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大模型應用的春天嗎?知乎《洞見對談》預測未來趨勢快訊
涵蓋大模型、固態電池、中國科幻、mRNA技術、社會心理、體育、宏觀經濟、人類世,中國科幻將抵達怎樣的未來,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翼在對談中感慨。
【TechWeb】12月27日消息,2024年是大模型應用的春天嗎?下一代固態電池會帶來怎樣的“電動未來”?mRNA技術將為人類帶來哪些更大的想象?中國科幻將抵達怎樣的未來?“社會時鐘”驅動的現代人,如何避免與己為敵?2024年中國體育是否可以“返璞歸真”?2024年經濟增長的中國模式該從哪里突破?“人類世”將至,身處其中的人類會面對怎樣的變化與挑戰?
昨日晚間,知乎正式上線年終知識演講節目《2024洞見對談》,匯集了上述2023年八大前沿話題,涵蓋大模型、固態電池、中國科幻、mRNA技術、社會心理、體育、宏觀經濟、人類世,邀請眾多知名學者和知乎答主展開討論。
節目中的27位專業人士中,有學院派代表,比如清華大學電子系教授、系主任汪玉,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博士生導師吳翼,《流浪地球》《三體》科學顧問魏紅祥;還有新職人群體中的專業知友,比如知乎十年新知答主張小北,奧運會冠軍、四大滿貫得主何沖;以及華大集團CEO尹燁、《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吳晨等商界精英。他們不僅是一線科技前沿的研究者,也是積極擁抱變革的新職人,為大家帶來相關領域的前沿觀察和預測判斷。
關于“從對話到AI Agent,2024是大模型應用的春天嗎?”,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翼在對談中感慨:2023 年是大語言模型現象級爆發,走進每個人生活的一年。對于多模態大模型而言,可能這就是爆發的前夜。
“從想象出發,中國科幻將抵達怎樣的未來?”在該環節的對談中,知乎十年新知答主,編劇、導演張小北對中國科幻充滿信心:中國經濟和文化影響力的全球擴散是需要持續一兩代人的努力過程,中國科幻產業將會是一個最好的愿景放大器,現在正在逐漸找回自信。
在“人類世將至,身處其中的人類會面對怎樣的變化與挑戰?”對談中,知乎地質學話題答主,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第一屆委員會秘書長譚亮成發出倡議:“只有積極加入人類世研究的行列,以人類世的新視角審視我們的發展,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世界,才可以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
知乎答主“ 莊閑閑”認為:“這是一檔非常有誠意的輸出,有深度、有溫度,干貨滿滿又不失趣味。”相信第二屆的《洞見對談》能破除迷霧,為2024年提供更多注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