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車市觀察:新能源轉型失敗,smart面臨危機?快訊
根據最新的銷量數據顯示,在11月份smart整體銷量僅為3889輛,甚至不及當前熱門車型單月銷量的零頭。
如今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爆,尤其是新能源小車市場更是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以剛剛過去的11月份為例,銷量超過1萬輛的近20款新能源轎車中,其中小型和微型車就達到8款,其中比亞迪海鷗和五菱宏光MINIEV的銷量更是達到了5.61萬輛和3.48萬輛,位居銷量排名的前列。
不過火爆是別人的,跟已經轉型新能源的smart似乎并沒有多大關系。
要知道,作為精品小車的“代名詞”,在燃油車時代smart擁有了不少鐵粉,但是如今換道新能源市場,smart已經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根據最新的銷量數據顯示,在11月份smart整體銷量僅為3889輛,甚至不及當前熱門車型單月銷量的零頭。而要知道smart旗下已經布局了三款車型,其中在10月份更是推出了全新的smart精靈#5,但是依然對銷量提升沒有多大的帶動作用,在11月其銷量僅為300輛。
而smart的“掉隊”,跟當前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潰敗有類似的問題。首先在價格方面,smart依然堅持高端品牌的定位,在售價方面明顯要比同級的車型高出不少,要知道smart精靈#1和smart精靈#3與極氪X屬于同平臺打造,但是即便是如今的價格進行了下調,smart精靈#1和smart精靈#3的價格依然偏高。
而再看與smart精靈#1尺寸相差不大的吉利星愿,其上市65天交付已經突破4萬輛,已經接近了smart去年在國內全年的銷量。而吉利星愿的價格僅為6.98萬元起,與smart精靈#1差了近10萬元。不過在產品競爭力方面,smart精靈#1無論是在續航還是在智能化的表現方面,都沒有太明顯的差距。而作為一款代步車型,消費者顯然更愿意買一輛更實惠的國產品牌車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smart既然無法在小車市場實現突破,那么索性把車開始往大了做。在10月份推出的smart精靈#5就是一款純電中型SUV,其不僅在空間上相比同級的極氪7X擁有一定的優勢,并且更強化了輕度越野的性能。當然價格也進一步提升,起步價就達到了22.99萬元,最高價甚至達到了36.8萬元。
但是這種產品布局,顯然已經讓smart徹底背離了自身此前的品牌調性。而造一臺主打戶外性能的大車,顯然不是smart的強項,如今來看smart精靈#5同樣不被消費者看好,月銷量僅僅維持在三位數,這多少有些讓smart得不償失。
而smart在小型車市場依然無法實現突破的情況下,在中型SUV市場的布局也再度讓其陷入被動中,這讓在今年年初剛剛走馬上任的smart品牌全球公司副CMO及中國營銷公司CEO易寒已經有些束手無策。
要知道,在今年年初,smart定下了“保5萬輛、爭6萬輛”的銷售目標,但截至前11月,其累計銷量依然不足3萬輛,已經大概率無法完成最低的銷量目標。隨著年底哪吒停產、極越暴雷,已經開始影響整體新能源市場的生存環境。尤其是對于銷量持續低迷的新能源品牌來說,未來能夠打動消費者的難度勢必將進一步增加。而即便是smart背靠奔馳和吉利兩大“靠山”,但也已經不是萬全之策,極越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而即將進入的2025年,勢必將是競爭更為殘酷的一年,smart在產品優勢不明顯,品牌力持續下滑的情況下,能否撐過去已經是個未知數。而接下來,smart能否在產品和營銷上拿出更亮眼的策略,同樣考驗易寒的營銷能力。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