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消金領170萬罰單!去年罕見增收不增利,不良貸款率逐年遞增快訊
又有消費金融公司領到百萬級別罰單。
天天財經訊,又有消費金融公司領到百萬級別罰單。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泉州監管分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下稱興業消金)存在五項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170萬元,時任興業消金昆侖業務部總監的蔡成鋼受到警告。
具體來看,興業消金被罰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
一、未按規定及時終止與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第三方機構合作;
二、合作機構管理不審慎;
三、將貸前調查關鍵環節外包;
四、違規改變信用保證保險賠付條款;
五、貸款“三查”不到位,貸款資金由他人歸集使用并償還。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4)》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成立31家消費金融公司。2023年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和貸款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分別達到12087億元和11534億元,同比增長36.7%和38.2%。
不過,當前個別消費金融機構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在產品信息披露、個人信息不當使用等方面的金融亂象,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據不完全統計,興業消金是今年來第三家被罰的消費金融公司。6月,監管披露的信息顯示,中信消金因為合作機制與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業務管控不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120萬元。2月,中原消金因將部分產品貸款發放、本息回收等關鍵環節操作全權委托合作機構執行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160萬元。
回顧今年領罰單的消費金融公司,貸款管理問題較為集中。如興業消金被罰涉及貸款“三查”不到位,貸款資金由他人歸集使用并償還;中信消金被罰涉及貸后管理不到位,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于限制性領域;中原消金被罰涉及貸款管理不盡職導致部分貸款資金被挪用。
興業消金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53.2億元,經營范圍包含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接受股東境內子公司及境內股東的存款等,該公司由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6%,泉州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4%,福誠(中國)有限公司、特步(中國)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
今年5月下旬,興業消金迎來新的領導班子,宣布法定代表人及公司總裁變更,這也是該公司2014年成立以來首次變更董事長。
興業消金首任董事長鄭海清、總裁林春均來自于興業銀行,新領導班子依舊延續這一趨勢,董事長戴敘賢曾任興業銀行廣東分行副行長;總裁劉慶華曾任興業銀行南寧分行副行長、海口分行行長。
業績方面,興業消金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2.30億元,上年同期為101.15億元,同比增長11.02%;凈利潤20.72億元,較上年同期24.93億元同比下降16.89%。截至2023年末,興業消金總資產869.31億元,所有者權益112.85億元;同期各項貸款余額864.11億元,同比增長15.34%。
自成立以來,興業消金的業績曾經歷過一段高速增長期,其凈利潤增速一度增超100%,不過近年來增速大幅放緩。2020年-2022年,興業消金營業收入分別為64.70億元、84.10億元和101.3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5.16%;凈利潤分別為13.50 億元、22.30億元和24.9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5.89%。
從資產質量角度看,其不良指標近年來有所走高。2021年-2023年,該公司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90%、2.14%和 2.49%,呈逐年上升趨勢。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逾期貸款方面,截至2022年末,興業消金逾期貸款余額為24.70 億元,在總貸款中占比為3.30%,同比上升0.45 個百分點。經過催收,截至2023年9月底,其逾期貸款余額占總貸款的比重為3.94%,較年初上升0.65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的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業績表現,如今2023年的凈利潤增速出現了負增長,自2019年至今,興業消金首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2022年興業消金計提貸款及墊款信用減值損失42.66億元,同比增長66.50%,撥備費用在撥備前利潤中的占比為56.50%,同比上升 9.82個百分點。2023年,興業消金計提貸款及墊款信用減值損失65.62億元,同比增長53.82%,撥備費用在撥備前利潤中的占比為73.16%,同比上升了16.66個百分點。
據中國貨幣網官網7月8日披露,興業消金擬于近期發行2024年第五期金融債券,本期債券基本發行規模為15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公司中長期資金,優化公司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進一步促進主營業務發展,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今年,興業消金已發行了四期消費金融債75億元。在本次第五期金融債發行完成后,興業消金成為目前年內消金債發行規模最大的主體,規模累計達到9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期限長,金融債一般最少三年,能為消費金融公司貢獻長期穩定的負債來源,更好地優化消費金融公司的負債結構;二是成本低,金融債發行有較為嚴格的資質要求,發債主體的信用評級要求高,發行成本相對較低。“近年來,消費金融公司通過金融債等方式加速補充資本已成為一種趨勢。作為專業化的消費信貸機構,消費金融公司通過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已成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力量。預計2024年下半年,消費金融公司在多元化融資渠道布局上將持續加大力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