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信線下業務暗藏風險,用戶稀里糊涂背上高息網貸快訊
近日,青島廣電生活在線頻道報道了樂信旗下分期樂業務員上門推銷導致用戶稀里糊涂背上高息網貸的新聞,再次將樂信線下地推團隊推至風口浪尖。
近日,青島廣電生活在線頻道報道了樂信旗下分期樂業務員上門推銷導致用戶稀里糊涂背上高息網貸的新聞,再次將樂信線下地推團隊推至風口浪尖。
據青島廣電生活在線記者報道,上個月27號,馮先生店內來了一位姓王的女士,推薦一款名為分期樂的APP,表示這種網絡貸款比信用卡利率低,根據信用分馮先生能申請11萬元的貸款,這筆貸款為虛擬的,只有使用才會產生費用,不用就沒有費用,如果不使用到期出賬單后直接就返回平臺了。經過王女士一番操作,馮先生的賬戶到賬11萬元。
第二天,馮先生致電銀行詢問,銀行表示這筆錢不是虛擬的,而是寧波銀行放的貸款。隨即馮先生致電為其辦理業務的業務員王女士,表示要取消這筆貸款,王女士承諾:“8月10號付款之后,我就直接在后臺幫您注銷了,然后額度收回。”等到雙方再次取得聯系的時候,業務員王女士表示已經產生費用了,不是她能說了算的。如果馮先生想要提前還款,不僅要還違約金,利息還要按天收費。
馮先生隨即致電分期樂客服咨詢,客服表示:“提前還款(利息)是按天收取的,您現在如果全部一次性結清的話,您剛才那個1萬元已經還了,剩下的還需要還101133.34元。”馮先生再次嘗試聯系業務員王女士,電話卻無法接通。
這筆11萬的貸款到賬17天,一共產生1200多元的利息,馮先生提前還款并將與業務員王女士的溝通記錄發送給分期樂客服,最終經過雙方協商,分期樂客服承諾補償馮先生1100元,三個工作日內到賬。
值得一提的是,分期樂客服告知馮先生,該筆貸款的年化利率是24%。而業務員線下向馮先生推銷分期樂APP時卻表示,借1萬元1天利息是1塊多。
近年來隨著線上獲客成本不斷提高,不少助貸機構紛紛招兵買馬組建線下團隊開展獲客業務。
以樂信為例,目前其線下團隊人數超2000人,在2023年四季度投資者電話會中,樂信表示2024年還會繼續擴大線下普惠團隊的規模。樂信普惠已累計為超過400萬小微、個體工商戶提供金融服務,交易額超過350億元。2024年樂信普惠業務將深入低線城市產業帶,加強優質客群經營。
對于樂信等機構來說,線下獲客不僅額度高,而且逾期率更低,由于地推人員線下親自約見客戶,因此躲避了黑產與欺詐用戶,逾期率也大大降低。
樂信普惠的地推人員表示,地推人員需要客戶添加其企業微信,貸款辦理完成后,要和客戶合影,并將貸款本金、分期期數、合計利息、每月還款金額等信息發給客戶,并由客戶進行確認。
然而線下獲客也面臨諸多弊端,比如信用卡、消金產品等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并非剛需,因此在開展線下獲客之前,需要對地推人員進行培訓,需要用金融話術巧妙地對客戶進行引導。
因此線下獲客成本的高低并不絕對,成熟有經驗的地推團隊一定程度上會壓縮獲客成本,而對于大部分新組建的地推團隊來說,則收效甚微。
以上述馮先生貸款11萬元為例,業務員王女士表示這筆貸款是虛擬的,不使用則不收費,且利息低至借1萬元1天利息1塊多。而事實上根據分期樂客服人員的說法,該筆貸款年化利率是24%,并非不使用不收費,且提前還款要收取違約金。從這個案例來看,業務員的推銷話術毫無疑問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據樂信員工透露,線下的業務員的工資分為“底薪+六險一金+提成+業績獎”,其中客戶分6、12、24期,對應的提成分別為0.9%、1.5%、1.8%。在業績壓力和薪資待遇的雙重挑戰下,部分業務員紛紛選擇“調整”話術盡可能誘導用戶貸款,這種情況不僅會造成用戶與助貸機構產生不信任感,長此以往更會導致機構口碑受挫,監管壓力倍增。
對于助貸機構來說,線下獲客應該盡可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組建成熟且經驗豐富的地推團隊,讓客戶能夠直接感受到助貸機構的專業和誠意,從而更容易建立起信任關系。
通過線下的市場調研和推廣活動,更精準地定位目標客戶群體,能夠接觸到那些有實際借貸需求且符合機構服務定位的客戶,進一步提高獲客的效率和質量。長遠來看,消費金融行業獲客模式還是要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以更全面、高效地觸達和服務客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