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金融收5.19萬條投訴,監管升級重塑貸款APP生態快訊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同程金融APP放貸的“套路”,暴露出貸款APP亂象。
對網貸,應加強資質審查、風險控制、消費者權益保護、信息披露等,從而推動行業向規范化、合規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
文 丨劉宇
出品丨鰲頭財經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同程金融APP放貸的“套路”,暴露出貸款APP亂象。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家對APP貸款監管升級,要求對小貸產品進行全面排查,對不符合應用商店或網絡平臺審核資質要求的貸款類APP,直接下架處理。
近年來,監管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網貸平臺轉型助貸中介,或與銀行,或小貸公司合作,深度介入放貸業務。其中,不乏侵害消費者利益行為。
監管再升級,將對貸款APP類行業進行規范,重塑行業生態。
01貸款APP背后的亂象
貸款APP亂象,亟待整治。
根據此前報道,投訴者稱,在同程金融App上,購買禮品卡再把禮品卡通過商城回收方式獲得貸款4萬多元,實際收到2.8萬多元,但還款金額卻是實實在在的4萬多元,還要為禮包強行搭售的其他商品買單,其中一款蕙優美妍的潔面巾標價145元,廠家實際售價不到30元。
廣州市螢火蟲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是同程金融的資金方,二者為同一法定代表人的關聯公司。
2018年以來,隨著監管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監管力度加大,部分平臺積極轉型,成為助貸中介,與金融機構深度合作。
據了解,貸款類APP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具備放貸資質的APP,這類APP由銀行、小貸公司開發運營,直接向用戶提供貸款服務。另一類就是互聯網金融平臺轉型的助貸中介,這類APP本身沒有放貸資質,主要業務是將用戶導流至其他貸款服務提供者。它可以將用戶導流至有房貸資質的金融機構,也可以導流至沒有放貸資質的第三方機構。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有放貸資質的APP,對用戶資料進行審核后,對優質借款人直接發放貸款,對風險較高的借款者,則轉讓給沒有放貸資質的第三方機構。
一名曾供職于網貸行業人士告訴鰲頭財經,部分網貸平臺轉型助貸中介,與銀行、小貸公司等資金方合作,名義上只是提供導流業務,實際上,平臺承包了借款人篩選、貸款發放、貸后催收等放貸業務的主要工作。此外,這類APP平臺還提供擔保等業務。助貸中介頻頻被投訴高利貸、套路貸、暴力催收,就源于此。而資金提供方,一方面為了擴大業務,另一方面降低資金回收風險,將本屬于自己的工作轉嫁給助貸中介,從而實現“旱澇保收”。
該人士認為,如果助貸中介僅僅提供導流業務,所獲極少,而在包攬了資金提供方包括借款篩選、貸款回收等工作,助貸中介的操作空間增大,獲利明顯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況下,沒有放貸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借款利率會相對較高,對借款人來說,承擔的貸款成本較高。如果借款人屬于風險較高的用戶,貸款回收的風險較大。因此,在明知借款人處于高風險的情況下,放貸者通過高利率來覆蓋風險,這就會對借款人產生了侵害,高利貸、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行為更易出現。
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今年7月7日,針對同程金融的投訴多達5.19萬條,投訴內容包括高額擔保費、服務費、高利貸、砍頭息、暴力催收等。
02“白貓貸”“車友通”被通報
針對貸款APP亂象,監管出手嚴打。
近日,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由深圳京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京發科技”)運營的一款名為“車友通”的軟件被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公開通報。
車友通App是一款助貸類App,覆蓋的主要客群為卡車司機群體,助貸產品為“卡友貸”,卡友貸產品最高額度為20萬元,資金提供方為蘇商銀行。
今年6月,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公開通報16款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其中廣州市智度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旗下“白貓貸”因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被通報。智度小貸共有4款產品,包括白貓貸、放心貸、員工貸和經營貸。其中,白貓貸額度最高500萬元。
近日,湖南省通信管理局發布公告,公開通報13款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存在侵害用戶權益和安全隱患問題APP名單。其中,湖南快樂通寶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開發的APP“芒哩”因存在3項未整改問題被通報。“芒哩”提供包括芒好貸、花卡、旺商貸等金融產品。而“芒好貸”為個人信用貸款產品,額度最高20萬?!懊⒘ā蔽凑牡膯栴}包括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違反必要原則;APP頻繁自啟動和關聯啟動。
湖南省通信管理局表示,被通報的APP運營者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及反饋整改報告,逾期未整改合格、未反饋的,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將依法依規采取下架、行政處罰并納入電信經營不良名單等進一步處理措施,切實維護APP用戶合法權益和網絡安全秩序。
公開信息顯示,前不久,媒體曝光了金螳螂旗下的金諾小貸“一鍵共享”給22家公司,其中僅有幾家為持牌小貸公司,其余十多家均為非持牌機構。
此前,還有媒體曝光vivo錢包、小米錢包以及華為應用市場為一些非法網貸導流的情況。隨后,相關平臺及時下架相關內容,并提高了貸款類產品的準入標準。
針對導流環節亂象,監管進一步升級。近日,監管要求對不符合應用商店或網絡平臺審核資質要求的貸款App,直接下架處理。
上述曾供職于網貸行業人士表示,重點打擊非法導流的背后,是監管部門對網貸亂象的有力回應。2018年以來,隨著多地監管力度的持續加強,網貸行業正步入一個更為嚴格與規范的發展階段。
在法規層面,去年7月,重慶曾發布全國首個針對小貸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規范性文件,強調與小貸公司存在合作關系的中介機構和第三方機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4個月后,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加強對小貸公司的監督管理。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同程金融套路貸、高利貸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自查整改通知,主要涉及變相高息“現金貸”“套路貸”等問題,要求對合作機構涉及違規業務的,立即整改、暫停合作。
網貸的未來如何監管?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應加強資質審查、風險控制、消費者權益保護、信息披露,從而推動行業向規范化、合規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