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鏈智電股價暴跌,合股難阻退市危機?快訊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能鏈智電,這個曾被譽為“充電服務界的美團”,卻正深陷一場前所未有的財務困境。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能鏈智電,這個曾被譽為“充電服務界的美團”,卻正深陷一場前所未有的財務困境。從風光上市到股價暴跌,再到面臨退市邊緣,能鏈智電的每一步都顯得步履維艱,其背后的資本故事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提及能鏈智電的創始人戴震,其“資本騰挪術”在業界頗有名氣。從網貸平臺熱錢網、油分期,到涉嫌非吸立案的銀票網,戴震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各類金融風波之中。隨后,他創立了能鏈集團,并成功將能鏈智電推向納斯達克,一時間風光無限。然而,這些光鮮亮麗的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財務風險。
自上市以來,能鏈智電的股價便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尤其是進入2024年,其股價更是一瀉千里,從年初的12.78美元/股暴跌至不足1美元,直至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預警通知書。面對這一困境,能鏈智電選擇了合股這一緊急措施,試圖通過減少股本數量來提升股價。然而,這一舉措非但沒有挽救頹勢,反而讓股價在短暫反彈后繼續暴跌,合股效應如同曇花一現,投資者信心跌至谷底。
盡管能鏈智電在融資方面表現出色,完成了多達15輪的融資,融資總額超75億元,但其經營活動所用凈現金卻連年為負。2021年至2023年,其經營活動所用凈現金分別為-2.19億元、-5.81億元和-5.65億元,顯示出嚴重的盈利能力不足。更為嚴重的是,截至2023年末,能鏈智電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4.36億元,而流動負債卻高達8.17億元,資金鏈緊繃至極致。
能鏈智電的經營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在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能鏈智電未能有效構建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和盈利模式。盡管其業務覆蓋了充電平臺、能源管理等多個領域,但始終未能實現盈利的突破。此外,隨著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能鏈智電在技術創新、服務優化等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能鏈智電的故事,是資本市場上一個典型的“泡沫破滅”案例。在光鮮亮麗的上市光環下,其內在的財務風險和經營困境被嚴重忽視。如今,面對股價暴跌、資金鏈緊繃、退市危機等重重壓力,能鏈智電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對于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更應關注企業的基本面和長期價值。而對于能鏈智電本身而言,如何在逆境中尋找轉機、實現自我救贖,將是其未來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