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這兩點拿下23支政府引導基金,這家母基金又開始“二次創業”!金融
母基金和政府引導基金是盛世投資的王牌。在此基礎上,他們朝著早期投融資、直投、創新基地運營、基礎設施等方向前進。就像不斷補齊的拼圖,7年間,盛世投資的布局圖譜越來越清晰。
張洋匆匆走進位于國貿的辦公室,46樓,從落地窗俯瞰下去,小半個北京盡收眼底。我們在這里等了五六分鐘,他進來趕緊握手,連連說著:“久等,實在太忙了。”采訪全程,張洋談吐從容,眼中是一貫的睿智謙和。
七年征程已過, “二次創業”是新的主題
盛世7年,耀眼的成績單有目共睹。
不管是作為國內知名的股權投資母基金管理機構,還是最大的政府引導母基金管理機構,盛世投資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目前,他們簽約管理著超過700億規模的資金總量,直接、間接持有的股權和項目數量接近1600個,其中200多個實現成功退出。
將政府引導基金市場化,這是盛世投資在國內開創的先河。多年來,他們積累了不少經驗,如何市場化、如何跟政府打交道,這些話題后續都會聊到。當我們問他這個成績是否達到了7年前創辦盛世投資的預期時,他卻講起了紅軍的故事。
“你說,紅軍當年長征的時候,知道目的地就是陜北嗎?不知道!但是人們有一個總目標,要推翻‘三座大山’,解放中國人民。”他看著我們說:“盛世投資現在的成績,7年前我們并沒有做預設。但從成立之初我們就對自己有要求——為了將來在中國的創投行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實我們也在不斷地調整預期,每年都有新的目標。我們內部今年提了個新說法,叫二次創業,不能因為有點兒成績就沾沾自喜,得時刻保持創業的精神和緊張狀態。”
圖為張洋
在北京部隊大院長大,進過投行,當過職業經理人,張洋的每一段人生經歷都足以聊上一壺茶的時間。角色轉變會帶來很多不同,他卻說奮斗征程中,其實角色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不能說我更喜歡做什么,只能說我更滿意現在的心態,能讓你擁有平和內心的就是一份好工作。”與國家共榮,與產業發展共進退,讓張洋的心中充滿了平和而堅毅的力量。
和政府“打交道”的兩大秘訣:乙方心態+專業能力
作為國家財政支出的創新方式之一,政府引導基金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據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國內共成立1013支政府引導基金,目標規模超過5.3萬億元。
盛世投資從2011年就開始入局,23支有財政屬性的基金,是目前的成績。
雖然張洋更愿意把這個成績歸結為機會——“我們恰巧提前進入了這個市場,有先天優勢。在別人剛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充足的案例和積累,足以開始另一個階段了。”——但最先吃螃蟹的那一撥,懷揣的勇氣和付出的精力都不會少。而機會,無疑也都是留給了有準備和有眼光的人。
民營資本和民營企業或許并不擅長和政府打交道,盛世投資個中經驗如何?張洋輕聲總結道:“乙方心態+專業上追求極致,這兩個相結合就是我最大的心得。”充分的服務意識和良好的心態是溝通的基礎,了解對方的核心訴求則是根本,“自說自話是沒有用的,人家跟你說產業,你跟人家說回報率,那是行不通的。”當然,強大的執行力是基石。
“政府工作人員往往都是中國的精英人士、高素質人群,要服務政府,務必‘打鐵還需自身硬’。”張洋說。
在政府引導基金的管理上,盛世投資其實走出了一條相對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非常重視功能性資金。政府和國企的投資,并非僅僅關注收益,更多帶有社會化屬性的訴求,比如政府引導基金會希望能帶動經濟發展、增加稅收、促進就業等等。“在政府引導基金方面,我們會運用‘投資+投行、基金+基地’等綜合化的手段來滿足他們的訴求。”
經驗有很多,但不會有“一招鮮”的模式,盛世投資這7年來過手的每一個案例都有各自的獨特屬性,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來進行定制化服務,“不是我賣什么你就得吃什么,而是你想吃什么我給你做什么。”
每一步都是選擇:七年積累起的龐大圖譜,更看重這樣的GP
母基金和政府引導基金是盛世投資的王牌。在此基礎上,他們朝著早期投融資、直投、創新基地運營、基礎設施等方向前進。就像不斷補齊的拼圖,7年間,盛世投資的布局圖譜越來越清晰。沉淀多年,盛世投資深耕的行業開始漸漸浮現:
1、文化產業。文化是一個有影響力的行業,文化自信是國民崛起的重要一環,“在這個行業里1塊是100塊,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上市就幾千萬的利潤,這種規模的制造型企業比比皆是,但有誰知道呢?盛世在文化行業布局,主要是以母基金帶動項目投資,以內容投資帶動股權投資。”
2、科技產業。“其中芯片產業是比石油還高的單一進口品種,每年有3000億美元的芯片進口量,這是高端制造業皇冠上的寶石。”
3、醫療健康。無需多解釋,這是一個體量非常大的行業,有極大的價值可以挖掘。
張洋坦言,在行業方向的選擇上,也會重點考慮團隊過往的經歷、人員素質等的匹配性,比如文化、科技、醫療等行業,核心管理團隊在這些方面有十分豐厚的經驗。這也是產業和資本結合的優勢,不懂產業,只玩兒資本游戲肯定不行。
五大業務板塊構建了盛世投資的主框架:
科技產業投資平臺盛世智達,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投資方向,以母基金結合直投的方式,依托京津冀地區產業資源,以增值服務為核心競爭力,促進金融資本與產業資產相融合,為機構及企業提供“資金+資源”、“咨詢+管理”支撐服務。
文化產業投資平臺盛世華韻,致力于文化產業精耕細作,深諳文化母基金和文化直投基金運作。
創新創業創投平臺盛世方舟,深耕中早期領域,專注于中早期母基金、中早期直投基金、產業基金、FA和孵化器,服務于全球創業者、產業資本、投資人和地方政府,與國內頂尖的垂直領域孵化器、加速器建立深度合作,圍繞泛娛樂、教育、旅游、醫療、人工智能、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孵化創新生態,為產業資本尋找上下游產業的投資及跨境并購機會。
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平臺盛世濟元,通過市場化的醫療母基金、醫療并購基金等,縱深布局醫療健康領域。
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平臺盛世基業,以PPP模式為基礎,以特色小鎮整體開發為抓手,打造集產業、生態、旅游、文化、居住等“五位一體”的城市綜合開發運營模式。
截至目前,盛世投資已投基金超過100支。張洋簡潔清晰地分享了遴選GP的四大心得:
第一,募資角度,一支優秀的基金要有多元化的資金來源,并不依托于某個單一的渠道;
第二,投資角度,需要有自己的行業屬性和心得,以及充足的市場經驗,沒有失敗過的肯定不是好基金,什么都投、沒有行業方向的也不是好基金,要有自己比較鮮明的行業和階段特色;
第三,管理方面,對外要有投后管理的能力、產業協同能力;對內,除了團隊、過往業績等,還比較看重基金本身的管理結構、公司股權、投資決策機制、團隊激勵手段、凝聚力、權益分配等;
第四,退出方面,所投基金需要有完善的退出機制,會買更得會賣!
對母基金的未來發展有六大預判,市場化是重中之重
未來仿佛就在眼前,卻也像隔著千山萬水,對于母基金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張洋有自己的預判。
第一,專業化。未來母基金機構需要不斷強化自己的水平,提供更多價值和服務。
第二,市場化。究竟什么才是市場化?張洋總結了四點:一是資金來源的市場化。強調多種資金來源的組合,早期就是市場化基金和政府引導基金組合,資金來源多元化才能兼顧和平衡多種訴求。二是投資決策的市場化。盛世投資的核心競爭力是專業、專注、獨立、創新,不依附于任何企業集團或者政府,所以能夠保證獨立性。三是激勵機制的市場化。投好投壞一個樣兒是不可取的,只有實行市場化的激勵管理制度,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四是退出機制的市場化。現在很多基金都是只管投不管退,會花錢更會賣才是本事,很多存量資金怎么盤活,這也是市場化的重要一環。
第三,兩極化。從投資階段來說,要么就往早期走,要么往大項目的晚期走。盡管早期投資風險高,但人民幣基金越來越關注中早期投資。以前,人民幣基金以Pre-IPO為主,一只基金包打天下,什么領域都投,什么階段項目都投,如今這樣的基金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很難募資。基金越來越關注中早期投資,參與項目價值挖掘過程;關注“晚期”則是更多以產業為背景的并購基金,在這兩年趨勢亦日漸明朗。
第四,產業化。不僅僅VC/PE,母基金也更加強調與產業結合,不管是人民幣基金還是美元基金,都在走專業化趨勢,在大的主基金盤子之外,存在專門的醫療基金、TMT基金等,這是未來清晰的發展路徑。
第五,綜合化。比如區域發展基金,可以利用投融資、產業引入、項目運營、基礎設施建設等多種綜合化手段。
第六,國際化。中國的母基金早晚有一天要走到國際舞臺,和國外的母基金競爭。
繁榮的資本市場,盛世投資有一顆“為國效力”的心
“你說亂象?我更愿意稱它為繁榮。”當我們說起中國資本市場里,大小基金蜂擁而起、行業內亂象繁多的狀態時,張洋則不這么認為,“海外母基金已經在衰退期。但是國內百花齊放,這種繁榮還將持續很長時間,但確實會有優勝劣汰的洗禮過程。”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每年以50%的速度在增長,股權投資行業,按照證券基金協會的備案,以130%的速度在增長,這么快速增長的市場會吸引大批人。
建立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投管理機構也是盛世投資的重要方向,張洋介紹,盛世投資始終致力于在國際舞臺上代表中國的產業力量和利益,此前已成功進行了多起海外并購,引入關鍵技術產業化落地,促進中國產業技術創新,同時加速中國制造融入全球產業體系。海外業務是盛世投資2017年繼續推進的重點布局方向之一。
“今年我們會在英國和美國成立辦公室,也是為國效力吧,在‘走出去’的同時,把國外高科技項目‘引進來’,有可能并購,也有可能招商引資,目標明確,形式不限。”據介紹,盛世投資對海外資產管理正在進行全方位布局,以及時獲取優質項目資源,開展國際化投融資,協助創投企業和中小企業積極開展國際交流,服務于中國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需求,助力中國產業全球化發展。
對于時下正火的3000億“一帶一路”基金,張洋笑著說:“這會帶來無數的投資與創業機會,希望國家能夠看到并關注民營資本,我們都希望‘ 為國效力’!”
來源:投資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