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2025年AI人才流動報告》:AI崗月薪最高企業TOP3曝光快訊
AI新發崗位平均月薪達到61,脈脈上有超1000家企業發布了7.2萬個AI相關崗位,非技術崗位量增長7.7倍 算法類崗位在AI領域招聘中占據核心地位。
【TechWeb】9月16日消息,脈脈最新發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動報告》顯示,2025年1-7月,AI領域人才市場供需兩旺,AI新發崗位量同比增長超10倍,簡歷投遞量也暴漲了11倍?!八惴ā毕嚓P人才持續緊缺,其中“搜索算法”人才緊缺度最高,5崗爭2人。非技術崗數量同比增長7.7倍。AI人才爭奪戰延伸至校招,脈脈上過半應屆生崗位月薪超5萬。
AI崗位激增10倍
2025年7月,AI相關新發崗位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簡歷投遞量同比增長11倍。薪酬也水漲船高,2025年1-7月,AI新發崗位平均月薪達到61,475元,較2024年同期的58,921元上漲4.33%。

截至2025年7月,脈脈上有超1000家企業發布了7.2萬個AI相關崗位,涵蓋互聯網大廠、外企、車企和AI垂類企業。熱招企業和高薪企業均呈現大廠與垂類企業競相發力的格局。從新發AI崗位量來看,字節跳動招聘指數29.83位列首位,小紅書18.32居第二,阿里巴巴12.25位列第三。小鵬汽車、自變量機器人、黑芝麻智能等垂直企業同樣上榜。
從企業薪酬來看,微軟以新發崗位平均月薪90,345元位居第一,阿里巴巴全資子公司平頭哥(89,760元)位列第二,跨境電商平臺Wish(85,371元 )位列第三。京東、比亞迪、華為、小米等大廠新發崗位平均月薪多集中在6.5萬-6.8萬元區間,自變量機器人、Momenta等垂直賽道企業也進入高薪企業榜TOP20。


不同規模企業的AI化進程顯著加速,新發崗位AI滲透率明顯提升。2025年1-7月,新經濟行業新發崗位AI滲透率超過10%,較去年同期提升10倍以上,且隨企業規模擴大而提升。《報告》顯示,“新發崗位AI滲透率”為新發AI相關崗位量在所有新發崗位中的占比,是衡量企業對AI投入的重要指標。

“算法”人才緊缺,非技術崗位量增長7.7倍
算法類崗位在AI領域招聘中占據核心地位。從熱招崗位TOP20中,過半崗位與算法強相關。“大模型算法”以招聘指數94.16高居熱招崗位榜首。在人才緊缺度TOP20的崗位中,“算法”崗位依然霸榜。其中,“搜索算法”成為AI領域人才稀缺度最高的崗位,人才供需比僅為0.39,相當于5個崗位爭奪2個人才。高薪崗位TOP20中,除了“AI科學家/負責人”平均月薪超13萬元斷層領先外,大模型算法(68,959元)、搜索算法(66,720元)、廣告算法(66,649元)、AIGC算法工程師(65,210元)等都榜上有名。


AI領域高薪爭奪年輕人的趨勢也愈加明顯。2025年1-7月,平均月薪在5萬元-8萬元的新發應屆生崗位占比高達42.66%,8萬元以上的超高薪崗位也達到了14.68%,相當于每7個AI應屆生崗,就有1個年薪百萬。
隨著企業AI應用加速,非技術崗位數量也在迅速增加。2025年1-7月,AI領域新發非技術類的崗位量相比2024年同期增長7.74倍。產品、運營與設計成為非技術崗位的三大熱招方向。

62.99% AI人才計劃跳槽,58.57%靠被動求職獲得工作機會
AI人才流動性高于其他行業,平均在職時長為2.02年,顯著低于新經濟領域人才的平均在職時長2.91年。62.99%的AI人才計劃在未來一年內跳槽。
被動求職成為主流的求職方式。內推(24.31%)、HR主動邀約(19.34%)、獵頭聯系(14.92%)等被動求職方式合計占比過半,達到58.57%,遠超“主動投遞簡歷”的37.57%。在選擇雇主時,AI人才最關注薪酬福利,綜合得分5.21,其次為個人成長空間(3.20分),技術領軍人(2.37分)位列第三。

字節跳動、騰訊、京東位列“值得去AI雇主”TOP3,小米、華為、小鵬汽車、元戎啟行等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企業也進入值得去AI雇主TOP20。此排名根據脈脈雇主指數9月1日數據得出。脈脈雇主指數是企業近?年口碑的量化呈現,涵蓋?作強度、團隊氛圍、薪酬福利、?試/離職體驗等多維?碑數據。

來自多個行業的AI雇主為了挖獵人才,在脈脈上保持分鐘級活躍。脈脈商業運營總監楊瀅透露,有AI項目經歷的求職者在脈脈更新個人履歷之后,其個人主頁訪問量通常能獲得顯著提升,獲得更多職業機會。(果青)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