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新的生死局:S7月銷不足百輛,誰是東風本田的“無產出者”?汽車
上半年已過,下半年也悄然不見一個月,而這兩日,東風本田終于想起來了要迎戰。
上半年已過,下半年也悄然不見一個月,而這兩日,東風本田終于想起來了要迎戰。
之所以要迎戰,誰都看得明白,一是單一車型東風本田S7的市場表現不佳,二是東風本田整體銷量急速走低,且更有鮮活的參照物——東風日產N7訂單不斷。
同是合資品牌迎來了各自的轉折點,東風本田到了不得不迎戰的至暗時刻!
S7,沒賣好
截至此稿發出時間,東風本田尚未公布7月銷量。只能找到的相關信息是,東風汽車集團7月銷量20.5萬輛,同比增長27.5%,自主品牌銷量持續增長;至于合資品牌,并沒有提及。
6月份,東風本田27045輛,1-6月累計銷量148990輛,同比下滑37.4%,是為東風汽車集團下跌幅度最大的業務單元。如果保持這樣的趨勢,東風本田今年的銷量極有可能還差于2024年。
作為東風本田今年最為重磅的車型S7,數據顯示,該車型3月銷量373輛,4、5、6月銷量均為50輛上下,足以可用“慘烈”來形容。
東風本田S7于今年3月6日上市,售價25.99萬元起,雖然相關部門已經明令禁止“內卷”,但東風本田S7這樣的售價,實在缺乏足夠的競爭力。4月,廣汽本田P7上市,售價19.99萬元起,次日,東風本田S7將價格下調至和P7持平。
即便如此,東風本田S7市場反響仍舊平平。
潘建新,迎戰
曾經在燃油車市場叱咤風云的東風本田,而今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東風本田的高管們不得不深刻反思。
8月2日,東風本田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培訓班暨警示教育大講堂中,以《迎戰》作為主題,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潘建新直言:“高產出者高報酬、低產出者低收入、無產出者則退出......”
“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呼叫炮火,讓看得見用戶的人決策產品。”事實上,這類的言論近一兩年我們應是司空見慣,破釜沉舟的上汽集團,孤注一擲的廣汽集團,無不決定背水一戰,而東風本田在2025年下半年才醒悟,又是否太晚?
筆者認為,合資品牌受限于雙方決策,存在效率低、決策慢等的缺陷,這大概率沒法避免,而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定價應遵循市場的規律,東風本田S7無論是25.99萬元起還是19.99萬元起,皆超過了外界的預期,而上市一個月后價格的下調,足以證明:東風本田的決策者們,對市場的認識不夠清晰。
定價,究竟如何去定,誰去定,這不得而知;且定價本身偏高,其他的高管們無論怎樣去提高士氣、大喊口號,最終也必然是空手而歸。
最后
開始迎戰的東風本田,如果想要最后不是再次淪為形式主義,多么響亮的口號、多么直擊人心痛徹心扉的辭藻,是無關緊要的,機制的落實和遵守、認清市場的變幻等等,才是決定成敗的根本。況且,領頭人的以身作則,或許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