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看好阿里,馬云家族不該增持嗎?馬云還留有絕招快訊
還是那句話,不要看一個人怎么說,而是要看他怎么做。
文 春公子
還是那句話,不要看一個人怎么說,而是要看他怎么做。
近日,馬云家族信托此番減持,導致阿里股價大幅下挫,港股跌幅達10%。 據悉,近幾年,阿里已不在財報中披露馬云的持股數據,從截至2020年7月2日的數據來看,當時馬云持股已降至4.8%,低于5%。
馬云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雖然早已從阿里一線退下來,但馬云的烙印深深印在了阿里這家公司上。
針對馬云家族信托減持計劃,馬云辦公室律師明確回應,這次披露的出售計劃是一個遠期規劃。馬云堅定看好阿里,當前股價遠低于阿里實際價值,仍會堅定持有阿里股票。
那么今天的問題來了,阿里市值目前僅2000多億美元,相比往年超8000億美元的高點,如果說馬云真的看好阿里的未來,為什么會減持2000億美元市值的阿里呢?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如果說是堅定不移的看好阿里,這時候不但不該減持阿里,相反還要大手筆增持阿里股票。
馬云真的還看好阿里嗎?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馬云向公眾重申了自己的信念——永不退休,自稱"不退場"。這位中國商業巨頭表示,他將繼續在商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阿里巴巴的發展和全球化的進程。
馬云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貢獻不僅改變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格局,也深刻影響了全球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馬云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他不僅在電子商務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還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之一,其研發的大數據平臺也為中國眾多企業提供了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更為重要的是,馬云的貢獻并不僅僅局限于商業領域,他的思想和理念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倡導的創新、創業精神,鼓勵了無數年輕人去追求夢想,去創造未來。他的領導力和影響力,也為中國企業家樹立了榜樣。
馬云還留有絕招嗎?
春公子之前就說過,阿里巴巴之所以能一躍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里的龍頭公司,是因為阿里掌控了互聯網領域里的三大法器。
阿里目前手里有3張牌,一是電商,二是云計算,三為移動支付。
阿里系電商不僅改變了國人的購物方式,也重塑了中國商業格局。
云計算也是阿里手里的一張王牌。云計算是一種通過互聯網提供計算資源和數據存儲的服務模式,它可以幫助企業降低IT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對于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子商務公司來說,云計算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阿里云的成功,不僅提升了阿里巴巴的競爭力,也推動了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發展。
阿里云的出現,使得更多的企業有了使用高質量云計算服務的能力,從而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移動支付為阿里系產品支撐了更多的商業場景。支付寶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在線購物,還是線下消費,甚至是公共服務,都可以通過支付寶來完成。支付寶的普及,也推動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使中國成為了全球移動支付的領導者。
看到這里或許有網友們會問了,既然你把阿里巴巴說的這么強勢,那為何阿里巴巴的市值能從8000多億美元跌到2000多億美元嗎?難不成資本市場是傻子?
資本市場從來都是比你我都聰明
阿里系電商和云計算以及支付寶,確實是阿里這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但資本市場推崇的是“稀缺性”!
在資本市場中,稀缺性是指資源由于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的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往往帶來了投資機會,因為相對于社會對物品和服務的無限需求,可用的經濟資源是有限的。當某種資源或資產在市場上變得稀缺時,其價格往往會上漲,這是為了平衡供需關系。
稀缺性公司能獲得高估值的原因在于它們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這些公司通常擁有某種特殊的資源或技術,使得它們在市場中具備了獨特的地位和優勢。由于這些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它們的估值往往也會更高。
熟悉互聯網行業的朋友們都知道,阿里系電商和云計算以及支付寶這幾個領域,在國內都可以找到替代性。
所以春公子始終認為,資本市場在對阿里這家公司的估值上并沒有錯。因為阿里這家公司的不確定性要大于確定性。這幾年阿里發展衰落,那是肉眼可見的。
難道馬云還留有絕招嗎?
馬云確實是中國商業近五十年不世出的商業天才,但馬云畢竟也是人,他不是神。
在探討一個人的成功時,我們往往會忽視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時代的成就。時代是一個宏大的背景,它為我們提供了無數的機會,也設定了無數的限制。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時代的成就,這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
黃光裕剛出獄的時候,市場對他很期待,可如今國美依然難掩頹勢。是黃光裕不夠聰明還是不夠努力,當然不是,要知道黃光裕曾三次問鼎中國首富寶座。
而黃光裕之所以不能挽救國美這個攤子,是因為屬于國美的商業時代已經遠去了。
簡單說來,電商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使得國美在線上市場的份額受到擠壓。其次,線下實體店的經營成本持續上升,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租金和人工成本都非常高。此外,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習慣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線購物,而不是前往實體店。
黃光裕所面臨的難題,其實也是馬云和阿里集團所面臨的難題。阿里系電商雖然還是國內最賺錢的電商,可隨著京東、拼多多以及一眾短視頻電商平臺的崛起,阿里系電商的壓力很大。
像什么云計算和移動支付領域,阿里同樣面臨一眾競爭對手。且這幾年阿里集團并沒有擴大在多條戰線上的攻勢,相反阿里更多是處于守勢。
所以大家發現問題所在了嗎,這幾年阿里提及最多的就是“AI”!在今年10月末舉行的云棲大會上,蔡崇信表示,目前全國80%的科技企業和超過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阿里云未來的目標,是要“打造一朵AI時代最開放的云”,AI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型生產力,并對算力提出更高要求。從底層算力到AI平臺再到模型服務,阿里巴巴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阿里云進行全面的技術升級和創新。
AI真的能成為阿里的救命稻草嗎?
馬云不退場,那是否意味著阿里想抓住AI這個時代機會,再次迎來騰飛呢?
AI這個行業很吃數據,從數據資產管理角度看,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包括云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等板塊。這些業務的發展為AI算法和數據建模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有助于提升AI深度學習的效率。同時,阿里巴巴也保持了對云智能集團的長期堅決投入。
但春公子認為阿里并不會在AI這一領域能取得重大成功。阿里不僅講數據,也講算法與算力。
阿里巴巴在算法方面的研發能力相對較弱。盡管阿里巴巴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領域進行了一些嘗試,但尚未研發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算法。
在人工智能算法這一領域,目前國內的百度和字節跳動屬于第一梯隊。在全球范圍內,許多科技公司都在積極布局AI領域。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競爭對手眾多,包括一些實力強大的科技巨頭和初創公司,其競爭優勢并不明顯。
所以綜合以上簡短分析來看,阿里是把AI當作了自己的時代機會。但阿里能不能在AI領域復制在互聯網領域里的成功,目前看不出這樣的趨勢!
結論:所以春公子還是那個觀點,不要看一個人說什么,而是要看一個人做什么。
阿里中小股東們需要回憶的是。前幾年馬云套現阿里股票的時候,那時阿里股票還處于高位。現在2000億美元的阿里,馬云家族如果真的長期看好阿里,不是應該增持嗎,怎么又在減持?
更為重要的是,此前阿里最大的股東日本軟銀公司,也大手筆拋售了阿里不少股份。不知道諸位怎么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