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大漲后,鋼鐵股漲勢能否持續?金融
在鋼鐵價格飆升的環境下,上周A股市場鋼鐵板塊逆勢發力,周度漲幅5.1%、月度漲幅7.4%,占據周度和月度行業漲幅榜榜首。年度漲幅也已經高達22.7%(漲幅榜第三)。鋼鐵板塊的上漲勢頭能否持續?
在鋼鐵價格飆升的環境下,上周A股市場鋼鐵板塊逆勢發力,周度漲幅5.1%、月度漲幅7.4%,占據周度和月度行業漲幅榜榜首。年度漲幅也已經高達22.7%(漲幅榜第三)。鋼鐵板塊的上漲勢頭能否持續?
先找到本輪上漲的原因,才能分析未來漲勢的持久性。長江證券鋼鐵研究團隊認為,鋼鐵價格變動和近期市場風格是最主要的兩大因素:
依據我們的復盤,略別于過往,本輪(16年)鋼鐵相對收益由價格驅動,決定趨勢與拐點。而幅度與偏誤,則由風格貢獻。
為何本輪核心驅動在鋼價,而非需求?價格幾近完美地映射股價,是本輪去/限產贈予行業于產業鏈地位提升的紅利。與傳統框架的差異在于兩處:一,對于盈利侵蝕的抵御。過往量價底部反轉鋼鐵見相對收益,但隨價漲,成本端逐步侵蝕盈利,相對收益即與漲價分道揚鑣。當前限產抑制上游侵蝕,漲價即是盈利,無需多慮。二,供給彈性的限制。過往需求拐點即是一切,源于供給彈性遠甚于需求,拐點之后,價跌利弱勢為必然。當前限產促使供需雙降中,價漲利升成為可能。需求讓位于價格,代理盈利映射股價。
為何風格切換,常與鋼價波動同步?自17年起,消費與周期兩大風格鮮明對壘顯著。此消彼長,得益于成長的趨勢性占劣(外生業績沖擊),及金融的風格兼容性(兼具進攻與防御)。消費與周期間切換,往往圍繞經濟預期、金融政策沖擊、流動性環境與估值性價比四個維度展開。
具體來看,1-3月,基建預期下春季躁動,周期主導。4-6月,政策沖擊+PPI拐點/經濟轉弱預期,消費主導。7-9月,6月PMI/經濟預期+流動性改善+環保督查,周期主導;10月-11月,政策擔憂+流動性偏緊,消費主導。
綜上,經濟預期在風格切換中的權重相對較大,而其往往也與鋼價波動有較密切的聯系。另由于周期彈性大,周期本身的波動也一定程度左右了風格切換的路徑。
那么鋼鐵板塊上漲還能持續多久,長江證券鋼鐵研究團隊認為,限產已經步入第二階段,鋼鐵價格上漲仍將持續,但速率或將趨穩。反映到市場表現上,也不宜過度苛求鋼鐵板塊持續大漲。具體的分析:
本周數據更新,整體仍是上周的線性外推,趨勢強化,價漲利升,短期無虞。1、限產深化,漲價提速。螺紋均現價漲幅近9%至4757元,近11年高點;2、趨勢延續,核心變量屢創新高/低。社會總庫存新低(2009年以來),801萬噸;螺紋鋼成本滯后一月估算毛利創新高(2007年以來)達1695元/噸;3、期限價差再度擴大,螺紋鋼主力合約期現價差貼水達833元,在對期價有支撐的同時也反應中期需求預期的悲觀;4、產量數據略超預期,熱軋、冷軋均現增產,或與統計口徑及鋼廠間檢修復產的節奏擾動有關。結合對應庫存去化,側面反應需求尚可;5、開工率連續3周企穩,結合唐山產能利用率降幅已超50%,供給沖擊漸入穩態,限產或步入第二階段。
回顧11月,限產嚴格推進下,鋼價呈遞增式上漲。并帶來一系列的紅利,盈利新高,庫存新低,均增添了未來抵御擾動的底氣。且從目前高頻數據(地產銷售、中游原材料成交量)看11月宏觀經濟,需求仍偏穩健。
展望12月,限產步入第二階段,缺口引致漲價持續,速率或將趨穩。近三周煤焦鋼鏈的反饋值得重視,1、高爐開工率3周企穩背景下,鋼廠、焦化廠正逐級推進原材料補庫,對應焦炭、焦煤產成品庫存加速去化,均反映鋼廠限產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2、結合唐山產能利用率降幅已超50%為重要信號,限產第一階段供給快下或已經告一段落,第二階段將呈現供給處低位穩態,缺口延續而需求貢獻邊際。12月我們預計價格維系上漲,但速率穩中放緩。
從市場風格的角度來看,當前利于周期風格主導的因素顯著弱于三季度:經濟預期,經歷6月超預期后證偽及地產銷售加速下行,單月數據反復已難改悲觀預期。中觀來看,當前漲價均為嚴格限產品種,而非其他;金融政策沖擊,以資管新規落地為引,預計未來前期眾指引細則將逐步落地,不確定性依舊較大。流動性環境,邊際惡化最快的階段或已經度過但難言寬松,年末仍將處緊平衡。風險偏好,周五成長抬頭略有跡象但持續性仍需觀察。五大因素中較明朗的即當前周期估值性價比仍較好。因而本輪白馬松動后,周期仍不具備全面比較優勢引領風格,且經歷兩周調整后部分消費白馬或有反攻之勢。鋼鐵持續位列前茅或不能苛求。
另外,海通姜超認為,鋼價的見頂往往滯后于經濟的回落。從經濟的發展來看,在5000元以上還在投機鋼價上漲的人,其實是在賺最后一枚銅板。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張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