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聯——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成立通信

該聯合實驗室是華中科技大學首次在人工智能領域與業界進行產學研合作, 連接現在與未來構建智能連接生態 人工智能與通信的融合研究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最受關注的發展潮流,首批來自國內通信、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技術專家與學者已經入駐實驗室。
3月30日,中國最大的企業通訊云——容聯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的“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在華中科技大學正式掛牌。該聯合實驗室是華中科技大學首次在人工智能領域與業界進行產學研合作,也是國內通信+人工智能的首個實驗室,實驗室將依托容聯、華科大豐富的技術成果和學術資源,開展知識圖譜、知識表達、語言庫、情感計算等方面的研究,共同探索機器中文自然語言理解的處理能力,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探索未來智能通訊新變量。
連接技術與人才推動科研產業化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馮丹、黨委書記吳濤、容聯CEO孫昌勛 、CTO許志強等出席揭牌儀式。馮丹院長在介紹學院與實驗室未來規劃時表示,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國家重點建設及領先學科,該實驗室將聯合容聯融入產業、學會、科研、高校各方元素,無縫連接產學研,首批來自國內通信、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技術專家與學者已經入駐實驗室,將對相關前沿課題展開聯合攻關,構建未來通訊與人工智能科研基礎設施,加快促進人工智能科技人才培養,科學技術轉化,為學術與技術創新提供強有力的對接與耦合。
容聯CEO孫昌勛在掛牌儀式上表示,社會的連接與運作效率、企業的銷售與運營效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通信行業要通過技術進行創新和變革,人工智能技術將再次改造通信服務,進一步為社會、行業、企業賦能。以“智能化”為標志的通信4.0時代已經拉開大幕,容聯積累了相當大的應用場景和數據,因此才會聯合華中科技大學,邀請頂級學者、科學家、技術人員入駐,牽頭成立AI實驗室,通過技術、場景、數據的賦能,推動通訊產業智能化的產學研發展。未來還會有更多合作空間,包括物聯網、醫療大數據等,不斷推動新技術、新工具、新形態落地。
連接現在與未來構建智能連接生態
人工智能與通信的融合研究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最受關注的發展潮流,但通信智能化是有高門檻的,只有基于足夠的數據積累、行業認知、場景化應用,才能談真正的通信智能化,尤其是在圖像視覺、語言、感知、聯想等方面。
容聯經過在企業通訊云領域的多年創新引領,在產業有著廣泛而深入的連接,亦有相關技術和產品落地,比如AI語音機器人和AI文本機器人,AI語音機器人基于場景化訓練學習,能夠精確理解用戶意圖,與用戶進行完整的語音交互,并通過大數據積累,逐步形成行業知識圖譜,目前主要應用在語音客服、營銷外呼等領域。AI文本機器人能夠深度學習,完全可以打破人工配置的規則,對未知問題挖掘、對話意圖識別、動態知識點回復,滿足各行客戶服務需求,并經過產業市場驗證,這成為聯合實驗室堅實的產業基礎。
聯合實驗室將基于容聯豐富的大數據資源、算法研究和深耕通信行業的優勢,給予科研方向,未來新的科研成果也將滿足新的用戶需求,推動產業升級。兩者合璧構建智能連接生態,以通信為基礎能力,智能化連接萬事萬物,實現信息、資源交互的高效運轉,連接技術與人才,連接現在與未來。
關于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近3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80余項,其中包括“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支撐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及國防預先重點技術項目等國家級重大項目,是863計劃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國家授權專利125項,發表學術論文683篇,其中60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