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開放訂制平臺COSMOPlat:交易額約四千億元智能
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2月26日透露,海爾今年將加快開放其大規模定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目前,該平臺已接入上萬家企業,2018年COSMOPlat平臺的交易額差不多將能夠達到4000億元的規模。
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2月26日透露,海爾今年將加快開放其大規模定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目前,該平臺已接入上萬家企業,2018年COSMOPlat平臺的交易額差不多將能夠達到4000億元的規模。
周云杰說,海爾不僅自己加快技術創新、平臺創新和機制創新,還輸出模式、輸出平臺,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海爾COSMOPlat平臺已將交互、設計、采購、物流、服務等七大模塊進行社會化推廣,如開放給青島即墨服裝業的中小企業。
又如,海爾與淄博市淄川區合作建立COSMOPlat建陶產業基地,打造“生態+平臺”的創新模式,連接海爾集團及社會上的開放資源,推動淄博建陶產業園的三個轉型: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轉型;從傳統制造向用戶定制化轉型;從企業單打獨斗向產業平臺化轉型。首期1600畝的產業園已于2018年2月動工,未來三年產值將提升到100億元以上。
不只在山東省,海爾COSMOPlat平臺還與天津、上海松江、廣州南沙等地進行戰略合作。如COSMOPlat平臺已經為上海松江區200家中小企業提供智能制造診斷、培訓;已有25家松江企業使用COSMOPlat 平臺在線設計企業產品,變傳統產品為智能產品。
COSMOPlat的模式正在海外復制,在美國、墨西哥、泰國、印度等國家進行推廣。海爾印度工業園的全產品線已應用COSMOPlat平臺;美國GE家電正在進行系統切換,由傳統的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轉型,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轉型。
目前,COSMOPlat模式已經在農業、服裝業、鋼鐵等12個行業、11個區域進行復制。平臺上持續進行交互的用戶有3.2億個,注冊的企業390萬家,通過這一平臺實現大規模定制式轉型的企業有3.5萬個,平臺上的智能終端超過2121萬個。
周云杰認為,海爾工業互聯網平臺最大的核心點,絕不是僅僅關注設備自動化、智能化,也不是單純追求高效率,而是追求高精度,這意味著用戶全流程參與,從設計研發到營銷,促進產品持續迭代。因為產品都“有主”,所以海爾全球九大互聯工廠的產品不入庫率達69%。
今年2月初,COSMOPlat獲批國家發改委首家工業互聯網平臺。2017年12月6日,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英文簡稱“IEEE”)新標準委員(Nescom)大會通過了一項由海爾主導的大規模定制通用要求標準的建議書,提出由海爾聯合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成立大規模定制專項委員會,起草制定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
“我們的目標是,把這一個模式變成物聯網時代在全球引領的模式。”周云杰說,將來,如果COSMOPlat平臺的規模再擴大,做到一萬億甚至幾萬億時就可能成為世界級平臺。
周云杰提醒說,現在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自己的管理邏輯沒有理清楚,另一個問題是跟用戶之間的關系沒有理清楚。即便投入很多錢買設備、升級制造、建無燈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沒有人要。“COSMOPlat平臺絕不是盯著設備自動化,而是盯著用戶需求。”
來源: 第一財經APP 作者:王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