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億的版權市場,區塊鏈技術能否滲透成功?區塊鏈
眾多區塊鏈公司扎堆版權保護,到底意欲何為?
人類記錄歷史的載體,從甲骨文到紙張,再到電子書,經歷了三次革命。而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信息傳遞的高效性卻讓版權行業陷入困局。
與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形成反差的是版權領域的立法相對滯后。
根據中財網報道,我國圖片付費市場,參照國外商業圖庫市場規模計算,國內視覺內容版權潛在市場空間超150億,而目前我國視覺版權素材付費市場規模僅在15億左右。而現在,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其在版權保護方面的應用,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但是作為新興技術,在本身尚不完美的當下,與版權結合到底是噱頭還是解決的良藥?先來看看區塊鏈對于傳統版權的改變。
區塊鏈對于版權領域的改變
1.“零成本”實現人人都可以登記
作者在對作品創作完成后,想要獲得版權保護。傳統方式下,創作者需要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申請版權認證服務。
但是這個登記方式不僅時間長,費用還很高,對于互聯網時代的創作者來說,在還沒有獲得任何收入的情況下,需要先交一筆錢進行保護,對于他們來說自然不情愿(誰知道自己文章能不能帶來收益),所以大部分不知名的創作者選擇不登記。
從作者角度來看,這種登記方式顯得非常不友善。但是從政府角度來看,價格過低或者免費,勢必會引來大量審核者,會增加政府審核的負擔,通過收費可以將大部分沒有價值的作品直接過濾掉,提高了審核效率。
面對這種兩難問題,雙方糾結的焦點集中在收費價格上。區塊鏈的出現幫助雙方達成共贏,任何人都可以上鏈,還不需要額外的費用,真正實現了人人都可以登記。
2.“時間戳”幫助舉證
當作者發現有人抄襲自己的作品后,傳統方式下,需要通過版權保護平臺提起訴訟。說起訴訟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法律規定是誰提起訴訟,誰來舉證,這就導致作者需要準備很多材料,還要需要辦理繁雜的手續,訴訟成本高。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起訴者在利益權衡后都會做出讓步。
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賬本數據庫。作者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區塊鏈平臺上,平臺會為這個作品生成一個獨一的證明(類似獨一無二的DNA),同時將作品貼上“時間戳”,這樣這份作品就具有了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點。并且這份作品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
當出現版權糾紛時,通過在區塊鏈的數據庫中查詢相關信息,對比“時間戳”的先后順序,分分鐘分辨出原創者和抄襲者。訴訟過程都不需要,簡單開個會就完事了。
這么看來,區塊鏈技術的到來或許是版權行業的春天。不過別高興的太早,目前仍面臨以下問題。
區塊鏈在版權領域的不足
1.技術背書公信力不足
前面提到,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時間戳”的方式幫助舉證,事實也的確如此。但是在法院的法官面前,一份帶有“時間戳”的證明與一份版權保護中心的證明,顯然,法官對于版權保護中心的證明更看重。技術背書與政府背書相比缺乏公信力。
既然法官不接受區塊鏈技術,作者自然也不愿意再去將作品上鏈,這就會產生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區塊鏈技術將在版權領域淡出。
2.對于確權顯得束手無策
事實上,無論是傳統版權保護,還是區塊鏈保護,對于確權都是非常困難的。
比如一篇文章,可能抄襲的人只是截取其中幾句話,然后進行了刪改,糅合成一篇新的文章。這種情況下,抄襲怎樣界定?
顯然,在技術層面是無法分辨這是否是同一篇文章的,即便是區塊鏈技術。這就需要人為進行界定,但是人工審核又會帶來另一個問題,一旦牽涉到人,這個界定的過程和結果將是非常主觀、模糊的,怎么才能做到讓人信服。
上面僅僅涉及到文字內容,如果換做是圖片、視頻等創作內容,界定難度直接上升一個量級。
至此,在了解到區塊鏈的局限性后,需要明確區塊鏈的實質:區塊鏈保護的是作品的產權,但不是對內容本身的保護,只能做到版權的記錄。
即便區塊鏈在版權保護方面障礙重重,仍然有不少的區塊鏈項目扎根于版權領域,像稿稿、軟件365、版權百科、華云音樂等等,分別在稿件、軟件著作權、音樂等細分領域耕耘。
但是目前的版權區塊鏈公司,大都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公司對于投資資金的依賴很嚴重。
版權區塊鏈公司競爭焦點
既然如此,那為何大家還在擠破頭的想進去這個圍城呢?
這里涉及到一個關鍵字:流量。
這就又回到傳統互聯網的玩法了,曾經的“百團大戰”大家都不陌生,為了爭奪團購的市場,各自苦苦支撐,誰撐到最后誰就是最大的贏家。
回到區塊鏈上,如果大家都去一條鏈上發布自己的作品,那么隨著時間的積累,這條鏈所累積的信息就會越多,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將信息上鏈,那么最先布局的版權區塊鏈公司就擁有絕對的時間優勢。
版權區塊鏈公司的不斷成立,不光光是大家看到版權的潛在市場,更主要的是想獲取流量,將這部分用戶和內容吸引到我這條鏈上,讓這條鏈更加豐富,以后用這部分流量可以做任何轉變,即便區塊鏈不行了,這部分流量也是轉業的保證。
所以,提前布局是希望贏在起跑線上。
總的來說,在內容消費時代,區塊鏈技術在其中所占的比重還比較輕,想通過區塊鏈應用與版權保護,具體的落地方案還有待討論。
但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對版權進行保護的研究價值是巨大的,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公眾的認可、商業模式的成熟,區塊鏈技術應用與版權保護將會順理成章,從這個角度來看,區塊鏈與版權保護是噱頭還是良藥,或許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