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宅配借AI自救,能否扭轉業績頹勢?快訊
尚品宅配自2017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以來,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在七月的廣州,中國建博會的熱潮剛剛退去,尚品宅配以“Ai 設計工廠”的概念在展會中賺足了眼球。然而,這份光鮮亮麗的背后,卻難以掩蓋其在二級市場的尷尬處境和業績的持續低迷。尚品宅配,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定制家具品牌,如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尚品宅配自2017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以來,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但好景不長,隨著業績的大幅下滑,其股價也一瀉千里。進入2023年,尚品宅配的營收進一步下滑至49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降至億元以下,與昔日的輝煌形成鮮明對比。
近日,尚品宅配(300616.SZ)公布2024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營業收入17.1億元,同比下降17.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6億元,同比虧損擴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49元。
與線下市場的火熱相比,尚品宅配在二級市場卻早已被投資者拋棄。股價的持續下跌和市值的不斷縮水,無疑是對其經營狀況的直接反映。盡管尚品宅配試圖通過“Ai+定制家具”的概念來翻身自救,但市場的反應卻顯得相當冷淡。
尚品宅配業績下滑的根源,在于其門店數量的急劇萎縮。曾經,尚品宅配憑借大量的直營門店迅速崛起,但疫情的沖擊卻讓其擴張步伐戛然而止。截至2023年,其直營門店數量已大幅減少,加盟店數量也未能幸免。線下渠道的失靈,直接導致了銷售業績的下滑。
此外,尚品宅配在成本費用控制上也存在嚴重問題。高昂的銷售費用并未帶來相應的業績提升,反而進一步削弱了其盈利能力。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這樣的成本控制能力無疑是其發展的一大障礙。
尚品宅配內部管理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今年3月,其副總裁歐陽熙在公開信中揭露了公司內部管理的諸多問題,導致旗下維意定制業績大幅下滑。這一事件不僅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也直接暴露了尚品宅配管理層的不和與混亂。
定制家具業務作為尚品宅配的核心業務,近年來也呈現出明顯的失速態勢。營收占比雖高,但數據波動極大,反映出其市場競爭力正在逐步減弱。在消費升級和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尚品宅配顯然未能跟上市場的步伐。
尚品宅配試圖通過“Ai+定制家具”的概念來重塑品牌形象和提升市場競爭力,但這一策略似乎并未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AI技術固然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尚品宅配能否真正將AI技術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和競爭力,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更令人擔憂的是,尚品宅配目前的基本盤已經失守。在門店數量萎縮、渠道失靈、內部管理混亂和定制業務失速等多重困境的夾擊下,其AI戰略很可能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和泡沫般的存在。
尚品宅配的故事,是一個關于輝煌與落寞的交響曲。在曾經的輝煌時刻,它憑借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強大的線下渠道迅速崛起;但如今,面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它卻顯得力不從心。未來,尚品宅配能否走出困境并重現昔日輝煌?這仍然是一個待解的謎團。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它不能有效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并找到新的增長點,那么其未來的發展將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