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不佳,更換領導能否拯救內外交困的東風納米?快訊
今年1-8月份累計零售銷量同比增速11%左右,可數值僅為19094輛。因此有人猜測,東風納米營銷事業部原總經理陳萌的離任,或與不理想的銷量有關。
你以為是一條捷徑,很可能是一條窮途末路。
這條“雞湯”相當符合當前A0級純電小車細分的現狀——大佬們能憑借品牌力在這個細分大殺四方,如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可將這里視為“安身立命之所”的弱勢品牌,卻混的舉步維艱,東風納米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1-8月份累計零售銷量同比增速11%左右,可數值僅為19094輛。因此有人猜測,東風納米營銷事業部原總經理陳萌的離任,或與不理想的銷量有關。
銷量不景氣、前景渺茫,導致陳萌離任?
還記得在2023年8月底東風納米品牌發布會后,陳萌在接受采訪時自信滿滿的稱:有260多家經銷商來到現場經銷商表示只能跟著央企和國企干,并詢問什么時候開啟建店。從字里行間能看出,陳萌對東風納米品牌充滿期望,認為在2025年能實現40萬產銷。而且在2024年納米01上市后,陳萌也認為其具備爆款潛質能夠破萬,更喊出“國民新勢力第一車”的口號。
只不過2023年8月份以來實際的市場反饋,讓人對這個品牌的前景產生質疑。
首先是2023年的銷量,東風納米前8個月的批發量和零售銷量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值,其中4月和5月是批發量巔峰,分別為12488輛和12108輛,與之對應的是零售量是1120輛5001輛。
對此有人認為巨大的差值這并非庫存積壓而是出口量,可若按照這樣的理解,那東風納米的問題就更為嚴峻。因為為從6月份開始,批發量就持續走低,特別是10月份該數據斷崖式下滑到2116輛,海外市場或受阻。
接著到了2024年,被寄予厚望的納米01,但這款新車并沒有像陳萌期待的那樣破萬,不僅始終徘徊在2000-3000輛左右,反而還和納米BOX產生傾軋,將后者逼入絕境。如下圖所示,納米BOX在1月、2月、6月沒有銷量,3月份達到最高的767輛,剩下幾個月則都是兩三百輛出頭,東風納米品牌并沒有被市場認可和接納。
這樣的市場表現確實超出了陳萌的意料,零售月銷量無法破萬、海外出口或受阻、盈利能力存疑這三個硬傷沒解決,部署B級純電市場、實現“2025年突破40萬”基本就是夢幻泡影。因此東風納米雖不至于被立馬淘汰,卻也陷入險關,陳萌被余岳峰替換也被業界視為意料之內,只不過這個時候換帥真的能拯救東風納米嗎?
高不成低不就,東風納米深陷內外交困?
雖說余岳峰上任之后,迅速做了不少動作,比如東風納米“一周年生日”時將納米與“國民”二字綁定,打一波情懷分。還對在售車型進行OAT升級,給出“升級車機車聯網娛樂流量5G/月,贈送3年”新老用戶皆可享受的權益。
可東風納米遇現在的處境是內外交困,這樣的產品升級能否帶來質的變化也成了未知數。
首先是內部問題,可以說是導致東風納米發展受制的根源所在,這點的答案在于2023年陳萌采訪中體現:未來B級電車雖然量會越來越大,但考慮由于消費降級,渠道下沉很重要,東風納米將承擔這樣的角色。
換而言之,東風納米在東風汽車的規劃里,就只能沖擊低端市場,也必須要站穩腳跟。
但這樣的規劃就讓那個東風納米遇到更為嚴峻的外部問題!目前A0級市場存在兩個現象:其一市場較小,已經出現細分寡頭;其二最受消費者關注的是7萬元級別的車型,像比亞迪海鷗、五菱繽果均位于該價格線上。
而東風納米旗下的主銷車型納米01的價格為7.48萬-13.9萬元,剛好介于比亞迪海鷗海豚之間。這種跨級競爭車型市場壓力最大,對下要有絕對的產品優勢,對上則是要有性價比優勢。
可實際情況如下表所示,在7萬元級車型對比上,納米01對比五菱繽果根本無法實現以大欺小,還因為本身是低配的緣故被高配的對手全面碾壓。8萬元級別的車型和比亞迪海鷗對比,配置沒有任何優勢,并且330km的續航還被對手405km的續航遙遙領先。
而對于10萬級別的車型,雖說納米01配置對比比亞迪海豚更有優勢,但東風納米的品牌力無法和比亞迪相媲美,實際競爭力也比較有限,想要回到2023年上半年的狀態并不容易。
貴言堂:
其實對于東風納米成為獨立品牌,業界也存在爭議,看好的人認為其是造車國家隊,有東風汽車的資源和渠道做后盾,比新勢力造車更可靠。
不看好的人則認為其主打入門級市場,會嚴重限制品牌的空間,更會因此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只能在10萬元以內發力的五菱汽車就是前車之鑒,因此余岳峰的壓力不小。可對于現階段品牌力、產品力都缺乏亮點的東風納米而言,或許學五菱會是最后的出路?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