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困境與掙扎:從知識社區到商業焦慮快訊
知乎作為一個曾經稱霸知識領域的“獨角獸”,如今卻在商業焦慮中苦苦掙扎。
【大力財經】知乎作為一個曾經稱霸知識領域的“獨角獸”,如今卻在商業焦慮中苦苦掙扎。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知乎的存在感正愈發薄弱,用戶對其的關注度也在逐漸降低。那么,知乎到底怎么了?
從 2023 年開始,知乎連續兩屆發現大會分別發布了“知海圖 AI”大模型和社區原生 AI 功能“發現·AI 搜索”,完成了從模型開發到開放產品應用的兩步進展。此次“知乎直答”的發布,實際更多是屬于知乎在 AI 搜索功能上的正式產品化。目前來看,這個產品化落到用戶端就是擁有了獨立域名和服務入口。
知乎作為內容社區本身,以搜索入局 AI 賽道理論上是順理成章的。2024 年可以說是 AI 搜索的爆發元年,AI 搜索最大的能力就是幫助用戶整合不同領域的信息,提供全面、深入的搜索結果。簡而言之,就是用戶搜索某個問題后,不再需要在海量的信息源里一個一個點擊查閱,再整合出有用的信息,AI 搜索就幫你做到歸納總結。但 AI 的決策總歸不像論文一樣能保證準確度,在內容可信度上,AI 搜索延伸出的最大能力就是內容來源和溯源。
“打敗康師傅的不是今麥郎,而是美團”問題背后,核心是用戶對于搜索內容(消費)和體驗感的需求。葉軍認為,小紅書知識密度特別高,會讓人感覺搜出來的東西很有用。因為小紅書本身創造和提供的就是一個日常生活消費的場景,用戶在金魚池里釣金魚,肯定比在普通魚塘釣金魚來得更快。此時知乎做 AI 搜索,或許這會是一份在紅海市場里找藍海產品的高分答卷。
畢竟 AI 搜索至今還停留在“多強”階段,雖然知乎失去了先發優勢,但一度作為高質量的知識社區,知乎的回答至今還被 new Bing 偏愛。知乎在生態優勢上無疑就有了自己的護城河,至少目前在生成式大模型領域,還沒見過搜索庫里包含知乎的。
首先在知乎直答里搜索了一個收藏了好幾年的問題:如果氧氣是一種慢性病毒?知乎直答首先會從提問匹配過去的知乎話題,并顯示在參考來源上。接下來會根據這些來源整合成 AI 回答。但很可惜,這個回答是一個沒有任何“知乎味”的“百度式”回答。知乎早期那種思辨性的話題在 AI 答案下變得毫無特色,甚至和目前普遍的 AI 搜索差不多。
甚至從原話題下看到的一些悖論思考,包括“正常呼吸產生的氧自由基對有機體的殺傷效應是確鑿事實”、“當限制熱量能提升小鼠壽命,那食物是不是慢性毒品”等等五花八門的論題,在 AI 答案下似乎與其毫無關系。在知乎直答的參考內容里,還有來自百度知道的答案,而在眾多問答平臺里,百度知道因答題質量的參差和信息監管,在大部分用戶心里早就失去了信服度。
而目前大部分 AI 搜索都少有用百度知道作為內容來源,KIMI 的檢索技術更偏向于一些本身就有質量保證的內容平臺,秘塔更是可以只在期刊論文中搜索文檔。那這就回到一個最直接的問題,用戶為什么要選擇知乎 AI?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內容溯源功能只應用在“知乎直答”,知乎 APP 中的知海圖 AI 并沒有溯源功能。
回到知乎本身,目前的 AI 搜索最多只能算沒有差異化,真正擺在知乎 AI 面前最大的問題是——知乎做不做 AI 似乎本身就不被在意。而已經在 AI 領域探索了一年的知乎“被隱身”的根本原因,是作為知識社區,早在被鹽選和職業教育內容輪番轟炸后,高質量內容根基的松動、核心用戶的流失已對知乎的內容生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在手機內存告急后,加可選擇卸載的第一個 APP 就是知乎。科技媒體“差評”在去年初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我想知道知乎現在是怎么了?》,這或許是大部分早期知乎的忠實用戶想問的問題。文章中表示,知乎上被詬病已久的“抖機靈”回答過于泛濫,用戶抱著好奇點進去后卻發現是個段子,包括熱榜上的話題知識性也在變弱。
但真正讓加可放棄知乎的,是打開主頁就轟炸式出現的小說。鹽選專欄早期定位是服務于付費會員的精選內容,雖然現在大部分所謂的精選內容都是小說。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打開了一篇鹽選文章,往往看了一半就會和你說“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付費會員可以免費瀏覽鹽選專欄,以及電子書、期刊雜志等等。
據悉,鹽選短篇投稿字數是 1w 起,長篇投稿是 3w 起,最少 10w 字。創作者開設專欄,創作付費內容后,就能夠根據內容的有效閱讀數獲得收入,收入跟知乎五五分成。從目前的鹽選榜單來看,故事領域的 Top 內容不外乎言情、家庭情感,包括一些懸疑類。早期加可也曾被這些內容所吸引,加上在有優惠的前提下,10 元/月的會員并不算特別貴,但這些大都充斥著“霸道總裁”“婆媳矛盾”的短篇小說實際內容質量往往 “難以下咽”。
“和早期那些霸道總裁的土甜短劇沒什么區別,甚至看起來大部分作者年紀不大的樣子。” 加可坦言。但不容置疑的是,小說已然成為知乎目前最大的吞金獸。廣發證券研報指出,從 2018 年 12 月到 2020 年 12 月,知乎鹽選專欄占新增付費內容的比例從 15%提升至 79%,其中奇聞和言情為主要題材的故事專欄占據了鹽選專欄熱度的 TOP100 的 87%的份額。
據知乎最新發布的 Q1 財報,付費會員的收入 4.5 億元,占總營收的 47%;而在 2019 年,廣告一度占據知乎總收入的 86%。除此之外,職業教育如今被視為知乎的“第二增長曲線”被重點布局。2023 年 7 月,知乎推出獨立教育品牌“知學堂”,主要面向職場人士提供輔導向的課程內容。但實際上,知乎做教育早在 2019 年就開始了,彼時在線教育正值風口,知乎社區本身就有教育向的內容,在回答里去植入一些“賣課”內容也是一種完美過渡。
今年 Q1,知乎的平均月活用戶為 8900 萬,較上個季度銳減了 1000 萬,較去年同期減少了 1340 萬。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知乎的月活用戶就開始了大幅下降,去年 Q3 峰值為 1.13 億。值得注意的是,早在 2021 年,知乎的月活就已經突破了 1 億。
但從 2023 年整體來看,付費會員的收入同比增長了 48%,月活用戶增長見頂,訂閱會員數量卻同比增長了 47.5%。在財報中,知乎也表示將進一步促進付費會員的增長。相比美版知乎 Quora 因 AI 生成內容對論壇的侵入,帶來垃圾信息的泛濫,導致 Quora 甚至被稱為“隕落”。知乎在 AI 的應用上至少可以說相對安全。
“有問題,就會有答案”是知乎至今的開屏 slogan,但至今仍在虧損的知乎,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商業化上的答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