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再陷“食安風波”:虧損加劇、上市擱淺……還有哪些新故事可講?快訊
據央廣網報道,近日,消費者王女士在鄭州盒馬國貿店買了帶有外包裝袋的鍋巴,食用中卻發現,其中一塊鍋巴附著有不明黑色異物。
據央廣網報道,近日,消費者王女士在鄭州盒馬國貿店買了帶有外包裝袋的鍋巴,食用中卻發現,其中一塊鍋巴附著有不明黑色異物。
王女士就此聯系購買地的盒馬超市,對方表示,經與食品生產商溝通,異物為炸糊的糯米,可提供賠償方案,但拒絕寫下該結論,并拒絕對產品進行檢測。目前,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市場監督管理所已受理王女士的投訴。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集團在2015年推出的新零售品牌,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創始人CEO侯毅帶領盒馬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成為新零售領域的標桿,2024年3月,盒馬相關人士向媒體確認,侯毅因年滿60歲正式退休。
食安風波
王女士提供的鍋巴外包裝顯示,涉事產品名稱為“糯米鍋巴”,生產商為安徽靈貓食品有限公司,經銷商為上海盒馬物聯網有限公司,生產日期2024年為4月14日。
王女士在食用中發現鍋巴上有黑色異物,擔心食品質量問題,因此向購買地鄭州盒馬國貿店反饋,并希望對產品進行檢測。
盒馬方面與生產商溝通后,提出異物可能是烤糊的糯米,并提出了按商品原價10倍的賠償方案。不過,盒馬和生產商拒絕書面確認異物性質,也拒絕進行產品檢測。王女士表示愿意自費檢測,但發現沒有檢測機構愿意接單,部分機構建議由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檢測。
王女士向12315投訴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市場監督管理所給出的答復是,在生產商拒絕做食品檢驗的情況下,需要消費者自己檢驗,但市場監督管理局無法提供檢測渠道。
部分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后發現問題時應立即固定證據,并與生產者或銷售者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一致,可以請求市場監管部門或消費者協會介入。消費者在遇到疑似問題食品的情況下,可以依法要求退換貨或維修。如果構成欺詐,還可以要求賠償。
售假質疑
實際上,自今年以來,盒馬屢屢被曝光售賣問題貨物。3月初,自媒體博主B太發布視頻稱,自己的粉絲在盒馬X會員店買到了疑似蘭蔻菁純套盒假貨,后經過多方驗證,確認其所購產品為假貨。該博主表示,在和盒馬進行協商后,最終達成退一賠三,且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緊接著,今年4月,據上海廣播電視臺《新聞透視》報道,消費者張女士在盒馬X會員店七寶店購買了兩瓶蘭蔻小黑瓶化妝品,價格比日上免稅店低很多。然而,張女士使用后發現膚感與正品不同,經過兩個鑒定平臺的查驗,結果顯示兩瓶均為假貨。
張小姐向盒馬客服提出“假一賠三”的訴求,但客服僅表示可以退款處理,并未對產品真假問題給出明確答復。記者探訪盒馬七寶線下門店時,發現原本擺放的同款產品已經不見,對于此前售出的化妝品,工作人員也只是表示可以退款。
光明網對此質問稱,這到底是商品的問題,還是盒馬的渠道和品控問題?盒馬,作為在消費者心中有著超前經營理念和運營能力的新零售超市龍頭,曾以其豐富的生鮮水果供應,貨真價實和及時配送,高品質、高標準的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網友卻表示:感覺現在的盒馬已顧不得“初心”,越走越遠、越走越歪了。或許,壓垮自己的那根稻草,不一定是資本或是流量,往往是從信任問題開始的。
在第三方平臺,關于盒馬鮮生的投訴也不在少數。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盒馬鮮生總投訴量9916起,近30日投訴量為330起,涉及產品過期變質、服務態度差、食品異物等。
最新一起投訴顯示,消費者于6月12日在盒馬鮮生南京江北虹悅城店購買墨魚仔一盒,收到后是腥臭的,隨后申請讓盒馬上門取走且退貨退款。由于海鮮腐爛腥臭是食品安全問題,要求盒馬進行賠償,盒馬商家卻拒不賠付。處理48小時候只愿意賠償30元,態度極差。
虧損加劇
盒馬鮮生背靠阿里巴巴集團,可謂含著金湯匙出生。官網顯示,作為阿里新零售的先驅,自2015年誕生開始堅持科技驅動重塑“人、貨、場”,打造了“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等業態,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重塑產業鏈,探索新型的零售企業—消費者互動模式,實現零售行業的全新升級。
經過近10年發展,盒馬鮮生雖然在規模上不斷擴大,但在盈利方面卻捉襟見肘。自成立以來,盒馬已經連虧7年,直到2022年實現全面盈利。但阿里2023財年(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顯示,盒馬通過增強其銷售能力并提高運營效率,致使其虧損同比大幅收窄,這意味盒馬在2023財年仍然處于虧損階段。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4財年Q4(2024年第一季度)及全年業績,聚焦在2024年第一季度,盒馬虧損仍在加劇。這一季度,包含高鑫零售、盒馬、阿里健康、靈犀互娛、銀泰、智能信息、飛豬、釘釘等其他分部收入為514.58億元,同比下降3%,經調整EBITA虧損28.18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8.55億元。
阿里方面解釋稱,營收下降主要系高鑫零售和阿里健康的收入下降,但被盒馬的收入增長所部分抵消;虧損則源于盒馬虧損增加及靈犀互娛盈利水平下降。
自成立以來,盒馬經歷多輪調整,也嘗試了從高端市場定位到低價策略的轉變。盒馬起初瞄準的是消費升級市場和城市中產人群,提供大量鮮食、進口零食等商品,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2019年,盒馬推出付費會員業務,提供特定優惠和服務,如免費蔬菜、全場折扣等。盒馬也對會員制進行了多次調整,包括提高年費和推出不同等級的會員服務。
2023年,盒馬開始推行低價策略,在多個城市推出“移山價”。同年10月,盒馬進一步宣布啟動折扣化變革,下調線下門店5000多款商品的價格。但效果卻不盡人意,據媒體報道,由于線下專享價和會員折扣不疊加,用戶吐槽年費會員成了“冤大頭”,甚至部分商品會員折扣價算下來還沒有線下專享價便宜。
去年5月,阿里巴巴在財報中表示,集團董事會批準啟動執行盒馬的上市流程,預計將在未來6至12個月內完成,但盒馬IPO很快按下“暫停鍵”。2023年11月16日,阿里巴巴在三季度財報中披露,盒馬的上市計劃暫緩,公司正在評估確保成功推進項目實施和提升股東價值所必需的市場狀況和其他因素。
從當下市場環境來看,盒馬在進行折扣化改革時,其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傳統的商超如山姆、永輝、家樂福、沃爾瑪等,還包括了新興的線上即時零售平臺,如小象超市、京東到家、天貓超市、多多買菜、叮咚買菜等。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當下的盒馬,面臨著非常復雜的局勢,這非常考驗掌舵人的戰略定力和執行力,但改革必然會有陣痛,盒馬勝算幾何,只能拉長時間去看變革結果,此時下任何定論都為時尚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