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被投訴私自開通手機業務,連續扣費21個月快訊
近日,據黑貓投訴消息,有消費者投訴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中國聯通私自開通了“聯通助理-語音留言”3元服務,連續扣費21個月,一共扣除話費63元,要求中國聯通退還該筆費用。之后,該消費者表示,中國聯通很快解決了問題。
天天消費訊,近日,據黑貓投訴消息,有消費者投訴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中國聯通私自開通了“聯通助理-語音留言”3元服務,連續扣費21個月,一共扣除話費63元,要求中國聯通退還該筆費用。之后,該消費者表示,中國聯通很快解決了問題。
實際上,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不少關于中國聯通的投訴,其中有涉及私自扣費、售后服務、寬帶網絡問題、亂扣費、隱藏消費、套餐問題、流量問題的功能。截至發稿,共有335698條投訴。
其中,有消費者稱,手機號用了四年,每個月都被扣9塊錢,累計扣款432元,關鍵是這個流量包都查不到,沒有享受過該服務。
還有消費者投訴,中國聯通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附加兩個套餐,一個是視頻彩鈴每月26元,共扣442元;另一個是騰訊游戲暢玩包每月12元,共扣款228元,總計扣款670元。
今年3月份,據央廣網報道,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一消費者表示,2023年8月,孩子拿著他的手機玩,中國聯通客服人員突然打來電話,詢問是否要辦理彩鈴業務,孩子聽到是廣告推銷就掛斷了電話。隨后在11月,自己在查詢話費賬單后發現,聯通從9月開始,每月都扣一個9.9元的增值服務費,客服人員稱是其辦理了彩鈴業務。
可該消費者表示自己根本沒辦過這個業務,而客服人員說可以查詢通話記錄,后經調取錄音后證實,其確實沒有同意辦理這個業務。最終經過溝通,中國聯通同意給他賠償590元通信費。
其實,運營商亂扣費早已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不止是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出現過類似問題。
2013年9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實施的《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負責。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未經用戶同意,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
2018年8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電信資費營銷行為的通知》(工信部通信函〔2018〕276號)明確規定,在宣傳推廣資費方案時,應當全面、準確、通俗易懂,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以及有效期限、計費原則等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事項應當履行提醒義務。
根據中國聯通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聯通實現營業收入2901.23億元,同比增長3%;實現凈利潤83.38億元,同比增長1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82.51億元,同比下降14%.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國聯通移動用戶為3.45億戶,全年累計凈增1123萬戶,創近6年同期新高;其中5G套餐用戶為2.86億戶,5G套餐滲透率達到83%;物聯網連接數為5.94億個,凈增近億個;固網寬帶用戶為1.21億戶,全年累計凈增712萬戶。
此前,中國聯通在半年報中提到,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相輔相成,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公司高度重視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堅持服務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將維護網絡與信息安全作為守土盡責的重要使命。
中國聯通表示,展望全年,公司將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推進網絡向新、技術向新和服務向新,努力實現全年營業收入穩健增長、利潤雙位數增長的業績目標。
截止今日收盤,中國聯通收漲1.53%,報收5.32元/股,總市值為1692億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