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智慧云控”停服惹爭議,車主控訴遠程車管家功能缺失快訊
近期,長安汽車逸動PLUS023款尊貴版車型原配“智慧云控”APP停服,轉向新APP后失去遠程控車功能,引發車主集體不滿和投訴,被指侵犯消費者權益,車主呼吁恢復服務。
未來網北京7月15日電(實習生 李佳琪 記者 王軍偉)當前,汽車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各大汽車廠商紛紛通過降價、增配等方式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消費者,以爭奪市場份額。然而有廠家卻反其道而行,停用了遠程控制功能,此舉引發爭議。近期,長安汽車逸動PLUS023款尊貴版車型原配“智慧云控”APP停服,轉向新APP后失去遠程控車功能,引發車主集體不滿和投訴,被指侵犯消費者權益,車主呼吁恢復服務。
停用遠程控制功能引發爭議
湖南省醴陵市的車主小劉(化名)稱他于2023年11月底花費8.8萬元,購買了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生產的長安逸動PLUS2023款尊貴版車型。購車時,在4S店工作人員的介紹以及車輛駕駛指南中,均明確該車有“遠程車管家”的功能,可以通過手機來實現遠程解閉鎖、開閉空調、開閉車窗(天窗)、遠程查詢車輛等功能。購車后小劉經4S店工作人員引導,填寫并注冊了長安汽車專門為乘用車用戶推出的一款手機車控軟件“智慧云控”的手機APP,以使用此功能。
2023款逸動plus駕駛指南“遠程車管家”功能介紹/消費者供圖
購車后,“遠程車管家”均可正常使用。但是,今年6月19日,小劉收到了來自長安汽車官方發布的關于“智慧云控”APP停止運營的公告,稱因為業務調整,智慧云控APP將于6月30日停止服務,要求車主下載旗下“引力域”APP使用。隨即,小劉按照公告下載引力域APP,但使用過程中,他發現該APP不僅占用儲存空間大、廣告多,最主要的是該APP無法使用“遠程車管家”功能,原本的“遠程開關車鎖”“遠程開閉車窗”“遠程開啟發動機”等可以實現手機控制車輛的功能現均在“引力域”App中找不到入口。
“引力域”與“智能云控”對比缺少了“遠程車管家”功能/消費者供圖
小劉在發現這一問題后,向長安汽車客服進行反饋,客服稱已下載智慧云控APP的用戶暫時不停止服務,但此APP不再進行更新維護,建議前往應用市場下載“引力域”APP。小劉注意到,對此情況長安汽車官方隨后通過“智慧云控”APP發布了新公告。
小劉認為,長安汽車官方在未征求用戶同意的情況下,隨意下架舊款APP中止服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削減“遠程車管家”停用車輛相應功能,此行為已侵犯了車主權益。
他向長安汽車4S店售后咨詢,售后回復稱廠家出于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的風險考慮,長安逸動PLUS2023款尊貴版車型在出廠時即無法支持遠程控制功能。小劉對此回復無法接受。他希望長安汽車官方能夠盡快解決這一問題,以恢復消費者的信任。
長安汽車4S店售后回復/消費者供圖
記者在某汽車投訴平臺搜索“長安逸動遠程控制”問題,顯示相關投訴超過100條。小劉向記者介紹,目前在相關維權群中,有著類似遭遇的用戶達數十人。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一些長安逸動車主也發起了針對該事件的集體投訴,希望長安汽車就該情況給出解決方案。
用戶投訴長安逸動遠程控制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投訴平臺截圖
就相關情況以及車主投訴問題,未來網記者聯系了長安汽車方面,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會盡快核實車主相關情況,并及時給出回復,截至發稿前長安汽車未就相關問題做出回應。
律師:單方停用相應功能涉嫌侵權
四川鑫中云律師事務所劉杰律師向未來網記者介紹,若4S店工作人員在銷售時以及產品介紹中有相關的功能介紹,且用戶在前期也確有使用記錄,那么長安汽車在未充分告知并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變更服務內容,導致消費者無法使用原本承諾的功能,可能構成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
劉杰表示,根據車主陳述,購車時長安汽車或其經銷商明確承諾了車輛具備“遠程車管家”功能,并可通過“智慧云控”APP實現。長安汽車單方面停止“智慧云控”服務并替換為功能受限的“引力域”APP,且未能在新APP中提供同等功能,涉嫌違反與消費者之間的合同約定。
他進一步表示,如果長安汽車在銷售過程中夸大或虛假宣傳了“遠程車管家”的功能,導致消費者基于錯誤認識購買車輛,則構成虛假宣傳,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長安汽車在未充分告知并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變更服務內容,導致消費者無法使用原本承諾的功能,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劉杰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該行為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還可能構成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此外,涉嫌違反《合同法》與消費者之間的購車合同,未按照約定提供服務,還可能涉嫌違反《廣告法》等關于廣告宣傳的相關規定。
他建議消費者保留購車合同、車輛駕駛指南、銷售人員承諾的錄音或文字記錄、APP使用記錄及停止服務的公告等關鍵證據。通過官方客服、4S店售后等渠道,繼續與長安汽車保持溝通,明確表達訴求并要求解決方案。此外,可以將問題反映至當地消費者協會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尋求協助調解或立案調查。若溝通無果,消費者可考慮聯合其他受影響的車主,通過集體訴訟或個別訴訟的方式,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長安汽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恢復服務、賠償損失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