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X會員店被指售賣假蘭蔻,低于專柜價3716元,擬用保密協議封口快訊
天天消費訊,近日,知名打假人B太,發布視頻爆料稱,上海盒馬X會員店公然出售假的蘭蔻套裝。
天天消費訊,近日,知名打假人B太,發布視頻爆料稱,上海盒馬X會員店公然出售假的蘭蔻套裝。
所售蘭蔻三件套低于專柜價3716元
根據B太發布的視頻,他是在近期,也就是2024年3月6日之前,通過收到粉絲投稿,才知曉盒馬出售假蘭蔻的事情。
而根據投稿粉絲提供的購物小票,這一筆假蘭蔻的交易,發生于2023年12月13日。同時根據假貨受害者的自述,在盒馬X會員店買到假蘭蔻三件套后,使用過程中很快就發現味道、觸感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在2023年底,這位受害者就向盒馬反映了這一情況。
受害者稱,盒馬方面對此似乎缺乏重視,始終在以各種理由予以拖延。而這一拖,就拖了3個多月。
根據受害者的自述,在此期間維權群中多位假貨受害者,都在推動檢測、投訴等相關事宜。相信這個過程中,也會有人向媒體尋求幫助。
在B太收到粉絲投稿并介入后,假貨受害者與B太一起前往蘭蔻專柜,向柜員驗證盒馬X會員店購買的蘭蔻三件套是否為真貨。
結果專柜柜員只是看了一眼,連一秒都沒用,從包裝上就認定蘭蔻“沒有生產過”。
視頻彈幕中,也有用戶表示涉事假“蘭蔻三件套”,與淘寶官網和專柜的都感覺不一樣。
隨后兩人又前往某芙蘭的蘭蔻柜臺,同樣得到了柜員一眼看破真假的待遇。而且經過三方價格對比,也明顯能看出問題。
涉假的“蘭蔻三件套”,分別是由150ml爽膚水、60ml乳霜、20ml眼霜組成。而這三件產品在蘭蔻專柜的售價共計為5015元,并有贈品若干;某芙蘭的蘭蔻柜臺中,售價共計為3850元。
但是在盒馬X會員店中,涉事“蘭蔻三件套”的售價,只有1299元。
簽保密協議才給退一賠三
視頻中,在經過確認第三方檢測報告,以及線下柜臺鑒定結果后,確認假貨可能性極高的B太與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共同前往盒馬X會員店與負責人進行溝通。
期間路過曾經的蘭蔻柜臺時,發現涉事產品早已下架,而盒馬負責人也在被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告知情況嚴重性后,協調到下周再溝通。
而到了一周后的溝通現場,另一位負責人接手此事,聲稱此事的主要責任在于盒馬的供應商。同時面對假貨受害者的訴求,提出要求在附帶“保密協議”條款的和解書上簽字,才會對假貨受害者進行退一賠三的賠償。
視頻顯示,《申請協議書》中,商家“同意付給顧客11000元以解決與投訴有關的所有事宜;對產品放棄追溯;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本和解協議內容。”該協議為一式一份,簽署后需要交給商家,消費者手中沒有留檔。
這一要求遭到了受害者的斷然拒絕:“我們是一個群體,現在的結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在消費者的堅持下,商家最終刪除了協議上關于保密內容的部分,雙方簽署了新的和解協議達成和解。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中,該商家的工作人員表示:“能成為我們的供應商,資質是沒有問題的,有可能前期的產品沒有問題,后期產品出現了問題。目前正在調查原因。”
有媒體就此事向盒馬方面進行核實。當被問及“上海寶山盒馬X會員店所售的‘蘭蔻三件套’是否是假貨”時,盒馬公關部工作人員并未對此事進行否認,僅表示:“目前(權威機構的)官方檢測還沒出來,對此事不作回應;后續若有結果會告知。”
而對于視頻中工作人員稱“產品出現問題”是否意味著該商品確實為假貨、給上述消費者的費用究竟是何性質的問題,該公關人員表示:“暫不公開接受采訪或回應”、“無法回復。”
屢次被投訴涉嫌售假
天天消費注意到,上述消費者的遭遇并非個例,黑貓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投訴了類似問題。黑貓平臺數據顯示,30天內有關盒馬的投訴達292條,累計投訴量8780條。投訴涉及貨不對板、商品變質無法食用、售賣過期產品、擅自修改會員權益等問題。其中海外美妝和食品質量問題最多。
有網友投訴稱,在盒馬app上購買一支口紅,商品詳情頁標有100%正品保證假一賠四,收到后經兩次鑒別(不同鑒別師)均顯示為假貨。與商家溝通無客服回復,申請退款被商家拒絕。該網友表示,剛收到口紅就鑒別出是假的,所以絕對沒有使用,現要求必須退款。“真的沒有想到盒馬售假,太令消費者寒心。”
另一網友投訴稱,通過手機盒馬APP購買化妝品海藍之謎品牌經典面霜100ml1瓶,修護精粹水150ml2瓶,共計花費3174元人民幣。收到貨品后,打開包裹查看,發現貨品包裝與自用商品外觀印刷式樣不同,味道不同,顏色不同,懷疑產品是否正品。后通過盒馬APP聯系客服溝通退貨事宜。得知產品不能因主觀原因退貨,后向客服提出查驗產品真偽方式,客服提供使用“掌上海關”app進行查詢,后查詢到我名下有各相關的購買記錄和物流單號,仍無法證明產品為正品,客服仍然無法給出正品貨物證明,說可以通過溯源碼查詢。但客服又無法提供購買產品的溯源碼,因此陷入死循環。
此外,盒馬多個門店被處罰,問題涉及涂改生產日期、食品霉變生蟲、獸藥殘留及重金屬超標等。
2023年12月,因銷售生產日期被涂改食品,西安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空港新城第一分公司被沒收違法所得625.9元,罰款人民幣1萬元。成都盒馬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侯新城分公司因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龍眼”,被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7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2023年5月,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楊浦第四分公司因生產經營霉變生蟲的食品,被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罰款6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1.8元。
2023年4月,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浦東第十四分公司因銷售商品實際量與標注量或者實際量與貿易結算量計量偏差超過規定,被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上海盒馬靜安第二分公司因生產經營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處罰2次,共計罰款1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2393.3元。
2023年4月,北京盒馬十里堡分公司因經營重金屬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梭子蟹,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罰款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590元。因銷售的“冰鮮三文魚魚腩”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要求,位于北京市通州區的華北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華東街分公司,被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罰款5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1140元。
2023年3月,華北盒馬雙清路分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經營的“鮮活叉尾回魚(養殖)”“鮮活草魚”“鮮活松花鯉魚”等產品獸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被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罰款1萬元。
盒馬折扣化改革的陣痛
自2023年7月底盒馬推行“移山價”以來,其后續動作頻頻,包括線下、線上大規模降價、提升配送門檻、收取1元包裝費等。
2023年10月13日,盒馬啟動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價格調整,對約350家盒馬鮮生線下門店的5000余款商品進行永久降價。今年2月,盒馬又在北京、南京、長沙三個城市試點推出雙線降價+提升運費門檻的折扣化變革新舉措。
盒馬此次降價品類擴充了海鮮水產、烘焙等盒馬核心類目,幾乎涵蓋了所有類目。在試點城市的選擇上,盒馬也非常考究。北京是國內消費力最蓬勃旺盛的城市之一,2023年,盒馬在北京新開9家店,而盒馬擴大服務半徑之后,北京被列入“盒區房”的小區多達1200個。
與北京類似,南京是集齊盒馬三大主力業態(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的城市之一;長沙則是國內零售業態最豐富、零售業創新最迅速的城市。作為盒馬折扣化變革的前奏,北京、南京、長沙三個城市也全都加入了與去年8月開始的“移山價”活動。
將運費門檻提升至99元,盒馬從消費者視角算過一筆賬,在此次商品降幅20%左右的情況下,或者保守一些按15%的降幅算,消費者只需要購買40元的商品,就可以省下6元運費,在此基礎上,買得越多越劃算。
近期,有多家媒體報道,盒馬正在進行員工結構調整,部分正式員工轉為三方員工,并通過招聘小時工、兼職等來降低成本。
3月6日,#盒馬被曝清貨關門#相關話題登上熱搜。今年以來,盒馬廣州海珠店、大連中山店等門店陸續閉店。盒馬在官方微博作出回應,稱“各地盒馬撤柜關門”是由于物業合同到期和個別商場不景氣等原因。
相關專家表示,盒馬從阿里分拆后,要獨立存活,“它一直在開店,沒有新的增量資金進來,也未成功上市,加上盒馬未來還有開店計劃,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在目前的情況下,不得不采取降本的策略。”
為了應對轉型的陣痛期,盒馬一方面采取降本措施,另一方面也在尋求新的資金注入。
據報道,盒馬在積極尋求引入新的戰略投資方,接觸了包括上海地方引導基金、泰國正大集團、華潤集團、中糧集團等多個潛在投資方,目前估值約37億美元。而在2022年盒馬,曾考慮以100億美元估值進行融資。
2023年3月,阿里宣布“1+6+N”改革,菜鳥、盒馬啟動上市計劃。在5月發布的2023財年報里,阿里透露董事會已經批準盒馬啟動上市流程,預計于6-12個月內完成。但這一計劃隨后遭到擱置。阿里在11月披露的三季度財報中透露,盒馬的上市計劃暫緩。
涉嫌售假、屢次被罰暴露出盒馬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盒馬尋求發展的同時,切勿忽視消費者權益,一旦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必將對企業的聲譽和長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