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過半,BBA占據的高端市場,被誰動搖了?互聯網+
導讀
在中國,買一輛怎樣的車,才能體現出尊貴的車主身份?
在中國,買一輛怎樣的車,才能體現出尊貴的車主身份?
文|郭宇 王靜儀
編輯|王靜儀
在中國,買一輛怎樣的車,才能體現出尊貴的車主身份?
要么買一輛高價的車:乘聯會將起售價在30萬元及以上的乘用車(轎車、SUV、MPV)稱為高端車;要么買一輛公認為豪華品牌的車:長久以來,業內公認的主流豪華品牌是BBA、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等。這些車的價格也多在30萬元以上。
進入2023年,情況有些不一樣了。
一是買高端車的比重高了、人數多了。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乘用車銷量為952.4萬輛,其中30萬元以上汽車銷量為131.04萬輛,占比13.8%,相當于每賣7輛車就有1輛售價超30萬元。再往前到2020年,還是每10輛車里只有1輛售價超過30萬元。
買高端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2020年至2022年,30萬元及以上汽車銷量連續增長,分別賣出了183.26萬輛、191.49萬輛和219.83萬輛,2023年上半年,這個數字是131.43萬輛,不出意外的話,高端車市場銷量將繼續增長。
二是買高端車的選擇多了。
據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市的新車中,有36個品牌推出了30萬元以上的車型。2023年上半年,這個數字達到了48個,新增的12個品牌里有七成推出了新能源車型,且基本為自主品牌。
30萬元以上,或者說高端車/豪華車市場,一直以來都是BBA們的主陣地。但當汽車產品類型從燃油變成燃油和新能源并存,長期有著低價標簽的國產自主品牌,也掀起了一次次品牌上攻——賣高價車的自主品牌更多了,就是一個信號。
2023年上半年,高端車市場誰是銷量主力?BBA和自主品牌,各占多少份額?高端車里又有多少是新能源車型?純電和插混誰賣得好?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通過終端零售銷量,結合乘聯會、中汽協等行業銷量數據,對上述問題進行解答。
01 高端市場什么車賣得好?
答:BBA仍是主力,銷量前10名里占據9席,新能源車騰勢D9是唯一新面孔。
若以起售價30萬元(含29.99萬元)為基準線,單一車型銷量最高的是奧迪A6L,2023年上半年共賣出了8.18萬輛。
緊跟其后的是奔馳E級和奔馳C級;再者是寶馬3系和5系。
奧迪A6L是一款C級轎車,也是奧迪的銷量“扛把子”,自2005年國產化至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二十年來,奧迪A6L已經迭代到第9代,目前在售的奧迪A6L為2022年8月6日上市的最新款。
從品牌看,銷量前10名里,BBA包攬了9名,唯一擠進榜單的新面孔是騰勢的MPV產品D9。上述9款BBA銷量加起來達59.35萬輛,已經占據了30萬元以上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從車型來看,轎車更受歡迎,榜單前5名均為轎車。從能源類型看,燃油車仍是主力,銷量前10的車型里有9款都是燃油車,騰勢D9是唯一一款新能源車。
從價格來看,40萬元至50萬元區間仍是高端車的主銷區間,有半數車型都覆蓋了這一區間。值得一提的排名第10的寶馬X5(61.2萬元至78.9萬元),是榜單中售價最高的車型。
盤點完高端車里什么車賣得好,還要回答為什么——為什么買高端車的人變多了?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30萬元以上乘用車銷量達131.04萬輛,同比增長32%;30萬元以下乘用車銷量反而同比下滑了0.8%。
這要從消費側和供給側兩個維度理解。
“從消費側看,受過去幾年外部經濟等因素影響,中低收入群體的購車預算和需求下降,中高端市場的消費者相對受影響小,因此30萬元以上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了三成。“某汽車行業研究院負責人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解釋道。
該負責人表示,從供給側看,30萬元以上乘用車銷量增長,是兩大因素導致,一是中高端燃油車大幅度降價 ,二是中國的中高端新能源車銷量提升 ,像理想、騰勢都是代表。
“富人越來越富,豪車也會越賣越多。”賓利汽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艾德恩·霍馬克(Adrian Hallmark)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20年前,擁有超過100萬美元可自由支配資產的大約有600萬人,如今,這個數字是20年前的3倍,擁有超過100萬美元可自由支配資產的大約有1800萬人。
02 新能源銷量榜誰表現好?
答:騰勢D9排名第一;理想汽車成最大贏家,四款產品均上榜。
新能源車型的存在感正越來越高。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3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零售銷量為41.8萬輛,占這一價位總銷量的31.9%,和目前新能源整體滲透率保持一致,也和30萬元以下汽車32.48%的滲透率接近。
在起售價30萬元及以上的新能源車榜單中,身為MPV車型的騰勢D9位列第一,也是銷量前10榜單中唯一的MPV車型。
騰勢D9是騰勢品牌煥新后的第一款產品,從2022年10月底開始交付后,已在今年3月實現月交付破萬,成交均價41.5萬元。
對于D9目前取得的成績,騰勢汽車總經理兼首席共創官趙長江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總結道,目前D9所在的MPV市場存量還是燃油車,本身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其次是D9改變了原有MPV的屬性,不是宜商宜家的二選一,而是同時兼具,這也能吸引一些SUV轉化來的用戶。
從品牌來看,理想汽車是最大贏家。
其目前在售的4款車型均在榜單中,除了理想ONE,另外三款車上半年銷量均在4萬輛的水平。據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統計,前10名累計銷量為28.42萬輛,其中理想汽車的產品有14.1萬輛,占比高達50%。
極氪001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按照純電和插混來細分,其銷量位居30萬元以上純電榜第一。縱觀榜單,前四名都有插混車型——騰勢D9的插混版占據了半數以上的銷量份額;理想汽車均為插混類目下的增程式車型。
和同價位的其他產品相比,極氪的優勢是什么?極氪方面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總結了幾點:首先是品類創新,極氪001定位為獵裝車,市面少有;其次是最高CLT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1032km,是純電量產車型續航里程全球第一;最后是安全性高,輔助安全創造了中保研歷史最高分紀錄,也是唯一輔助安全3項滿分車型。
寶馬和奔馳的表現倒是與固有認知有些不同,靠著寶馬i3和iX3兩款銷量均突破2萬輛的產品,寶馬包攬了榜單的第六、七名。售價超50萬元的奔馳E級新能源也在半年賣出了近萬輛。有關寶馬和奔馳的新能源產品銷量分析,將在下文“問題4”部分展開。
03 插混和純電,銷量為何天差地別?
答:電池續航和補能問題,造就了純電弱、插混強的格局,使得純電車型難出爆款。
在3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全年,其純電車型占比超七成;到了2023年上半年,純電車型占比已跌到45.44%。
純電弱、插混強的格局,使得純電車型難出爆款。
目前30萬元以上純電市場是“ZNB”的天下,即極氪、蔚來和寶馬,月銷量為3000-6000輛水平。要是細分到該價位的純電SUV領域,哪怕是常年在銷量榜單前列的智己LS7,月銷量也在2000輛上下的水平。
對比之下,增程的理想汽車單一車型月銷量目前已突破萬輛(理想L7)。
“續航和補能是用戶選擇新能源車型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這也是目前階段插混車型銷量相對占優的原因。”智己汽車方面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
插混(含增程)車型的可油可電屬性,能緩解許多人的續航焦慮,未來幾年,插混車型占比還會提高。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認為,目前電動車價格成本偏高、電池成本也偏高、補貼又在下降,所以未來幾年插電混動和增程電動的占比會從2022年的22%逐步提升到30%-40%。
歐陽明高認為,30萬-40萬元的高端車型由于電池裝載太多,增程式電動和插電混動也會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占比達到30%-35%也是有可能的。預計2030年后,插電混動和增程式電動車會逐步退出市場。
堅持做純電,諸如極氪、智己等都有自己的理由。
智己汽車方面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一是未來城市的補能網絡會更完善,中心城區加油站會逐漸退出,充電比加油更方便;二是根據用戶調研及反饋,很大一部分之前有“續航焦慮”的用戶,在真實使用后焦慮度大大降低,而純電更安靜、更平順、更低使用成本的優勢也進一步凸顯;三是整體車市純電滲透率已經超20%,中大型SUV市場純電市場仍有較大潛力。
“從長遠看,電池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潛力巨大,伴隨著規模效應,電池成本將會持續下降,純電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銷量占比會逐步提升。”極氪方面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得益于純電平臺的先天優勢,純電車型在智能化、數字化領域迭代升級有明顯優勢,更快速地帶用戶進入智能純電時代。
但聚焦到當下,純電銷量不高的情況該如何打破?“我覺得還是現在產品不夠多,產品的競爭力不夠強。”上述研究院負責人評價道。
車型數量是最直觀的例證。以新能源SUV為例,在汽車之家app上,20萬元至30萬元價位有52款車符合條件;而將價格改為30萬元至50萬元,只有39款車符合條件,再剔除掉起售價低于30萬元的車型,只剩24款,“這說明30萬元以上的汽車市場還遠遠不夠卷”。
同樣是純電車型,特斯拉Model Y的銷量情況就大不相同,打破了高端純電車型銷量不高的情況。
雖然Model Y如今的起售價已經下探到30萬元以下,但2021年時,Model Y的起售價還基本在30萬元以上,那一年,Model Y在中國的終端零售銷量為17.08萬輛。這一成績放在今天也依舊能打。另外,即使Model Y的起售價下探到30萬元以下,但許多高端新能源SUV車型仍把Model Y當作競爭和追趕對象。
04 BBA的新能源表現怎么樣?
答:寶馬賣得最多,i3和iX3兩款主銷車型貢獻了八成銷量;奔馳車海戰術,但月銷量最好的車型也只有一千多輛;奧迪進展最慢,已經和上汽集團合作電動平臺。
一直以來,30萬元級汽車市場是BBA的陣營,但新能源時代給了別的品牌超車的機會,那么BBA在同價位新能源汽車上的表現到底如何?
總體來看,寶馬的新能源車表現最好。
2023年上半年,寶馬賣出4.98萬輛,奔馳賣出2.31萬輛,奧迪則只有寶馬銷量的三成左右。
從主銷車型看,寶馬i3和iX3銷量情況最好,半年均達到了兩萬輛,不僅是BBA里賣得最好的新能源車型,也在3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銷量排名中包攬了第六、七名。
其次奧迪Q4 e-tron和奔馳E級新能源,半年銷量均突破9千輛,后者位居3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銷量榜第10名。
前述研究院負責人評價道,寶馬的新能源產品主要優勢是價格便宜和品牌光環,推行油電同價。一般情況下,同品牌下的同級別車型,新能源版本要比燃油版本更貴。“寶馬ix3現在完全是同等級油車的價錢”。
寶馬iX3是寶馬X3的油改電產品,售價相當。寶馬X3售價39.96-48.69萬元,而iX3是40.5-44.5萬元。
降價優惠也推動了寶馬的新能源銷量。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了解到,雖然寶馬i3和iX3的建議零售價在30萬元以上,但這幾個月來許多寶馬經銷商都推出了大額優惠,終端優惠最高能達到10余萬元。
奔馳的新能源車型則偏向車海戰術。目前,在售的奔馳新能源車型共有13款,但2023年上半年均未有車型累計銷量破萬。即使是賣得最好的奔馳E級新能源銷量,月均銷量也在1600輛上下。
“奔馳的EQ新能源系列用力過猛,設計和價格都超出了現在用戶的接受度。”前述研究院負責人評價道。
目前奔馳的新能源產品也有了價格下探的趨勢。2022年11月15日,奔馳發出《關于調整部分梅賽德斯-EQ車型廠商建議零售價的說明》,自2022年11月16日起,對全新的純電EQE、EQS和AMG EQS 53的廠商建議零售價進行降價調整。對比調整前后的建議零售價,奔馳對EQ系列的價格最高降幅達20余萬元。
相比之下,奧迪在新能源、電動化方面的進展較為緩慢。
目前奧迪已經有了四個電動化平臺,但仍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今年7月,大眾集團宣布,奧迪品牌將和上汽集團合作開發新的電動平臺。與此同時,奧迪母公司大眾集團也將入股小鵬汽車,將基于小鵬G9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和大眾集團展開戰略合作。
現在開始認真發力電動車仍不算晚。前述研究院負責人認為,目前電動車的規模化效應剛剛出現,有些品牌才剛摸到盈利的門檻。“過去搞電動車,很多品牌還是賠錢的。現在產業鏈變成熟,大品牌的議價能力強,找成熟平臺最少說也省掉二三十億元研發投入。”
總體來看,在30萬元以上汽車市場,新選手仍有上桌機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未來30萬元以上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因為換購和消費升級還是主要趨勢,消費分化現象也比較明顯。此外,大家庭的出現,對大型車的需求也相對較多,對六座、七座車型和高端車型都帶來巨大的拉動作用。
(記者李皙寅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趙成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