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下滑,難尋新路?快訊
近日,被稱為“紐交所保險科技第一股”的水滴公司,公布未經審計的2024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立莉
編輯 | 蛋總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近日,被稱為“紐交所保險科技第一股”的水滴公司,公布未經審計的2024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水滴公司凈營業收入6.76億元,同比下降0.4%,歸母凈利潤8829萬元,同比增長306.9%,實現連續盈利。
以公益起家、流量變現的水滴公司成立于2016年。依托豪華投資陣容的支持,2021年5月水滴正式登陸紐交所。
然而,頭頂種種光環的水滴上市后股價一路走低,3年時間股價下跌超90%。股價低迷背后,是投資者對其業績的擔憂。
近年來,水滴公司保險業務的下滑拖累了整體營收表現。如何實現有效“開源”、探索保險業務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成為水滴公司當下必須面對的課題。
1、股價接近1美元,頻頻開啟回購計劃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布后,水滴公司股價迎來連續多日下跌。截至美東時間9月20日,水滴公司股價為1.05美元/股,已經接近1美元退市警戒線。
根據紐交所上市規則,上市公司股價來到1美元附近,再下跌就有退市的風險。而這與水滴上市前在資本市場風光的融資之路相差甚遠。
公開資料顯示,水滴初創時(即2016年)獲得5000萬元天使輪投資,2017年獲得1.6億元A輪融資;2019年3月,獲得騰訊領投的B輪融資,融資達到近5億元;2個多月后,水滴快速迎來了10億元的C輪融資;2020年8月,完成約合15.91億元D輪系列融資。
在其眾多投資人中,騰訊持續參與了每一輪的融資。
2021年5月7日,水滴公司遞交招股書僅三周后,就正式登陸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WDH”,發行價12美元,發行市值達47.3億美元。
然而上市后水滴公司股價一路走低,截至美東時間2024年9月20日,水滴公司股價為1.05美元/股,總市值3.87億美元,較上市時蒸發了43.43億美元。
(圖 / 水滴公司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為改善股價低迷狀態,水滴公司頻頻回購股票。
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8月31日,水滴公司累計斥資約1億美元,從2021年9月宣布啟動股票回購計劃以來,截至2024年8月31日,水滴公司累計斥資約1億美元,從公開市場回購約4930萬股ADS(美國存托憑證)。
水滴公司還宣布了新一期的股票回購計劃。經董事會批準,水滴公司將于未來1年內,在公開市場回購總金額不超過5000萬美元的股份。
近日,國泰君安發布研報稱,從根本上講水滴是一個擁有忠實用戶群的互聯網平臺,其網絡和數據價值提供了傳統保險中介所不具備的巨大未開發潛力。
因此,水滴目前的市凈率的估值僅反映了其保險變現的潛力,行業增長的不確定性導致其估值貶值。
2、保險業務疲態漸顯,營收連降兩年
長期以來,因“水滴籌”和“水滴互助”等具備公益性質的業務板塊,水滴公司在國內知名度極高。
但與大眾認知不同,這個以公益起家的公司,其實做的是保險生意。
在成立初期,通過大病籌款和網絡互助,水滴為線上保險銷售打造用戶教育場景,激發了用戶的保險保障意識,捐款人和互助會員為水滴保險商城帶來新用戶。但由于網絡互助的合規性一直遭遇監管拷問,水滴公司遞交招股書之前終止了水滴互助業務。
當下,水滴分三個業務板塊披露營業收入:以水滴保為代表的保險相關業務、以水滴籌為代表的大病求助業務和以翼帆醫藥為代表的醫藥創新業務。
9月4日,水滴公司公布未經審計的2024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水滴公司歸母凈利潤8829萬元,同比增長306.9%,超出預期21%。而盈利主要得益于營業費用的收縮,占收比為45.1%,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圖 / 水滴公司官網)
但期內水滴公司實現營收6.7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79億元下降0.4%,較上一季度的7.05億元下降4%。
二季報進一步披露,水滴公司三大業務板塊中,第二季度保險相關收入5.7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97億元下降4%。第二季度水滴籌經營虧損約2294萬元,虧損持續收窄。水滴公司醫藥服務業務,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約2640萬元,環比增長4.2%。
事實上,不僅是二季度,近年來作為支柱業務的保險相關收入整體增長乏力。
客觀來看,水滴公司營收模式單一,對于保險業務有著極強的依賴性,因而保險相關收入的下滑拖累水滴公司整體營收表現。
財報顯示,水滴公司2023年營收26.31億元,同比下降6.1%,2022全年營收為28.02億元,較2021年的32.06億元同比下降12.44%。而與之相對應,2021年至2023年保險相關收入分別為30.71億元、25.59億元、23.41億元。
凈利潤方面,水滴公司在經歷多年虧損后,從2022年開始扭虧。
財報顯示,2022年水滴公司歸母凈利潤6.08億元,扭虧重要原因在于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2022年全年運營成本降幅同比下降54.14%至23.24億元。
不過,僅靠降成本難以維持凈利潤持續增長。2023年水滴公司雖然依舊保持盈利,但歸母凈利潤1.67億元,同比縮水72.53%。
需要注意的是,在原有“水滴籌+水滴互助+水滴?!睒I務模式下,水滴體系內除了水滴保之外,其他兩大業務板塊用來聚集流量和教育用戶,最終引流到保險并變現。
上市前,互助業務的終止為上市之路掃除了障礙,但原有業務閉環也隨之破裂,水滴喪失了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
而另一大流量入口“水滴籌”在經歷一系列爭議風波后,用戶增速明顯放緩,保險相關業務的流量模式進入了瓶頸期。
與此同時,當下保險行業進入轉型深水區,保險產品的利潤空間受限,保險經紀收入普遍減少,水滴公司保險相關業務的發展整體承壓。
3、亟需“開源”,探索第二增長曲線
種種壓力之下,如何實現有效“開源”成為水滴公司當下必須面對的課題。
為突破保險業務增長瓶頸,2023年水滴公司并購擴張保險中介機構——自媒體起家的“深藍保”,借助其龐大的用戶群需求,提升長期保險產品的銷售。
2023年6月,水滴公司宣布以總價3.6億元分階段整體收購深藍保主體公司——深圳存真求實科技有限公司:第一階段交割56%股權已于2023年6月完成,第二階段交割4%的股權,在第一次交割后六個月內完成,剩余的40%將在三年內完成。
官網顯示,深藍保深耕保險科普和產品測評領域,至今已在微信、抖音、小紅書、B站、知乎等全平臺積累了超1000萬高粘度用戶;旗下還有保險經紀業務,與超50家保險公司建立合作。
收購完成后首次交割后,深藍保財務數據已并入水滴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財報顯示,水滴公司業績確有改善。
2024年第一季度,水滴公司凈營業收入7.05億元,同比增長16.3%;歸母凈利潤8063萬元,同比增長62.2%。
但對深藍保的并購,使水滴公司壓降的成本費用開始上漲。2023年年報顯示,水滴公司全年運營成本26.37億元,同比增長13.47%,主要支出項就包括合并深藍寶、眾籌顧問團隊成本等。
在并購擴張之外,水滴公司于2022年成立的翼帆醫藥,展現出的增長潛力也備受業界關注。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翼帆醫藥主要通過向醫藥企業提供數字化臨床試驗解決方案產生收入,即為生物醫藥公司或生物技術公司對接匹配的患者,并從每一單成功的匹配中收取固定費用。
通常而言,藥物在正式上市之前,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臨床試驗,驗證這種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試驗的參與者不僅是新藥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患者的“保護傘”。
官網顯示,截至2024年6月,翼帆醫藥累計入組患者8600多名,累計入組臨床試驗項目1050多個;同時和185家以上全球及中國領先的藥企、CRO機構建立合作。
從業績貢獻方面,該業務雖營收大幅增長,但對營收的貢獻較保險相關收入仍相差甚遠。
2023年,水滴公司數字化臨床試驗解決方案業務收入1.01億元,較2022年的0.6億元大幅增長68.33%。盈利方面尚屬虧損階段,2023年營運利潤為-1.55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9億元,虧損僅略有收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臨床試藥看似簡單,實則存在風險。臨床試驗的藥物可能會引起參與者的種種不良反應,藥企、中介機構對參與者權益的保護一直為外界所關注。
也正因如此,藥企會選擇服務更為全面、風險承受能力更高的龍頭機構,水滴作為后發者存在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綜合來看,作為保險中介機構,水滴的經營現金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保險相關業務能否保持續增長?翼帆醫藥能否撐起第二增長曲線?這些問題都影響著水滴公司的發展空間。
未來,水滴公司能否止住股價下滑的趨勢,「界面新聞·子彈財經」將持續關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