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的“想撞都難”被打了臉快訊
北京車展仍在進行,安全問題成了各家宣傳的重點。除了傳統的碰撞測試,夸張如捷途更是將自家產品山海T2直接往墻上撞。不過,測試演示中的安全與真實場景的安全,依然有相當大的距離。
問界M7事故陷入羅生門?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櫻木 編輯丨伊頁
北京車展仍在進行,安全問題成了各家宣傳的重點。除了傳統的碰撞測試,夸張如捷途更是將自家產品山海T2直接往墻上撞。不過,測試演示中的安全與真實場景的安全,依然有相當大的距離。
4月26日,山西運城境內的夏縣高速路上,一輛黑色問界M7發生追尾事故,前機艙起火,車上3人不幸遇難。在市場認知之中,有著華為基因的問界,一直將安全與智駕作為著重強調的賣點與標簽。因此事故迅速引發關注。
在去年問界M7的發布會上,多個關于安全的設計賣點紛紛出圈。余承東曾高調宣布:在所有主動安全AEB測試中,問界包攬了所有項目的第一,從來沒有拿過第二名。側向主動安全功能,系統可識別當前路況,主動糾偏避險,即便是駕駛員分神,也能夠及時避讓非機動車,增強行駛時安全性。
與此同時,問界M7更是在碰撞測試中,發揮出超強的表現。100%重疊正面碰撞卡車測試中,4噸重的貨車以40km/h的速度與時速60km/h的問界M7相撞,兩車相對碰撞時速高達100km/h,超過了各國主流新車測試評價規程中的完全重疊正碰速度。結果是問界M7車體結構保持完整,乘員頭部空間充足,四車門無破壞,可正常開啟,每個細分項目表現優秀。不僅是正面碰撞,據央視報道,一輛滿載30噸的重卡以20km/h的車速模擬了現實生活中的渣土車側翻壓頂,問界M7在承受12倍自身車重的側翻沖擊下,輕松通過超級碰撞試驗,多項關鍵指標遠優于檢測標準。
但宣傳期如此優秀的產品,意外終于還是發生了。根據視頻資料顯示,失事問界M7于高速快車道上與一道路養護車輛發生追尾后車頭起火,之后整車被大火籠罩。據事主家屬透露,其弟弟所開車輛是于今年1月購買的華為問界新M7 Max六座后驅智駕版。
該事故被外界提出兩方面疑問,一是養護車輛占用快車道,速度是否合規,養護車輛內是否有水,是否有能力及時救援滅火,是否應該負有相關責任。二是事故發生時,車輛曾宣傳的AEB自動緊急制動功能、GAEB異型障礙物自動緊急制動、三元鋰電池、阻燃材料和熱失控保護技術撞擊、安全氣囊等功能是否發揮了作用。
到了4月28日,問界官方終于發布聲明稱,“2024年4月26日16時34分左右,一輛問界M7 Plus在山西運城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對于事故中出現的人員傷亡,我們深表痛心,對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根據國家平臺數據接入管理規定,獲悉該車輛發生事故時車速115km/h,安全氣囊正常打開,動力電池包特性均正常。”
另外,官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事發車型是入門非智駕版,未搭載華為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而是使用的博世方案。博世方案AEB的工作范圍是在4~85km/h,碰撞時的115km/h時速已經遠超博世AEB觸發范圍。”
但是,公眾依舊對隱藏門把手未彈出、車輛起火后車門無法打開燈等問題提出質疑。從視頻資料來看,救援人員通過砸破玻璃救人,與前期產品宣傳中的安全措施并不相符。
隨后,博世一邊也發表聲明稱,經調查涉事車輛沒有搭載博世智駕系統(含AEB)。綜合截至目前的多方信息來看,問界的問題似乎非常之多,從智駕方案選配到設計缺陷,多個方面似乎都有可能產生問題。但真相究竟如何,還需要官方調查結果出爐才能進一步確認。
安全性是乘用車輛產品的基礎,更是智能駕駛的必備,也是問界系列較大的競爭性優勢。余承東曾在朋友圈中表示,自己從出家門開始就全程一路智能駕駛,“完全沒有事干,很輕松啊”。但“唯一不爽的地方”,是手指頭還要搭在方向盤上,因為法規要求不允許長時間離手。
這樣的主觀表達,經由互聯網媒介傳播,更是給問界系列帶來了安全性強、智能駕駛優秀的品牌形象。但同時也對公眾有著不小的迷惑性。余承東駕駛的問界M9是高配版,并非所有問界產品都搭載的配置。華為自稱為L2.9級自動駕駛,“無限接近L3的高階智能駕駛”,但按照國家和行業的現行標準,L3以下的級別均為輔助駕駛功能。一旦車輛發生事故,駕駛者仍要承擔事故責任。
總結來說,此次事件無論對華為還是大眾,都是一個不小的教訓。從公眾反饋來看,問界已然成了安全的代名詞。無論是余承東廣為流傳的“想撞都難”(原話為倒車想撞都難),還是發布會中碰撞測試夸張的視覺呈現,都試圖營造出遙遙領先的安全性能,但畫面、數字以及文字的描述,往往不能與實際場景畫上等號。
事關人身財產安全層面的產品營銷宣傳,到了該管管的時候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