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的羅胖,要靠papi醬東山再起?金融
?一個是受“高端受眾”追捧的文化大拿,一個是拍短視頻搞怪的吐槽帝。這本該是一起覬覦著自媒體變現這塊大餅的對手,可戰役還沒打響,合作便開始了。
一個是受“高端受眾”追捧的文化大拿,一個是拍短視頻搞怪的吐槽帝。這本該是一起覬覦著自媒體變現這塊大餅的對手,可戰役還沒打響,合作便開始了。
玩轉著粉絲經濟的羅胖,嗅到了來自年輕人的挑戰。
羅胖:“我花了3年多,粉絲到600萬,papi醬花了4個月粉絲1000w,我每天甩腦漿,講哲理故事。你每天網上刨幾個段子的掰幾句。我們團隊上百人,一年收入2億多,現在估值13億。你一個人,還啥也沒開始賣,估值3個億。你叫叔叔怎么能好好睡得著?”
打架勞民傷財,議和才是明智之舉。
一、羅輯思維——自媒體變現的“標桿”
說到自媒體變現,就不得不把“羅輯思維”拎出來,仔細梳理。
羅輯思維的背后是一個優秀的團隊,進行內容的專業化生產,即PGC模式。羅輯思維由羅振宇和申音共同創辦,后雙方決裂,現由羅振宇負責運營,是國內影響力較大的互聯網知識社群,包括微信公眾訂閱號、知識類脫口秀視頻及音頻產品等。
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已播出三季,播放量超過2.9億人次。其微信訂閱號用戶突破530萬人。2015年10月,羅輯思維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人民幣。
羅輯思維擁有巨大的用戶群,其盈利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1、賣書。
不可否認地是,羅胖具有很深的知識儲備,以及非常杰出的營銷能力。羅輯思維每期節目,必推圖書,即使是冷門的圖書,在羅胖的推薦下,都會銷量大漲。羅胖之于圖書,猶如星探之于普通人。
他擁有將一本冷門的書推上熱銷排行榜的能力。而且,羅輯思維賣的圖書,售價都會高于市場價幾倍。龐大的粉絲基數,再加上羅胖以專業知識,為讀者提供專業選書的垂直化服務,勢必會帶來巨大的利潤。
2.會員制度。
邏輯思維的會員,分為普通會員與鐵桿會員兩種。普通會員一年的會費200,鐵桿會員1200。比較特別的是,羅輯思維不會告訴你會員群的入口,而是要新會員去“連接”,即自己找到已加入會員群的用戶,請他們邀請入群。
羅輯思維將會員群做成了一種文化與品牌,不少人以加入這個群體為榮,但也有網友表示,會員身份并未給自己帶來實際的成長,而是一種正在提升的錯覺。
其用戶質量,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端。
3.互聯網電商。
2014年的中秋節,羅輯思維推出了以“測試真愛,散盡節操,白拿月餅”為旗號的真愛月餅,在微商城上做起了月餅銷售。
除此之外,羅輯思維還賣過跳蛋等產品,銷量皆不菲。
4.演講。
2015年末,羅輯思維推出了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2015》,2天預計入賬4500萬。
除了以上主要盈利模式以外,一些軟廣,硬廣,也是羅輯思維的收入來源之一。
二、二者合作是不是意味著,羅胖要復制粘貼了?
邏輯思維的商業模式,papi醬學不來。
papi醬的短視頻都是獨立生產,她是否會從UGC轉向PGC模式?
1. 內容質量問題。
Papi醬的內容生產模式,更像是一種工匠式的小作坊生產,每一個短視頻都像珠寶一樣,經過精雕細琢,純手工打造。
Papi醬在短視頻中,幾乎每說一句話,都會換一套衣服,其表情豐富程度堪比表情包。鏡頭切換的頻度和節奏,也把握的恰到好處,與其中戲出身的專業功底是分不開的。每個視頻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從對白的構思,寫作,到視頻的分鏡頭腳本,拍攝,后期剪輯,沒有幾十個小時是出不來的。
Papi醬走紅以后,微信訂閱號以及秒拍中,出現了不少模仿其風格的短視頻。但卻怎么看怎么別扭,似乎少了點什么。Papi醬可謂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而PGC模式,則更像是一種現代工業的流水線作業與生產。
當一個屬于手工的產品,走向了流水線,它原先的那種韻味,還會留存么?
2. 更新頻率。
Papi醬短視頻的更新頻率,一般為一周一集。當走向PGC后,這種更新周期顯然有點偏長。但內容的制作,更多地是基于Papi醬,她已經成為了一個品牌。加快更新頻率,是否會影響到內容制作呢?
這就像是一個銀器大師,打造一個手鐲,即使給他配備一堆工匠,他人手工制作的鐲子,還有大師的工藝么?
而在營銷,推廣方面,Papi醬這個名字,就足以解決一切問題。
3. 內容創新。
一道菜再美味,天天吃也會厭煩?!度f萬沒想到》系列網劇,曾經大受歡迎,積累了不少粉絲。
但其后推出的第二季,第三季,受歡迎度已經有下降。其內容方面,受眾反應也不如第一部。Papi醬的短視頻,目前大受歡迎,但當受眾習慣了這一模式以后,還會繼續喜歡下去么?
內容方面的不斷創新是很重要的。 Papi醬很多視頻的思想,其實并不新奇,但她的表達方式,卻點燃了這一思想,為其火爆埋下了伏筆。
例如,《Papi醬的嚴肅視頻—你在生活中一定也聽到過這些話》,吐槽了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性別歧視的話語,但視頻的思想,實際上就是女權主義,早在上世紀,就由女權主義代表人之一,西蒙娜.波伏娃提出。
三.成功的商業模式是不可復制的。
羅輯思維的內容偏向于知識性,Papi醬卻是娛樂搞笑風。一個略嚴肅,一個偏輕松。這也決定了在內容的生產方面,羅輯思維比Papi醬更適合PGC。
而且,羅輯思維不僅是一檔節目,更是一個文化標簽,它的用戶群有相當高的粘性和忠誠度。而Papi醬能為用戶提供的,更多是一種娛樂價值。所以,Papi醬加盟電商,是一條可行的道路,但會員制度,可行性卻不是很高,畢竟,幽默不通過群傳播。
新玩法,才剛剛開始。
經過一個雙休日的醞釀,互聯網“周一見”的優良傳統也被羅胖完美繼承。21日早間邏輯思維放出消息要與papi醬合作拍賣廣告。
二者合作的第一個“大招”,究其靈感,竟然是來自央視。(1995年央視誕生了第一個廣告標王。)
將傳統媒體的變現方式,搬到互聯網上,會不會“水土不服”暫且不論,只是佩服羅胖的“嫁接”功力。
合作才剛剛開始,好戲永遠在后頭。期待羅胖領銜papi醬為我們上演一出自媒體變現年度大戲。
作者:小艾 | 來源:iDoNews專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