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沖刺IPO,招股書卻暴露融資“水分”快訊
手握8家上市公司的李書福,又在謀劃第9家、第10家上市公司。
出品|華博經緯
手握8家上市公司的李書福,又在謀劃第9家、第10家上市公司。據悉,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計劃5月10日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同時吉利旗下新能源網約車平臺曹操出行也于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
與極氪汽車的“去吉利化”不同,在曹操出行所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吉利”被提及了401次。從招股書披露的股權結構來看,Ugo Investment Limited為曹操出行的第一大股東,持有83.9%的公司股份,而Ugo Investment Limited由“李先生”全資擁有。李先生當然就是吉利的老板李書福。李書福曾公開表示:“我們希望以曹操專車平臺為起點,結合車載人工智能,優化智能網絡空間,加快推進變革,把吉利控股集團從汽車制造商向交通運輸服務商、信息內容提供商轉型。”
背靠吉利這棵大樹,曹操出行自2015年成立以來,與滴滴等出行巨頭進行差異化競爭,并運營著全國同行業中最大的定制車車隊。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按GTV計算,曹操出行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直是排名中國前三的網約車平臺。
不過自媒體“深潛atom”發現,曹操出行招股書中顯示的實際融資額遠低于其此前通過媒體公布融資額。比如招股書顯示,2021年曹操出行完成人民幣18億元的B輪融資,總部遷至蘇州,然而人民網于2021年9月7日發布的一則報道標題卻是《曹操出行完成38億元B輪融資 對外公布最新戰略》。曹操出行B輪真實融資額還不到媒體通稿中提及的一半。
這也意味著,曹操出行累計融資額不足30億,而曹操出行單單在2021年就虧了30億,2022年和2023年雖然虧損規模在縮小,但是兩年合起來也虧了將近40億。三年虧70億導致曹操出行截至2023年底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5.83億人民幣。雪上加霜的是,它還在招股書中提到,自成立以來遭受重大虧損,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或保持盈利。
吉利集團再厚的血也經不住這樣流,上市募資成為曹操出行的唯一選擇。
除了盈利難題,招股書也暴露出了曹操出行的合規頑疾。據招股書,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曹操出行分別有23.09萬輛、21.62萬輛、30.73萬輛汽車接受了曹操出行品牌的訂單,其中5.31萬輛、3.42萬輛、4.82萬輛汽車尚未取得運輸證,分別占車輛總數的23%、15.8%及15.7%。同期,分別有23萬名、21.35萬名及30.51萬名司機接受了曹操出行品牌的訂單,其中6.21萬名、3.84萬名及4.79萬名司機尚未取得網約車駕駛許可證,分別占司機總數的27%、18%及15.7%。
海量的不合規車輛和司機不僅讓消費者受傷,也讓曹操出行屢遭監管處罰。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關曹操出行的累計投訴已經超過6800條,不僅有司機投訴平臺胡亂克扣傭金,還有眾多乘客對路線、服務、價格、安全隱患的質疑。監管層面,作為曹操出行主體公司,杭州優行科技光今年就已經收到了48張行政處罰罰單。另外,自2020年起,杭州優行科技已經被政府約談11次,約談問題包括網約車高速收費不合理、惡性競爭、為無證車輛或無證司機派單等不合規行為。
讓人驚訝的是,就是這樣的曹操出行還被被評為“服務口碑最佳”的共享出行平臺,用戶認可度排名第一,只能說“全靠同行的襯托”。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