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世界的“牛皮癬”,如何堵住短信退訂玩套路的漏洞?通信
一天不堵住規則漏洞,監管不長牙齒,不能給商家一點顏色看看,僅憑輿論呼吁不解決根本問題。由此而言,面對垃圾短信退訂的“坑”,監管部門該出手了,否則,不僅沒有順應輿論呼聲,而且還是失職瀆職。
一天不堵住規則漏洞,監管不長牙齒,不能給商家一點顏色看看,僅憑輿論呼吁不解決根本問題。由此而言,面對垃圾短信退訂的“坑”,監管部門該出手了,否則,不僅沒有順應輿論呼聲,而且還是失職瀆職。
“退訂回T”,看到推銷短信后,成都市民阿琳(化名)回復了一個“T”,希望不再收到這樣的短信。然而,連續回復多個T后,垃圾短信不僅沒有被“退訂”,發送的頻率反而更高了。回復“T”到底能否取消推銷短信的接收?成都商報記者以商家名義暗訪短信代發平臺,得到的答復是:退訂回“T”,只是一個形式,“就算用戶回幾百遍‘T’,也沒用。”(4月15日《成都商報》)
短信退訂成了互聯網世界的“牛皮癬”,最直接的原因是商家不誠信。說好的“回T”就可以退訂,而實際上反而通過大數據把此類用戶歸為“活躍”對象,成為商家實施短信轟炸的對象,這是商家以不誠信行為消費用戶的誠實,商家食言而肥,用戶則飽受短信騷擾,情緒受到影響,屬于典型的損人利己行為。因此,要清除互聯網世界的“牛皮癬”,首先需要商家回到誠信經營的商道上來,否則,短信“牛皮癬”不會自動消失。
廣告
垃圾短信成了“牛皮癬”,用戶難以退訂,關鍵在設計程序有缺陷,沒有實現“回復T”則停止推送的目的,反而像觸發了“機關”一樣,成為重點關注的對象。修改設計程序,真正做到“回復T”就停止推送,用戶不會受到類似的騷擾。那么,誰來修改短信推送程序呢?毫無疑問,誰受益誰負責,其中包括短信廣告主、短信平臺、電信運營商等,凡受益者一個都不能輕易推卸責任,唯有讓受益者集體擔責,否則,誰沒有盡到責任誰就受罰,才能徹底堵住程序漏洞。
短信難退訂成了“牛皮癬”,根源在于法律法規缺失,沒有剛性制度約束。短信廣告主、短信平臺、電信運營商等是無利不起早,當約束垃圾短信的規則缺失,資本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鉆空子,從中獲得額外的利益。而當軟件開發商定制一款流氓程序就可以更瘋狂地向用戶推送垃圾短信,并從中獲利而毫發無損,這種“經驗”就會被普遍應用。所以,一天不堵住規則漏洞,監管不長牙齒,不能給商家一點顏色看看,僅憑輿論呼吁不解決根本問題。由此而言,面對垃圾短信退訂的“坑”,監管部門該出手了,否則,不僅沒有順應輿論呼聲,而且還是失職瀆職。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