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奕派科技:躍遷不行再握拳,技術出身的汪俊君能否兌現口號?汽車
不久前,東風汽車宣布成立新公司,把風神、奕派、納米三個品牌合并,成立東風奕派科技,讓它們自己獨立研發生產賣車。
東風與長安的重組,最終以長安分立獨立央企而宣告結束。
但是,東風的內部整合仍在繼續。
不久前,東風汽車宣布成立新公司,把風神、奕派、納米三個品牌合并,成立東風奕派科技,讓它們自己獨立研發生產賣車。
按照東風汽車董事長楊青的說法,東風奕派汽車科技公司的成立,是公司在自主乘用車領域再次“握緊拳頭”。
為什么是再次呢?
原來,早在2023年8月,東風汽車便宣布實施“躍遷行動”,對自主乘用車新能源事業進行重大管理體制調整——集團一體化管理東風品牌下風神、奕派、納米三大產品系列品牌,東風汽車領導掛帥,集團總部上陣打仗。
而這個“躍遷行動”,又是2021年東風汽車發起的十四五“東方風起”計劃的延續和深化,目的是加快實施“轉型升級三年行動”,推動東風汽車向科技型企業轉型。
可算起來,東風汽車總共已經躍遷了四五年了,可這三個自主品牌的表現,依舊一言難盡。
具體的銷售數據就不列舉了,從三個品牌的管理層變動,就可以窺見端倪。
先來看東風納米,陳萌在上任之后保持著十足的信心,聲稱有260多家經銷商愿意跟隨央企和國企,甚至預測2025年能實現40萬輛的產銷目標。
然而一年之后的2024年8月,陳萌就被余岳峰給替代了。
東風風神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在2025商務大會上,原風神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師建興并未出現發表講話,而是由東風風神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鄧留超代為進行年度工作報告。
顯然,東風風神的掌舵者也換了。
而東風奕派也未能幸免于難。
就在不久前,東風奕派營銷事業部總經理余飛離職,這位營銷奇兵的任期,也不過短短兩年時間。
總體來看,東風風神、奕派、納米這三個品牌,都曾經被給予厚望。
首先,三個品牌都進行了詳盡的新能源轉型規劃,比如東風風神,早在2023年4月,便發布了新能源轉型戰略1258“e啟”計劃。
同時在技術上,三個品牌均獲得了大力投入,而且產品、營銷、渠道都按部就班地進行了部署,價格上也展現出巨大的誠意,可以說東風汽車把能給的資源都給到了。
然而,三個品牌就是做不出成績,連管理層都換了個遍。
最終,東風汽車只能在內部體制上想辦法了。此次三個品牌回歸到東風奕派科技,更是迎來了一整套的技術流領導班子。
而汪俊君正式出任東風奕派汽車總經理。
暫且不論東風汽車的新能源轉型進展如何,起碼這幫技術流高管的加入,確實給東風奕派注入了“科技”基因,有助于其向科技型企業轉型。
汪俊君到任之后,便提出“奕派向上、風神向新”的戰略部署,具體來看:奕派向上是指將東風納米融入東風奕派,實現品牌聚力,并攜手華為開發高端智能產品系列,進軍中高端市場;而風神向新,是指將東風風神打造為“智慧家享汽車品牌”,實則就是加速從燃油車向節能車轉型。
只不過,相關戰略之下,東風奕派科技這三個品牌的實際銷售數據,卻滿是尷尬。
就在近日,東風奕派科技宣布,公司7月整體銷量達27923輛,同比增長70.9%,跑出了東風自主乘用車的加速度。
然而真實情況卻是,除了東風納米06的銷量表現不俗以外,其他車型都沒有太大的起色。
東風納米貢獻著近三分之一的銷量,卻不得不面臨著被東風奕派整合、公司權重越來越低的局面。
而東風風神喊了多年轉型,時至今日也就一款東風風神L7拿得出手,月銷量也就三四千輛。
如今,汪俊君到任之初便帶領了新車型東風風神L8,勢頭是有了,就是不知道后面賣得怎么樣。
最后來看東風奕派,作為東風奕派科技最重要的拼圖,雖然標榜著“攜手華為開發高端智能產品系列,并進軍中高端市場”,然而就目前來看,東風奕派也就eπ007、eπ008兩款車型,月銷量均為2000輛左右,今年也僅僅對現有車型進行改款。
如此看來,東風奕派科技內部機制的調整倒是挺快,但具體的戰略落地,還是不夠快。
而汪俊君帶領的技術流高管,其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加快東風奕派科技產品和技術的落地。
別的不說,起碼口號和目標,已經喊起來了。
在產品規劃方面,東風奕派智能精品系列的首款車型,將定位為高端智能全尺寸SUV,于2026年正式上市。此外,東風奕派的產品矩陣將在2028年擴至10款,年迭代2款新車。
另外,東風風神計劃2028年在售車型將達10款,聚焦A、B級核心市場,每年全新及換代產品投放不少于2款。
看到這里,筆者不由得為東風奕派科技捏一把冷汗。
實際上,在竺延風領導東風汽車的時代,“喊口號”便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回想2023年的“躍遷行動”,東風汽車曾提出,“未來三年,東風將在自主新能源領域投入500億元,迭代推出18款自主乘用車新能源車型,投放22款商用車基礎車型;2024年將實現東風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到2025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其中,東風風神、奕派、納米三大品牌的新能源車合計銷量將達到70萬輛”。
如今來看,東風汽車的車型推進目標,沒有達標;銷量目標更是遙不可及,今年前7個月,東風奕派科技的整體銷量僅為134592輛。
而汪俊君的到來,帶來新目標新口號。
使命必達還是啪啪打臉,答案很快便會揭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