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伊利酸奶卻喝出霉菌,食品安全問題再引熱議快訊
近日,陳女士在消費保平臺投訴稱,她于8月6日早上8點多在歙縣廣悅生活超市購買了一瓶450克的伊利益消酸奶,打開時并未注意到酸奶有霉變,只是感覺味道比平常的酸奶更酸。陳女士表示,當時以為只是批次差異,便繼續食用
近日,陳女士在消費保平臺投訴稱,她于8月6日早上8點多在歙縣廣悅生活超市購買了一瓶450克的伊利益消酸奶,打開時并未注意到酸奶有霉變,只是感覺味道比平常的酸奶更酸。陳女士表示,當時以為只是批次差異,便繼續食用。但當天12點59分左右,她發現酸奶瓶口處有霉菌附著,而此時酸奶已經被喝掉了一大半。
陳女士購買的酸奶
陳女士表示,酸奶在保質期內出現發霉變質問題,且商家售賣發霉變質的酸奶,這不僅違反了《食品安全法》,也對顧客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損失三倍的賠償金,最低賠償標準為1000元。陳女士希望對方能夠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賠付1000元。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公眾高度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近期發生的簡愛酸奶緊急召回事件后,消費者對乳制品行業的信任也受到了挑戰。
1
伊利、蒙牛高居投訴前三,處理效率懸殊
根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等相關投訴平臺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9月10日共接到乳制品行業投訴10,758件。
其中,2022年相關投訴量為4,388件,與2021年相比,增長高達186.24%,2024年截至9月10日,就已達到了1,958件。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也警示著行業亟需加強質量監管和安全保障。
圖源:消費保數據研究院
在投訴量排名靠前的品牌中,伊利和蒙牛最為顯著。數據顯示,伊利的投訴量為2,889件,投訴處理完成率為82.14%;蒙牛則有2,064件投訴,投訴處理完成率為56.15%。相比之下,三元(30.26%)及君樂寶(15.63%)的處理效率顯得尤為不足。
乳制品行業主要品牌投訴處理情況
2
客服不作為成主要投訴原因
食品質量問題緊隨其后
在消費者投訴的具體問題上,客服不處理/處理不當的投訴占比高達21.59%,成為最突出的投訴類型。其次是服務不到位/態度差,占比13.52%。食品質量問題則位列第三,占比10.09%。
消費者頻繁抱怨的還包括霸王條款、退款糾紛以及食品安全問題等,顯示出行業內部在多個層面存在改進空間。
消費者主要投訴問題Top 10
楊女士在消費保平臺投訴稱,2024年7月29日她通過淘寶網韋杰食品專營店,購買了6瓶伊利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飲品,規格為330ml瓶裝、0脂肪小青檸口味,訂單總金額為21.82元。
產品于2024年8月1日收到后,立即按照要求放入冰箱保存。2024年8月13日,她準備飲用其中一瓶時,發現該瓶酸奶已出現漲瓶現象,瓶底還有沉積物。該酸奶的生產日期為2024年7月22日,保質期為25天,因此在飲用當天該產品尚未過期。
但楊女士表示,飲用后,感覺酸奶口感異常,出現酸辣刺激感,明顯有變質跡象。
楊女士所購買到的疑似變質酸奶
發現問題后,她于8月13日當日聯系了店鋪客服,要求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進行賠償。根據該條規定,消費者因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造成損害的,可以要求賠償,但商家未同意她的賠償請求。
楊女士還指出,購買的6瓶飲品中就有1瓶變質,懷疑商家在銷售和儲存過程中未嚴格遵守相關食品安全標準,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
據《消費電子》記者了解,楊女士在消費保平臺投訴后,目前該投訴已經解決。
3
賠償訴求突出,食品安全應警鐘長鳴
消費者最常見的訴求是要求賠償,投訴量為7,479件,占比33.44%。其他主要訴求還包括要求道歉、作出處罰、退款等,反映了消費者在權益受損時希望得到實質性補償的強烈意愿。
消費者主要訴求Top 5
從目前的投訴情況看,乳制品行業亟需加強在食品安全、服務質量和售后處理方面的管理,以提升消費者信任。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乳制品品牌必須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建立更完善的客服體系,及時回應并解決消費者的合法訴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針對乳制品行業相關投訴,消費保研究院專家發出消費建議:
對消費者而言:
1.購買乳制品時,消費者應仔細閱讀產品標簽,特別是保質期、成分列表及營養信息。確保產品符合你的飲食需求(如是否含有乳糖)。
2. 為了保證乳制品的質量和新鮮度,消費者應按照標簽上的存儲建議操作,通常應冷藏保存且在開封后盡快食用。
3. 如果發現乳制品的味道、顏色或氣味有異常,及時聯系商家或品牌,并保留好發票和購買憑證,以便后續投訴處理。
對商家品牌而言:
1. 確保從生產到配送的各個環節都符合嚴格的質量標準,特別是冷鏈運輸,避免因保存不當導致的產品變質。
2. 確保產品標簽清晰、完整,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成分等信息,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購買決定。
3. 設置快捷、透明的投訴渠道,并迅速處理消費者的反饋,給予合理的解釋或補償。這樣能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
4. 通過定期對產品進行自查和抽檢,發現潛在問題,防止質量投訴。還可以通過與第三方質檢機構合作,提升產品的公信力。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