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時間,美團市值剩下5488億港元,美團遭遇了什么難題?快訊
這個世界真是變化得太快!
文 春公子
這個世界真是變化得太快!沒有人會想到,當年市值超8000億美元的阿里,會被短短幾年的拼多多在市值層面上實現了反超。也沒有人會想到,當年市值超2.66萬億港元美團點評,如今市值還剩下5488億港元。
怎么說呢?在商業世界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句話不僅揭示了商業發展的永恒規律,也強調了變革和創新在商業中的至關重要性。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沒有永遠的霸主,只有適應變化、勇于創新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阿里系電商這些年之所以逐漸式微,本質原因就在于阿里系電商因循守舊,不愿隨著市場和消費者的變化而變化!
那咱們今天的問題來了,美團作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的王者公司。美團市值為何也在短短幾年時間,遭遇了腰斬之后的再腰斬呢?我們不妨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如何看待美團三季度財報?
11月28日,美團發布了三季度財報。美團在三季度實現了76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了33.4%。經營利潤為33.6億元,同比增長了239.9%。經調整的EBITDA為61.9億元,同比增長了28.9%。核心本地商業收入為577億元,同比增長了24.5%。經營溢利同比增長了8.3%至101億元,經營利潤率為17.5%。新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15.3%至188億元。
可以看出,美團在三季度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中經營利潤的增長尤為顯著,超過了2倍。同時,新業務收入也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這些數據表明美團在業務擴張和市場占有率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總體來看,這份財報展示了美團在市場競爭中穩健發展,持續創新的戰略成果。但是資本市場似乎并不買賬。
在美團這份3季報發出后,多家機構在今天下調了美團目標價。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對美團的態度逐漸審慎,主要由于消費情緒復蘇慢于預期,為美團的核心本地商業收入復蘇帶來不確定性。該行將美團目標價由180元削至120元,評級由“增持”降至“與大市同步”。 富瑞發表報告指,估計第四季餐飲配送收入增長按季放緩,因為去年同期訂單金額較高,配送訂單數量按年將有24%按年增長。該行認為公司在餐飲平臺策略方面,具有強勁的執行能力,而且配送業務基本因素持續改善,維持美團“買入”評級,目標價由255元下調至230元。
美團新業務還在持續燒錢中
春公子之前就說過,王興這個人有很強的企業戰略能力,其本人的野心也不小。王興曾說美團是一家沒有邊界的公司,但凡與生活服務相關東西,美團都有能力涉及。
王興推崇多元化的亞馬遜的成功,認為像美國那么多優秀的公司,如蘋果、微軟、谷歌、波音、IBM、FB等,沒有幾家是多元化的。所以在王興看來,美團應該像這些科技公司看齊,并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美團從最初的團購業務起步,逐漸擴展到外賣、酒店預訂、旅游等多個領域,并且不斷通過創新和整合資源,將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這充分證明了美團這家公司的市場戰力確實很強。
王興的無邊界理念還體現在他對市場競爭的理解上。他認為,只有當競爭對手做出愚蠢的行為時,才能取得勝利。這種思維模式使得美團在面對市場競爭時,能夠靈活應對,不斷進行創新和調整。
例如,美團在看到出行市場的潛力后,迅速推出了美團打車服務;在看到生鮮電商的潛力后,又推出了美團買菜服務。這些舉措都體現了美團不斷突破自我,積極拓展業務范圍的決心和能力。
但是很可惜,美團打車燒掉不少錢,卻依然沒能撼動滴滴出行在互聯網打車領域里的霸主地位。
今年第三季度,美團新業務實現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15.3%,經營虧損同比收窄24.5%至51億元,虧損率為27.2%。
盡管,新業務的虧損有所收窄,但對美團整體盈利拖累非常明顯。
美團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今年二季度到三季度,新業務放緩是因為營收組合差異和改變,如果不考慮這兩個因素,該部分的增長實際上與去年同期持平,今年第四季度仍將面臨一些挑戰。
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美團不會放棄新業務的發展,不排除未來還將持續為新業務燒錢,這也就意味這虧錢。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考慮,美團公司市值這幾年大幅下滑,就是因為美團的不確定性要強于確定性,因為美團未來還有幾場硬仗要打。
字節系或成美團最強大的對手?
拼多多的崛起,對阿里系電商帶來了沖擊。同樣的,字節系目前也在沖擊美團
字節系作為一個內容平臺,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和流量,這使得它有潛力成為一個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擴展到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字節系可以與美團形成競爭,吸引更多的用戶和商家資源。
看到這里或許有朋友們會問,字節的核心是內容平臺,為什么能搶走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里的市場?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理解,字節跳動的優勢在于其強大的流量分發能力和算法推薦技術,這為其提供了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挑戰美團的可能性。例如,抖音的短視頻形式可以更生動地展示商品和服務,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到店模式本質是導流,導流的主要方式就是團購。這塊抖音本地生活的主要抓手就是精準的流量與低入駐傭金。與當時的美團相比,抖音本身擁有海量的‘用戶’,在一開始,抖音不需要通過增加商家數來吸引用戶。這也是新電商平臺的優勢所在。”
抖音本地生活加速發展,GMV高速增長。2022年以來抖音本地業務加速發展。2022年3月和6月,抖音相繼上線商家運營平臺“抖音來客”和“巨量本地推”移動版本,并正式對商家收取傭金;7月,抖音通過和餓了么合作將外賣業務納入本地生活板塊。36氪報道顯示,2022年上半年,抖音本地生活GMV約為220億元,超過2021年全年;1-10月累計GMV接近600億元,增長迅速。
結論:互聯網行業是一個充滿競爭和創新的行業,這個行業的變革速度非常快,打敗你的對手可能來自不同的領域和方向,他們可能擁有不同的業務模式、技術能力和資源優勢,也可能與你在不同的領域和方向上進行競爭。
對于當下的美團而言,需要在守好自身基本盤的同時,再穩健的發展新業務。如果說新業務發展的過于激進,那么很有可能會讓美團深陷多條戰線的困境,從而走上阿里系電商的老路。不知道諸位怎么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