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理想主義為現實讓路快訊
文心一言問世一年多,小度前天推出了自己的Ai原生系統。突然想起,之前不還有個小度靈機大模型嗎?
文心一言問世一年多,小度前天推出了自己的Ai原生系統。突然想起,之前不還有個小度靈機大模型嗎?
怎么百度百科里最新的發展歷程還停留在去年3月份的第二次內測上…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讓人疑惑去年3月份那會兒,文心一言到底接沒接入小度?小度為啥另起爐灶又搞個小度靈機大模型?
一問才知道,其實最早小度根本就沒有接入文心一言,而不接入文心一言是 Robin 做的決定,理由倒也簡單,小度的人群復雜,調用量大,算力燒不起。
所以去年景鯤還在的時候,盡管明面上也在喊要全面融合文心一言,可在他任期內,你見小度發布過什么跟前者有關的產品嗎?并沒有…
可能有人會說,不是有個青禾手機嗎?廠哥翻了一下當時的媒體報道,這手機根本和文心一言沒關系。
現在這一所謂的內部“新物種”,已經淪落成廠友們口中“發福利”“去庫存”的段子,甚至后來還衍生出“今年發小度,明年發不發極越?”的調侃。
其實關于景鯤的離開,至今在廠友間還有討論。
一個2014年就加入百度,被崔姍姍評價為“帶領SLG團隊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小度靈魂人物,怎么就這樣不聲不響,無聲無息的離開了???
你甚至能感覺得出來,景鯤是帶著氣走的,離職后也沒見發了個朋友圈,更沒見什么內部告別信,只剩下通稿里冷冰冰的一句:因個人原因離職。
有媒體評論說,景鯤的離職可能是因為他對待大模型的態度與李彥宏存在分歧。
此前景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不能預先假設大模型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很多企業在競爭大模型,“這個時候是要沉住氣的”。
Robin在大模型上已經打響All in的發令槍,你卻說“要沉得住氣”,這不明擺跟老板對著干嗎?
另外有廠友說,也可能是在大模型成為一號位工程后,百度所有業務都要重構,未來不再是硬件的主要發展方向,小度在內部的重要性被降低。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李彥宏希望可以用文心一言重塑百度的所有業務,但礙于算力的成本,又給不了小度想要的支持…這可能換作誰都會有情緒吧。
不過細琢磨以上幾種說法,感覺都差了點意思。
智能音箱作為大模型最佳的落地場景之一,盡管受困于算力,小度當時沒能接入文心一言(現在也沒全系產品接入),但團隊做出了“小度靈機”的平替方案。
再者,廠哥向圈內人士了解,景鯤離開后的創業方向還是和大模型相關的賽道,所以說他對大模型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太能站得住腳。
從景鯤離開后小度發生的變化來看,恐怕歸根到底還是跟小度的“獨立”有關。回顧這幾年來,其實景鯤一直在努力把小度獨立出去,并且已經取得一定進展。
盡管團隊辦公也在后廠村百度科技園,但小度在2022年9月就完成了對外獨立融資,自身也是獨立經營。
景鯤此前也曾多次強調過“百度是百度,小度是小度”,用來解答外界對兩家公司關系的困惑。
但從內部看,說是獨立,小度的薪酬,人事,財務,包括未來的大規劃,哪個能自己做主?
從李彥宏2023年度okr里也看得出來,關于小度的部分是這樣描述的,家用智能設備出貨 xxx 臺,實現收入 xxx,虧損不超過 xxx(承諾)。
“承諾”二字背后,還有多少獨立性可談?景鯤在小度能做主的,可能也只剩下了執行。
再看李瑩接手之后小度發生了什么?在去年10月18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小度發布了文心一言接入的小度添添機器人,換言之,文心一言終于能用了。
再一個,小度線下店的門頭上以前就一個小度logo,而今年新建的店在小度前面都加上了百度logo。
與此同時,門店銷售人員的話術也發生了變化,景鯤在的時候是不允許下面宣傳產品接入文心一言的,自李瑩接手后,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了。
可見,小度正一步一步向集團靠攏。
有媒體分析說,百度為什么更傾向讓小度貼近集團,因為對百度來講,將更多開發者拉進自己的大模型生態中,才能支撐文心一言的業務健康發展下去。對于開發者而言,百度擁有的落地場景越多,吸引力就越大,而小度的場景恰好能與百度的現有場景進行補充。
分歧可能就出在這里,這也就能解釋景鯤為什么會突然離職。當時宣布景鯤離職之前,他在百度世界大會的演講主題都定好了,景鯤一走,會務組瞬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幾乎所有的物料都要重新改,在百度下半年最有影響力的活動前撂挑子,得談崩成啥樣?
回過頭來看,在當時那個節點,把李瑩這樣一個毫無硬件經驗的人推上去,可能也是無奈之舉。
李瑩在內部被稱作“政委”,廠友們當時面對調整也是一頭霧水,頭一次聽說首席信息官還能輪崗業務一號位的,甚至有廠友連CIO這個職位都是第一次見。
李瑩接過的這個攤子并不好干,景鯤一走,小度下面技術的老大朱凱華,市場的老大田澗嵐等也全部離職。
包括技術骨干,前客戶端技術負責人王芃,在內部有著不錯的口碑,被員工稱作小度技術的半壁江山。
有人說這背后可能是期權和高管之間存在對賭,景鯤出走后由更代表集團的李瑩接手,小度的獨立上市計劃大概率在短期內是不好兌現了,起碼今年不可能。
但李瑩也不見得完全沒自己的優勢,她在百度工作20年積累的資源,可以幫助小度打破部門墻的阻力。
這也是個被廠友詬病已久的問題,甚至有廠友自嘲,部門墻太重,有時內部之間的對接比外部還要吃力。
接手后,李瑩正在落地Robin用文心重塑百度所有業務的決策,此前無論是百度地圖的人工智能技術升級還是如流基于文心一言的重構,都是李瑩的籌碼。
而在供應鏈體系已經成熟的今天,沒有硬件經驗又何妨呢?這或許已經不再是一個難題,甚至可有可無。
整體來看,如果說景鯤更具理想主義,更想講好故事,把小度成功帶上市。那李瑩則更偏向于現實主義,推動戰略轉型,努力擁抱集團資源,務實搞好經營。
從創業公司回歸業務部門,小度還有沒有戰斗力?
有廠友說以前的舊部已經在朝那邊移動,這其實無可厚非,用著順手,互惠互利,就看能不能成事兒了。
最后,廠哥也看了前天百度在深圳的AI開發者大會,有一說一,當天小度的演示環節,包括整場演講下來給人的感覺就兩個字:“失真”。現場播放的那段用戶使用小度的真實錄音,只能說后續的路…“任重道遠”啊。
還有就是關于算力的問題,依然沒有看到解決,廠哥最早花199買的小度音響,啥時候能接入文心一言?
不過廠友也說了,后面肯定會逐漸接入,除了算力原因,其實還存在適配的問題,畢竟把一臺iPhone 3的系統升級到ios 16,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總之,小度回歸后續的路會走成什么樣?李瑩是否能完成大模型重構產品的使命,咱們邊走邊看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