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中心的威馬,被綁定的10萬車主互聯(lián)網+
導讀
威馬仍沒有完全走入絕境,但對于超10萬名車主而言,已經面臨4S店倒閉、售后和維修無門、二手車價格崩盤的不利局面。
威馬仍沒有完全走入絕境,但對于超10萬名車主而言,已經面臨4S店倒閉、售后和維修無門、二手車價格崩盤的不利局面。
文|劉婧汐 趙成
編輯 | 王靜儀
“當初千挑萬選買回來的寶貝,現(xiàn)在當成破銅爛鐵賣都沒人要。”北京威馬車主孫平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無奈道。
成立近8年的威馬汽車,估值一度高達470億元,但歷經借殼上市未果、資金危機、停工停產、裁員降薪、申請破產重整等一系列變故,慢慢走到了懸崖邊上。
10月10日,全國企業(yè)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正是威馬汽車自身,辦理法院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威馬汽車創(chuàng)始人沈暉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強調,威馬汽車并未申請破產,目前正在進行的是預重整。預重整不同于破產重整,是在企業(yè)面臨困境的早期階段進行的自救行為,旨在通過重組債務避免破產,實現(xiàn)新一輪的升級蛻變。
威馬仍沒有完全走入絕境,但對于超10萬名車主而言,已經面臨4S店倒閉、售后和維修無門、二手車價格崩盤的不利局面。
杭州一4S店正在出租
圖/網絡
按照中國《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在汽車退市之后,廠家仍然要確保10年的零部件供應,車企在破產退市之前有義務對已售車輛的后續(xù)維保工作進行妥善處理。但在現(xiàn)實中,當品牌以及經銷商在生死邊緣徘徊,規(guī)定和要求也就很難再約束其行為。
01 車輛問題頻發(fā)
早在今年年初,不少威馬車主就發(fā)現(xiàn),威馬汽車的配套軟件“威馬智行”及“小威隨行”藍牙鑰匙和遠程控車功能均無法使用,提示網絡異常,疑似后臺已停服。
麻煩不止于此,隨著這兩年來威馬4S店的大范圍關門歇業(yè),車輛售后與維修也早就成為了威馬車主的一大難題。
截至10月19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威馬”,共有388條投訴。其中,大多投訴都與“維保承諾不兌現(xiàn)”、“車輛維修困難”和“售后不解決問題”有關。
北京的一位威馬車主孫平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反映,從今年2月開始,自己手機上的威馬App便開始出現(xiàn)斷網狀況,不僅無法聯(lián)系上客服,甚至連以往去的4S店也逐家關停。
圖/網絡
“跑遍了北京城才找到了一家4S店,店里說只能做簡單的保養(yǎng),需要換零件肯定沒有,跟廠家訂購也沒有。我的車小電瓶該換了,自己在淘寶上淘到現(xiàn)在還沒找到匹配的,我看別的車主說了,一旦出了事故,需要換零件,那可就慘了。”
據(jù)悉,2020年時全北京有大大小小100家各種經銷商門店,但到2023年年中,基本已經全部關停,孫平只得在各大汽車論壇上加入“威馬車友群”,大家一起抱團取暖,自己找尋合適的配件。
對于網約車而言,情況更加嚴峻。
李力是一名溫州的威馬網約車車主,二月份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輛開始出現(xiàn)導航、藍牙等正常功能無法使用的情況,并且還伴隨著充電充不滿,續(xù)航減少三分之一。
這幾個月來,他多次聯(lián)系威馬售后,結果要么是廠家沒有配件,要么是電話無人接聽。
“一直到10月,配件還是沒有更換解決問題,車輛是從事網約車服務的,因為車輛續(xù)航減少問題,導致我收入大幅度降低減少。現(xiàn)在我要求威馬汽車盡快更換配件,并且補償我這段時間因為車輛續(xù)航減少導致我收入上的損失。”李力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
對此,沈暉在10月18日回復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稱,國慶之后,車機內的部分app確實出現(xiàn)了使用異常情況,公司成立了應急小組,在發(fā)現(xiàn)情況的48小時內解決了相關問題,恢復了正常使用。
車機雖然暫時恢復了正常,但這一兩年來反反復復的維修、保養(yǎng)、投訴、權益變質等等問題,已經將威馬車主們的耐心消磨殆盡。
令車主感到“心痛”的,還有已經崩盤的二手車價格。
2018年上市的威馬EX5,當年的成交價在十五六萬元左右。而現(xiàn)在的二手車市場上,即便車況良好的EX5,均價不過5萬-6萬。三年的時間,近乎跌去了一半多的價格。在威馬宣布破產預重整之后,EX5的掛牌價進一步下跌,有些甚至突破了4萬大關。
孫平無奈地說,感覺自己每天手里都握著一塊兒燙手山芋。當初千挑萬選買回來的寶貝,現(xiàn)在當成破銅爛鐵賣都沒人要。
02 漩渦中心的威馬
威馬早在幾年前就成為了社會新聞的主角。
2018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利控股”)以“侵害商業(yè)秘密”為由,將威馬汽車告上法庭,要求威馬賠償21億元并承擔相關訴訟費用;
2020年10月28日,威馬汽車發(fā)布公告召回了1282輛汽車,理由是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極端情況下會有起火風險;
今年二月中旬,由于威馬拖欠薪水,工廠兩百多名員工正在進行集體維權,曾在黃岡工廠門口拉起多條討薪橫幅;
10月10日,全國企業(yè)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正是威馬汽車自身。辦理法院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成立于2015年的威馬汽車,是國內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之一,與蔚來、小鵬、理想合稱“新勢力四小龍”,沈暉稱:“威馬一定會是中國未來造車新勢力TOP3之一”。
手握溫州、黃岡兩個整車制造廠,背靠頭部資本紅杉中國、互聯(lián)網企業(yè)百度和騰訊等強大的資方陣容,當時的威馬可謂風頭無兩。威馬汽車港股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底,威馬汽車已經完成9輪融資,金額累計約180億元。
圖/網絡
可如今,這只估值一度高達470億的獨角獸,歷經借殼上市未果、資金危機、停工停產、裁員降薪、申請破產重整等一系列有跡可循的變故,慢慢走到了懸崖邊上。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到2021年,威馬交付數(shù)據(jù)分別為1.29萬輛、2.19萬輛、4.4萬輛。但2022年的銷量同比下降33.3%,為2.94萬輛。到了2023年,便無法再查到實際銷量數(shù)據(jù),日益停擺。
申請破產重整消息傳出后,沈暉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強調,威馬汽車并未申請破產,目前正在進行的是預重整。預重整不同于破產重整,是在企業(yè)面臨困境的早期階段進行的自救行為,旨在通過重組債務避免破產,實現(xiàn)新一輪的升級蛻變。
圖/威馬
同時,威馬汽車也通過其官方微博稱,威馬不會躺平,更不會倒下,希望通過調整企業(yè)戰(zhàn)略,解決債務問題,獲得投資人參與重構和發(fā)展等展開積極自救。
沈暉說,目前公司的重點包括售后服務、債務重組、國內復產、國際融資、海外合作、出口以及上市等事項,已取得一定進展,會尋找合適的時機對外公布。
03 車企倒了,車主怎么辦?
這次的威馬風波,給車主、車企乃至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都敲響了警鐘。
不同于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具有結構上的特殊性。一輛燃油車的零部件高達3萬左右,而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只有燃油車的三分之一,在1萬左右。較少的零件,讓這些核心技術和配件大多掌握在主機廠手中。
車企依賴OTA(遠程升級)構建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技術迭代,同時,也將售后、用戶數(shù)據(jù)、維修等話語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圖/網絡
這也埋下了一顆新能源汽車時代可能存在的大雷:車企與用戶深度綁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腥風血雨的新能源汽車戰(zhàn)場上,已經倒下的企業(yè)不止威馬一家,未來也可能會更多企業(yè)被淘汰出局。
那么,在類似的情況下,國內目前是否有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來保障這些車主的權益?車企倒閉后,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問題應如何解決?
“關于車輛保養(yǎng)問題,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車企在破產停產了以后,必須要準備足夠(維保)十年的零部件。但威馬這種情況是屬于破產和嚴重虧損,它應該是沒有能力完成這項工作的。未來的威馬車主在維修保養(yǎng)方面可能沒有依靠。”北方工業(yè)大學汽車產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
張翔補充道,威馬不像比如桑塔納、捷達這種保有量很大的車,有很多第三方供應商給企業(yè)做配件。威馬的銷量比較小,沒有第三方公司做配件。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的觀點類似,他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目前中國仍未針對類似情況設立專門的保險制度。也就是說,消費者如果不幸遇上了威馬這樣的企業(yè),最后很可能由自己來承擔后果。
威馬事件敲響的警鐘,讓人們開始反省,在浩浩湯湯的汽車電動化浪潮下,相應的消費者保障制度是否跟上了步伐?
“威馬破產事件”可能只是一場輿論的炒作,但是這次輿論所誘發(fā)的消費者恐慌和對新勢力車企的信任危機,卻不會輕易消失。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新能源車主群體也越來越龐大。既然無法避免第二個威馬的出現(xiàn),那么如何維護好消費者權益,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應受訪者要求,孫平、李力為化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