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音樂會線上收費折射業務隱憂,長視頻平臺競爭進入下半場快訊
因收費問題,愛奇藝又出現在微博熱搜。
因收費問題,愛奇藝又出現在微博熱搜。
日前,愛奇藝出品的真人秀《種地吧》舉行的第二屆麥田音樂會引發粉絲關注,然而有網友發現,在線下觀看門票免費且可購買限定周邊,在線上觀看直播需加收12元,且設置觀看有效期限至6月14日。這一設置引發大量節目粉絲不滿,隨即,“愛奇藝線下免費線上收費”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
6月6日,上游新聞記者向愛奇藝相關負責人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今年一季度,愛奇藝實現收入79億元,同比下降5%。主營業務之一的會員服務業務收入48億元,同比下降13%。
“愛奇藝當前面臨的難題在于內容投入較大,但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免費模式下其他長視頻平臺會給其帶來壓力;另一方面,用戶數量有限,需要面對平臺發展的難題。”6月7日,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
粉絲吐槽愛奇藝“割韭菜”
《種地吧》第二屆麥田音樂會收費問題引發了粉絲“禾伙人”們的不滿。
在“禾伙人”肖明(化名)看來,麥田音樂會是成員們回饋粉絲的禮物。6月6日,她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為觀看該節目,大部分“禾伙人”充值了愛奇藝會員。去年,線下門票在“十個勤天”直播間以0.01元微博鏈接的形式送出400張,線上觀看免費。
而今年“禾伙人”們若想到線下觀看演出需成為愛奇藝V3及以上會員才可參與抽獎,門票限量200張,線下觀看可購買限量周邊;若想在線上觀看麥田音樂會直播,需在已是愛奇藝會員的基礎上再補充12元,非會員觀看需充值24元,且觀看權限僅限至6月14日。
6月7日,同樣為“禾伙人”的趙佳(化名)告訴記者,自己不久前才開始追這檔綜藝,為了觀看節目特意充值了愛奇藝黃金VIP會員,由于充值時間短,她尚未達到V3,沒有資格報名參加第二屆麥田音樂會門票抽獎。
《種地吧》第二屆麥田音樂會觀眾免費招募頁面。 微博截圖
肖明告訴記者,她認為這是平臺借由“感恩”的名義收費圈錢。“突然感覺到被背刺了。所以不是這12塊錢的事,是愛奇藝操作的問題。”肖明向記者表示平臺此舉令“禾伙人”們感到傷心。
“吃相難看,割粉絲韭菜”“禾伙人”周先生無法理解充值12元才能線上觀看音樂會的設定,他告訴記者自己拒絕充值觀看。
趙佳對此也感到氣憤,“明著搶錢呢,大家又不是傻子為什么要花錢買一個還是限時的直播?”
據了解,愛奇藝客服對此回應稱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購票觀看音樂會直播,后續音樂會剪輯版內容將會在正片上線。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愛奇藝第一次因收費問題引發爭議。
2019年網劇《慶余年》熱播,愛奇藝推出“付費超前點播”服務,該機制引發大量網友不滿,認為愛奇藝“吃相難看”。
會員價格方面,自2020年至今,愛奇藝會員連續包月價格從15元/月一路上漲至25元/月,漲幅達66.7%。2022年12月愛奇藝會員價格調整時,黃金VIP連續包月的價格從22元/月漲至25元/月,連續包季的價格由63元/季漲至68元/季,連續包年從218元/年漲至238元/年。
去年1月,愛奇藝因投屏問題引發用戶不滿,黃金VIP會員不再支持最高級別的4K清晰度投屏,而是僅支持480P清晰度投屏。若用戶想獲得更高清晰度投屏效果,需要升級至白金會員或者直接在電視端播放,該行為被上海市消保委點名。
隨后,愛奇藝進行了調整,2023年2月20日仍處于訂閱狀態的黃金VIP會員恢復720P和1080P清晰度投屏;單月卡/季卡/年卡的會員可使用至本次訂單結束;連續包月/包季/包年的會員,如后續不斷訂可持續使用。
愛奇藝調整權益。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眾號
“這就是逼著你充更貴的會員。”愛奇藝黃金VIP用戶張揚(化名)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
會員收入成主力
對于此次麥田音樂會的收費機制,6月8日,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從商業角度來看,愛奇藝此次收費可能是為了增加營收,彌補(今年一季度)會員業務營收的下滑。然而,這種直接對線上直播進行收費的方式,與去年免費開放線上直播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無疑會引起觀眾的不滿。”
他表示,對于已經付費成為愛奇藝會員的觀眾來說,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的會員權益應該包括觀看所有內容的權利,包括線上直播。因此,這種收費機制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權益被剝奪,從而影響用戶體驗。
愛奇藝的這一做法,折射了平臺面臨的增長焦慮問題。
愛奇藝的總收入由在線廣告、會員服務、內容分發及其它四部分構成,其中會員服務占據了收入的大部分。
愛奇藝近年財報顯示,2020年-2023年,愛奇藝分別實現總收入297.07億元、305.54億元、289.98億元、318.73億元。
上述4年,愛奇藝的會員服務收入逐年上漲,分別為164.91億元、167.14億元、177.11億元、203.14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55.5%、54.7%、61.1%、63.7%,足見會員服務收入對于愛奇藝的重要性。
“我們跟蹤每月ARM(月度平均單會員收入)和平均每日總訂閱會員數,作為會員收入增長的關鍵指標。”愛奇藝在2023年財報中稱。財報顯示2020年-2023年,愛奇藝ARM分別為12.46元、13.71元、14.31元、15.13元。
但自2019年愛奇藝會員數破1億后,這一數據卻常維持在1億左右。財報顯示,上述4年平臺平均每日總訂閱會員人數為1.103億、1.016億、1.031億、1.119億。
平均每日總訂閱會員數的高峰出現在去年第一季度。彼時由于電視劇《狂飆》熱播,愛奇藝日均訂閱會員總數達1.29億,與之對比2022年同期為1.01億。當期,愛奇藝總收入達到83億元,同比增長15%,會員服務收入為55億元,同比增長24%。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曾表示,《狂飆》是愛奇藝成立近13年流量最大、收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劇。
然而《狂飆》過后,愛奇藝播出的多部劇集都未能再有《狂飆》帶來的成績。2023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愛奇藝日均訂閱會員總數便出現回落,分別為1.112億、1.075億、1.003億。
今年一季度愛奇藝總收入79億元,同比下降5%;會員服務收入為48億元,同比下降13%。
“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的高基數效應。”愛奇藝表示,同時愛奇藝也未像往常公布其他具體會員數據。
對此,龔宇表示會員數這個指標只能部分反映公司會員業務的運營情況,過分強調這個數字會干擾日常工作。
愛奇藝會員業務負責人段有橋補充道,不在每個季度繼續披露會員數字是公司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此前也有海外的流媒體平臺做出取消會員數據的決定,愛奇藝的決策邏輯與之類似。
長視頻平臺的困擾
“(驅動會員服務)主要還是靠內容,這是最直觀最直接的。”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在他看來,會員能夠堅守平臺,需要平臺能夠保證優質內容的供給量。
同為長視頻平臺,此前騰訊視頻播出的《繁花》獲得良好市場反饋,據騰訊2024年一季報,在《繁花》等劇集推動下,平臺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8%至1.16億。
“對于長視頻平臺而言,驅動會員服務業務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優質內容供給,二是用戶體驗提升。”洪仕斌向上游新聞記者分析,優質的內容供給能夠吸引并留住用戶,而良好的用戶體驗則能夠增強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和黏性。因此,長視頻平臺需要不斷投入資源,提升自身的內容品質和用戶體驗,以吸引更多用戶成為付費會員。
談及愛奇藝近期表現,向凱向記者分析,從愛奇藝近期播出的長視頻劇集內容來看,愛奇藝想通過楊冪主演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與騰訊視頻播出的由張若昀主演的《慶余年2》競爭。
2024年5月末《狐妖小紅娘月紅篇》在愛奇藝上線,然而市場表現不及預期。云合數據顯示,6月7日,《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排名第4,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4.5%。作為對比,在騰訊視頻播出的《慶余年2》排名第1市占率31.5%。
《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數據情況。云合工具箱小程序截圖
向凱認為,愛奇藝可能在內容把控方面出現了問題,沒有找到愛奇藝內容突破的密碼,在內容方面來回徘徊。他指出愛奇藝有不少忠實會員一直在堅守平臺,但愛奇藝若繼續靠目前的常規一般性長視頻內容消耗這些忠實用戶,未來愛奇藝會員數量可能會下跌,愛奇藝應對此重視。
除了需要優質內容,用戶數量見頂也是長視頻平臺共同的困難,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也常在1.2億左右徘徊,這背后是移動互聯網滲透率逐漸封頂流量紅利耗盡的問題。
與此同時,短視頻正不斷吸納用戶。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今年3月發布的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10.67億人。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53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4145萬人,占網民整體的96.4%。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短視頻應用的用戶黏性最高,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51分鐘,而長視頻應用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12分鐘。
“當前長視頻平臺行業發展情況并不樂觀。一方面,由于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導致廣告收入減少;另一方面,短視頻平臺的崛起也對長視頻平臺造成了沖擊。此外,長視頻平臺還面臨著版權問題、盜版問題、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6月7日,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對上游新聞記者說。
在林先平看來,長視頻平臺應該注重提升用戶體驗,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和服務,同時加強版權保護和打擊盜版行為。此外,也可以考慮與短視頻平臺合作,共同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看來,長視頻平臺還存在內容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和差異化的內容、版權成本高昂導致盈利能力受限、用戶對于廣告的接受度較低投放效果不佳、競爭對手多市場份額被分割等問題。
“這些問題需要長視頻平臺積極應對和解決,以保持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 ”張孝榮說。
上游新聞記者 齊鑫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