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培吉的三天:從失業到就業,從沃爾沃到吉利互聯網+
導讀
欽培吉將揮別沃爾沃,加盟吉利。
欽培吉將揮別沃爾沃,加盟吉利。
文|郭宇 李皙寅
編輯|李皙寅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四個多月前,一場沃爾沃的發布會上,時任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的這句發言,一時引發了業內議論。
如今,欽培吉將揮別沃爾沃,加盟吉利。
8月18日,沃爾沃汽車內部發布了一則人事變動通知稱,欽培吉將離開沃爾沃汽車,尋求外部發展。繼任者為日本公司總經理潘鶴松(Martin Persson),后者將直接向沃爾沃首席商務官兼副CEO安伯揚(Bj?rn Annwall)匯報。
三天后欽培吉有了新工作。8月2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欽培吉將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車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并負責擔任集團渠道發展委員會主任,分管汽車集團渠道發展和建設,向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匯報。
繼任者潘鶴松的匯報對象也變了。在沃爾沃8月21日的新聞稿中,潘鶴松改向為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袁小林匯報,而此前的匯報對象寫的安伯揚(Bj?rn Annwall)。
這一人事變動,是沃爾沃新任掌舵人駱文襟(Jim Rowan)就任后的大動作之一。2022年3月,曾在戴森集團任職多年的駱文襟擔任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今年5月,駱文襟履新后首次來華。
“沃爾沃汽車始終重視中國市場,可以說中國是沃爾沃汽車的第二個故鄉。”駱文襟在5月訪華時說道。但眼下,跨國車企使用本土人才已成趨勢,再加上成都車展開幕在即,沃爾沃這一人事變動事發突然,有何用意?
就此,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向沃爾沃汽車發去采訪問詢,截至發稿未有回復。
8月21日,吉利和沃爾沃先后發布有關欽培吉的人事變動通知
01 三天兩封人事任命,沃爾沃是何用意?
公開資料顯示,欽培吉于2011年正式加入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曾先后任職沃爾沃汽車集團大中華區銷售和經銷商網絡副總裁、大中華區銷售公司首席運營官。2019年被任命為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
欽培吉在沃爾沃汽車任職期間,主要貢獻在于新能源汽車銷售模式的拓展。目前,沃爾沃已形成了品牌體驗店(直營)、城市中心店(經銷商合作)、傳統4S店的新商業模式。
事實上,欽培吉此次從沃爾沃離職事發突然。很多人覺得措手不及。原本8月底的成都車展上,沃爾沃汽車邀約了諸多媒體,而專訪對象正是欽培吉。
8月18日,沃爾沃汽車內部發布人事變動通知稱,欽培吉將離職,繼任者為日本公司總經理潘鶴松。對于欽培吉的離職原因,通知中僅用“尋求外部發展”來描述。公開資料顯示,潘鶴松曾于2015 年至2017年間在中國主導客戶服務和售后市場銷售工作。
在18日的通知中,繼任者潘鶴松向沃爾沃總部的人——沃爾沃首席商務官兼副CEO安伯揚直接匯報,并非向掌管亞太地區的袁小林匯報。與此同時,袁小林的工作內容也有所調整,將重點和JIM、EMT和董事會成員合作,處理政府關系,利益相關者合作,與吉利控股集團戰略合作以及在大中華區的戰略投資等重要事務。
但在21日,隨著吉利官宣欽培吉加入,沃爾沃改口,更新了對于欽培吉離任,和對繼任者潘鶴匯報對象的描述。
在沃爾沃21日的公告中,潘鶴松的匯報對象將變成了袁小林。袁小林則將直接向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駱文襟(Jim Rowan)匯報。此外,沃爾沃還在最新公告中肯定了欽培吉的工作,“面對整體市場動蕩、疫情考驗等重重挑戰,他帶領沃爾沃汽車實現了銷售的穩健增長……”。
短短幾天內,沃爾沃兩則公告中潘鶴松匯報對象的調整,袁小林在公司實際管理能力的變化,以及欽培吉離職的傳言,讓這一事件從茶杯里的風暴,快速擴展到整個行業關注,占據了公關輿論的關注資源。
一直以來,吉利收購沃爾沃一事,在商學院眼中堪稱經典。一是由于當時還處于發展早期的吉利,是如何成功牽手了國際知名的沃爾沃汽車;二是吉利在成為大股東后,懂得“節制”,沒有像同期類似的跨國并購一樣,大肆進行重構與敢于,而是選擇“放虎歸山”,給了沃爾沃汽車權限。
此次沃爾沃人事變動,背后是沃爾沃總部斯德哥爾摩和吉利總部杭州,對于沃爾沃發展及話語權的不同定義。
在瑞典看來,這只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調整——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都實屬正常,畢竟全球各區都要聽總部的。集團總部的研發、生產、采購、人力各大板塊猶如內閣的諸位大臣,各區域老總分管業務有限,更多是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各有利弊,這種一竿子到底的管理模式好處在于,信息傳遞更容易保持一致,在謀定而后動時,更有助于戰略落地,上下保持一致。但也有其缺點,那就是容易缺乏靈活性。
相比之下,眾所周知,無論是大眾還是福特,在最近兩年的傾向都是充分授權中國市場,讓中國市場團隊有更高的自主決策權限,以便讓聽到炮火的人做決策。避免層層上報造成的決策和反饋過慢。
“我在思考,這或許就是‘放虎歸山’的一體兩面吧,給了足夠的自由,如何又不過火,確實不易。更何況橫跨不同文化和國別,又趕上行業的技術及競爭巨變。這或許是吉利和沃爾沃汽車后續需要思考的新命題。”一位商學院人士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如是感慨。
02 中國是沃爾沃第二本土市場
事實上,沃爾沃汽車曾在多個公開場合重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一直在推進電氣化轉型。
2017年沃爾沃汽車就作出了未來全面電氣化的承諾,2018年的北京車展上,時任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進一步表示,“中國電氣化的未來,就是沃爾沃汽車電氣化的未來。”如今,沃爾沃新任掌舵者駱文襟也在講述類似的話語。“沃爾沃汽車始終重視中國市場,可以說中國是沃爾沃汽車的第二個故鄉。”駱文襟在今年5月訪華時說道。
目前,沃爾沃在中國擁有三個整車工廠,分別在四川成都、黑龍江大慶和浙江臺州。2023年5月,沃爾沃汽車全新設計中心落戶上海,為量產的全尺寸車型提供內飾、外觀、色彩材質以及用戶體驗等各方面的設計。
但沃爾沃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以及電氣化方面的表現,稱不上漂亮。
銷量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7月,沃爾沃在全球賣出了39.5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8%。其中,Recharge系列車型(包括純電和插混)占沃爾沃全球總銷量的35%,純電動汽車占比為10%。具體到中國市場,沃爾沃今年前7個月銷量為9.27萬輛,同比微增8%;其中7月銷量1.42萬輛,同比下降8%。
對比之下,沃爾沃在歐洲和美國前7個月銷量同比增速均在20%左右。在歐洲市場,沃爾沃7月賣出了超2萬輛,同比增長28%;在美國市場,沃爾沃賣出了1.08萬輛,同比增長57%。
接近沃爾沃的人士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表示,過去幾年間,尤其是面對造車新勢力的價格上探,豪華的概念逐漸生變,競爭越來越大。面對這一挑戰,沃爾沃給出了不小的價格優惠,以保證市場規模,同時在品牌的塑造上做了不少努力,但從市場反饋來看,確實不達預期。
被沃爾沃寄予厚望的純電車型EX90上市進度也不及預期。
EX90是沃爾沃汽車首款基于純電平臺研發的純電車型,搭載有激光雷達,于今年四月的上海車展期間亮相。按照計劃,EX90將在年內投產。
但在今年7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沃爾沃方面表示,由于EX90激光雷達系統“軟件代碼的復雜性”,其投產時間被推遲到2024年年中。
在智能化體驗方面,沃爾沃汽車也面對挑戰。一位沃爾沃車主就曾對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抱怨,打開手機,自己裝了三個相關的APP,每次體驗不同服務,還需要在腦子里想一下,應該選擇哪個。
這種智能感的不足背后,也是不同部門間缺乏拉通的表現。據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了解,沃爾沃汽車內部此前已經開展了針對用戶體驗及全面數字化的探索,但效果仍需要時間才能得以體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