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投入千億,極越汽車卻陷銷量泥潭,出路何在?快訊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這片紅海中,極越汽車猶如一葉孤舟,面對驚濤駭浪,顯得格外無力。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這片紅海中,極越汽車猶如一葉孤舟,面對驚濤駭浪,顯得格外無力。近日,極越汽車CEO夏一平在公眾面前數度落淚,坦誠了企業銷量慘淡的現狀——2024年前8個月,銷量未破六千輛,這與市場上月銷數萬輛的競爭對手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份苦澀,不僅是銷量數字的冰冷反映,更是極越汽車困境的真實寫照。
極越汽車自誕生起,便背靠著百度與吉利兩大巨頭。百度在AI和自動駕駛領域的多年耕耘,累計投入超1500億元,為極越汽車提供了技術支持。然而,這種“先天優勢”并未能有效轉化為市場銷量。極越汽車寄予厚望的“純視覺+端到端大模型”智駕方案,雖然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但在消費者眼中,這份“黑科技”并未形成足夠的吸引力,銷量難有起色。
為打破銷售僵局,極越汽車開始了一系列大膽嘗試。夏一平親自下場直播,效仿雷軍打造個人IP,企圖通過流量帶動銷量。然而,流量雖然來了,銷量卻未能跟上。2024年前半年,極越汽車的月銷量徘徊在幾百輛至千余輛之間,遠不及主流品牌的萬輛級水平。即便在夏一平等高管的賣力推廣下,消費者似乎依舊對這個新品牌保持著謹慎態度。
更讓極越汽車雪上加霜的是,內部管理也頻頻曝出問題。公關負責人“炮轟”小米的言論,不僅未能給品牌帶來正面效應,反而引發了廣泛的負面關注。這種不顧行業規矩、盲目博眼球的行為,進一步損害了極越汽車的品牌形象。而在此之前,極越汽車就曾多次因員工違反規定而陷入輿論風波,內部管理松散、執行力不足的問題凸顯無遺。
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是紅海一片,各大品牌都在不遺余力地搶占市場份額。極越汽車作為后來者,要想在這片市場中立足,需要面對的不僅是技術的挑戰,還有品牌的競爭、渠道的拓展等多方面的考驗。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極越汽車在這些方面均未展現出足夠的競爭力。尤其是在股東方對市場營銷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極越汽車的未來發展更加令人擔憂。
極越汽車的高端智能夢,似乎正在被現實的困境所吞噬。在銷量慘淡、營銷困境、品牌危機和激烈競爭的多重壓力下,極越汽車能否找到破局之道?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但就目前而言,極越汽車所面臨的挑戰和困境無疑是巨大的,而其未來的發展之路也注定充滿坎坷。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