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只是一個騙局嗎?區塊鏈
有人說,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只是一個“騙局”,因為將區塊鏈發展帶到一個新高度的交易所們,大部分都是中心化交易所,這有違區塊鏈本身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宗旨。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根據行情數據顯示,比特幣9年漲了100萬倍!受益于比特幣的瘋漲,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比特幣的投資,關注到背后的區塊鏈技術,也因此誕生了許多區塊鏈概念的交易所項目。
區塊鏈的核心是通過分布式記賬,通過去中心化來解決信任問題,但目前市場上的絕大部分交易所都是中心化的。
有人說,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只是一個“騙局”,因為將區塊鏈發展帶到一個新高度的交易所們,大部分都是中心化交易所,這有違區塊鏈本身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宗旨。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中心化交易所有哪些優勢?
中心化的交易所技術門檻低、支持法幣兌換、平臺中心掌控用戶的資金和交易,實現快速成交撮合,良好的體驗容易得到用戶的認可。
另一個是用戶習慣,用戶會偏向于熟悉的金融操作,比如炒股的朋友已經習慣了在較簡便的、大家都在用的的中心化交易系統里交易,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一般懶于去多花功夫更換不熟悉的交易平臺。
中心化交易所有哪些潛在風險?
黑客攻擊
2014年2月,MT.Gox宣布停止交易并隨后申請破產,其倒閉的直接原因是平臺受到黑客攻擊,共計失竊74.4萬枚比特幣。
今年1月,日本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之一Coincheck遭到黑客攻擊,總計丟失500,003,200個NEM幣,折5.23億美元。
去年12月,全球最大數字貨幣挖礦平臺NiceHash表示,支付系統遭到入侵,用戶Nice Hash比特幣錢包里的貨幣被盜,據評論稱,這樣的失竊影響價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比特幣。
……
監管政策
2017年8月11日,全球最大的比特幣對美元交易平臺Bitfinex宣布因為相關監管合規問題,不再支持美國居民的購買特定的代幣,將逐步停止提供給美國客戶的服務。
2017年9月4日,中國七部委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所有中國的區塊鏈資產交易平臺關閉了人民幣充值的通道,中國眾多交易所關閉的關閉,“出海”的“出海”。
當然了,有監管是好事情,能一定程度上保障資金安全。但如果沒有監管,就應該堵住任何可能出現的風險,盡最大努力保障投資者的權益不受損害!
道德問題
在中心化交易所,用戶的所有交易委托都是需要先提交到交易所系統,由交易所進行交易撮合。
一個交易委托就是一個買賣意愿,如果中心化交易所以完全公正不作惡的方式來撮合用戶的買賣意愿,這個當然就不存在問題,這也是基于對交易所的信任基礎之上,但被曝光的平臺機器人買賣單,讓人看到了各種問題。
由于這些撮合是在中心化交易系統中內部產生的,對外界是不透明的,即使被吃差價了也可能渾然不知,這讓中心化交易所操作有了可能。
假設中心化交易平臺本身有道德風險,那它完全可以將用戶的數字資產進行轉移而據為己有,而這風險卻只能由用戶來承擔。
就像上面提到的MT.Gox交易平臺倒閉的事件(“門頭溝事件”),到底是真的被黑客攻擊了導致比特幣的丟失,還是交易所本身監守自盜挪移用戶資產,沒有人給出確切的答案,但唯一肯定的就是用戶的比特幣已經永遠無法找回了,而這個損失都是用戶自己來承擔。
由于中心化交易所最近混戰的亂象,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優勢也不斷展現出來:
1.防止人為操控的信任危機:依賴于智能合約,把資產托管、撮合交易、資產清算放在區塊鏈上,不存在人為運營的價格調整。
2.黑客攻擊難度提升:不能靠集中攻擊交易所來獲取巨額利潤,只能攻擊分散獨立的個人賬戶,難度上升的同時,利潤獲取量下降。
當然,去中心化交易所還存在用戶體驗差,交易成本高,流動性差等缺點。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去中心化交易所才能真正對現有的中心化交易所們形成有效沖擊。
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大勢所趨,但是技術上的難題還需要一步步攻克,希望去信任、去中心化的交易網絡能盡快到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