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火熱,業績冰涼,科大訊飛上半年虧損超4億!快訊
8月22日,AI領頭羊科大訊飛(002230.SZ)2024年上半年業績正式出爐。
8月22日,AI領頭羊科大訊飛(002230.SZ)2024年上半年業績正式出爐。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93.25億元,同比增長18.91%,表現可圈可點,公司上半年毛利37.48億元,亦同比增長19.08%,略高于收入的增速。
公司多項核心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教育產品和服務實現營收28.60億元,同比增長25.14%,開放平臺業務實現營收23.45億元,同比47.92%,上述兩項業務是公司的營收支柱。
然而,科大訊飛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01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0.74億元,上半年實現扣非凈利潤-4.83億元,虧損窟窿繼續擴大。
對于業績的“滑鐵盧”,科大訊飛解釋稱,公司積極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的歷史新機遇,2024年上半年在大模型研發以及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方面,以及大模型產業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超過6.5億元,這一數字與公司去年全年歸母凈利潤相當。
公司CEO劉慶峰曾直言,隨著星火大模型的推廣進入“燎原”階段,市場投入必須相應增加。
上述研發投入也算頗有成效,科大訊飛今年6月份發布了訊飛星火V4.0,是國內唯一基于國產算力訓練、完全自主可控的全民開放大模型,并全面對標GPT-4 Turbo,在國內外中英文12項主流測試集,星火V4.0在8個測試集中排名第一。
目前,科大訊飛已成為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人保、太平洋保險、交通銀行、奇瑞汽車、中國一汽、大眾汽車、海爾集團、美的集團等多家巨頭的大模型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歸母凈利潤的縮水還與資本市場因素相關。2023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紀等金融資產取得投資收益較大,彼時正值轟轟烈烈的“AI牛市”。而今年上半年伴隨著資本市場疲軟,公司的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相對去年同期減少1.4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11.9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繼續惡化。作為AI賽道的明星企業,公司的造血能力尷尬。
8月22日截至發稿,科大訊飛震蕩走低,跌2.41%,報33.18元/股,市值約767億元,自去年年初至今,公司的股價好似“過山車”,又重新回到了原點。
面對跌跌不休的市場,管理層似乎想“護盤”。近日,科大訊飛公告,公司總裁吳曉如、副總裁江濤、副總裁聶小林將利用自籌資金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不低于2000萬元,其中吳曉如增持1000萬元,江濤和聶小林分別增持500萬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