誤導消費者,在整改完成前,短信已經暫停。
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飛豬的投訴多達8萬多條,內容涉及欺詐消費者等。8月16日,由用戶投訴稱,由于天氣原因,消費者取消了日本旅行的所有行程,其中包括在飛豬平臺購買的機票。在與飛豬平臺交涉非自愿取消(地震天氣等原因)全額退款過程中,飛豬平臺稱航司拒絕退款。但消費者與航司確認已全額退款,票款原路退回飛豬平臺,消費者再次并多次聯系飛豬平臺退款時,飛豬平臺堅持以航司拒絕退款為由,扣押已經退回的飛機票款。
飛豬近兩年的“騷操作”層出不窮,從“醬香大床房”的硬蹭熱度到“攻城價”被酒店官方打假,再到被12306點名退票問題,無一不透露出其急功近利的心態。7月9日,鐵路12306官方發布了一篇名為《火車票退票費規定三問》的推文稱,近日,某平臺推出火車票全網“免費退”和“專享火車票無憂退”活動。這些做法純屬該平臺吸引新會員的營銷炒作,誤導消費者以為火車票退票免收退票費。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日益嚴格的當下,飛豬還推出信用貸等,有可能面臨合規風險和大量投訴,被質疑存在誘導用戶借貸。海聞君從飛豬平臺看到,飛豬信用貸最高額度20萬元,年化利率2.96%起。從業務類型來看,飛豬信用貸屬于助貸業務,貸款資金由金融機構提供,飛豬主要提供獲客支持和信息展示。
飛豬信用貸當前在資金端層面合作了銀行、消金公司,如百信銀行、度小滿和新網銀行,此前,飛豬還合作了中原消金、拍拍貸等,目前看來,對合作伙伴有了進一步的篩選。
業內人士認為,飛豬面臨的困境,首先在于流量焦慮。隨著互聯網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即便是背靠阿里的飛豬,也難以獨善其身。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崛起,進一步擠壓了飛豬的生存空間。為了緩解流量饑渴,飛豬不得不采取激進策略,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未能有效吸引用戶,反而引發了更多負面輿論。
飛豬在在線旅游市場的份額與攜程、去哪兒等競爭對手相比存在明顯差距。根據易觀千帆統計數據,2023年1月,攜程旅行App月活用戶數達5989.03萬,而飛豬僅為1824.36萬,兩者差距顯著。過去幾年,飛豬經歷了多次管理層變動,公司戰略方向不穩定,難以形成持續有效的管理策略。管理層的頻繁變動也影響了員工士氣和團隊穩定性。更為不利的是,在阿里內部,飛豬被劃分到“N”序列,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在集團內部的地位和影響力。同時,隨著阿里組織架構的調整,飛豬需要更加獨立地面對市場競爭和盈利壓力。而且,飛豬的盈利模式不清晰,獨立造血能力不足。盡管飛豬在努力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平臺化、自營產品等,但其獨立造血能力仍然不足。在阿里內部,飛豬始終未能成功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這導致其在集團內部的地位不斷邊緣化。
消費者對飛豬的信任也在減弱。飛豬多次被曝出涉嫌虛假宣傳和大數據殺熟,負面輿情不斷。
在流量紅利消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找到新的增長點、如何提升用戶體驗、如何加強合規管理,成為所有在線旅游平臺必須面對的挑戰。對飛豬來說,也是如此。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