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書春:專項整治下市場熱情不減 監管得適應金融
監管科技要與金融科技的發展同步起來,我們看到以互聯網科技企業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創新勢頭非常猛,帶來了金融風險。
6月21日,在上海舉行的“2017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發言指出,通過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專項整治,看到了整體市場趨于理性,平臺總數在不
網貸之家綜合 6月21日,在上海舉行的“2017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發言指出,通過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專項整治,看到了整體市場趨于理性,平臺總數在不斷下降,趨于理性,但是市場需求的熱度并沒有降低,參與人數、交易量都是上升的。這一點來看,監管要從這個角度適應市場的需求。
陸書春表示,監管需要適應市場需求,即便現在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還是要看到正面的作用,包括低成本,高效率還有普惠。
她認為金融本身就是有風險的,監管平衡的度在于風險可控,需要監管和市場共同智慧探討平衡點。
以下為陸書春發言實錄:
陸書春:大家好,我是最后一個發言,開始感覺最后一個發言還是挺有優勢的,沒有壓力,現在看來最后一個發言前面各位嘉賓有的觀點都說了,沒有什么可說的了。今天我們討論金融監管和創新的發展和平衡,監管和創新發展平衡的主題一直以永恒為主題,當前圍繞創新離不開金融科技。現在金融科技這個詞又是熱點,之前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時候,國內還一直說互聯網金融,實際上,分析一下,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是定義,2015年7月18日十幾個部委聯合發布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中,提到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和通訊技術在支付、融資等方面創新的一些新的業務模式。
不管叫什么?圍繞技術是核心推動,還有一個是金融,這兩點是不容質疑的。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最大的特點是技術的快速,技術有了一些本質的變化,比如現在技術數據的處理能力提高,海量數據在十年前處理起來是沒有手段的。現在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技術融合在金融領域。當今這個時代給金融帶來了很大的變革,也為監管提出很多挑戰。剛才各位嘉賓也都做了分析,還是非常有共識的。
一個方面,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這些技術的應用,讓金融服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普惠等這些優勢發揮的同時,讓產品更加復雜,產品嵌套復雜,讓資金流動更加快速,這個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同時讓風險識別更加困難,這是一個挑戰。
第二個挑戰,創新行業的服務主體的多元化,金融行業信息化程度相比其他行業非常高,應用技術非常積極。現在金融機構在不斷探索通過新的技術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我們看到以互聯網科技企業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創新勢頭非常猛,速度也非常快。這兩類的融合也催生出了很多專業的中介機構、服務機構。現在我們也看到一些互聯網金融集團化的趨勢也在,集團化公司優勢在于有產業依托。還有線上線下的產品非常豐富,另外就是客戶的規模比較穩定,實施兩個綜合監管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第三個挑戰是創新帶來客戶長尾化的特征,資金端和資產端有大量的長尾人群,長尾客戶,特點就是風險意識有待于提高,資金碎片化是一個特點,為資金流、業務流、信息流匹配情況的監測帶來很大的難度。
最后,風險的疊加。以技術為特征的創新加網絡傳播快的特點,帶來了金融風險,技術風險加之網絡風險的疊加效應和擴散效應,這也給監管帶來很大的挑戰。在技術和金融高度融合背景下,我們怎么做好監管?監管、創新的平衡在哪里?無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方面適應市場,即便現在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我們還是要看到它正面的一些作用,包括低成本,高效率還有普惠。
通過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專項整治,我們也看到了整體市場趨于理性,平臺總的數量在不斷下降,趨于理性,但是市場需求的熱度并沒有降低,從參與人數來看還是上升的,交易量也是上升的。這一點上,監管要從這個角度適應市場的需求。
另外監管平衡度在于風險可控。金融本身就是有風險的,這個點把握在什么度上才是風險可控?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非常難,需要監管和市場共同智慧探討平衡點。把握好平衡,我們在談金融科技發展同時,監管科技要與金融科技的發展同步起來,要讓監管在未來做到有數據、有標準、有規則、有手段、有路徑,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大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