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移動的家”到“配置刺客”理想i8讓用戶寒了心汽車
"理想變了,初心成了選配。" 一位用戶在直播間的彈幕,精準戳中了理想 i8 上市后的輿論痛點。當 32.18 萬的 i8 Pro 版車主發(fā)現(xiàn),三個月前同價的 L8 煥新版還能坐擁冰箱彩電,而自己的車連個小桌板都要多掏 1.5 萬時,這場關于 "配置公平" 的吐槽徹底炸了鍋。
"理想變了,初心成了選配。" 一位用戶在直播間的彈幕,精準戳中了理想 i8 上市后的輿論痛點。當 32.18 萬的 i8 Pro 版車主發(fā)現(xiàn),三個月前同價的 L8 煥新版還能坐擁冰箱彩電,而自己的車連個小桌板都要多掏 1.5 萬時,這場關于 "配置公平" 的吐槽徹底炸了鍋。
理想的刀法突然變得比米其林廚師還精準。曾經(jīng)靠 "冰箱彩電大沙發(fā)" 橫掃中產家庭的差異化武器,如今成了精準收割的鐮刀。i8 Pro 版不僅砍掉了二排吸頂屏、車載冰箱和折疊桌板,選裝這三項 "靈魂配置" 的費用恰好等于 1.5 萬 —— 不多不少,正好夠買個 iPhone 頂配。更諷刺的是,售價相同的 L8 煥新版 Pro 車型至今保持全系標配,這種 "新老劃割" 的操作,讓用戶看清了 "家庭友好" 人設下的生意經(jīng)。
電池艙里的 "抽獎游戲" 更讓人心塞。i8 Pro 版車主注定要在提車時體驗開盲盒的刺激:你的 91 度電池可能來自寧德時代,也可能出自欣旺達。雖然官方強調 "性能相當",但老車主都知道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的低溫表現(xiàn)更可靠 —— 而這種安心感,被理想明碼標價在了 Max 版的 34.98 萬售價里。當 30 萬級新能源車開始玩 "硬件歧視",難怪網(wǎng)友吐槽:"買理想現(xiàn)在還要拼手氣?"
這場信任危機的關鍵,在于理想親手砸碎了自己筑起的護城河。從理想 ONE 到 L 系列,"全系標配" 曾是其對抗 BBA 的殺招,如今卻在純電轉型中自廢武功。當小米汽車喊出 "20 萬給你 50 萬配置",樂道堅持 "入門即滿配" 時,理想?yún)s在反其道而行之。就像網(wǎng)友說的:"別家在拆價格墻,理想在砌配置墻。"
最致命的或許是對中產心理的誤判。家庭用戶買理想,圖的就是 "不糾結" 的踏實感。現(xiàn)在選個車要算電池品牌、加配置費用,活生生把 "無腦沖" 變成了 "精算題"。當 32 萬的車還要為冰箱糾結時,當冰箱彩電從標配變選配,暴露的不只是產品策略失衡,更是對用戶信任的透支。畢竟,被蔚來換電站和小米生態(tài)鏈教育過的消費者,早就學會用腳投票了——畢竟誰家的韭菜,還沒長腿呢?
1.TMT觀察網(wǎng)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wǎng)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wǎng)",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wǎng)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jīng)TMT觀察網(wǎng)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