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胖”的IP:如何避免實力片單最終淪為PPT?通信
隨著中國版《深夜食堂》熱播,雖然口碑開始出現一些好轉,但“毀經典IP”、“廣告太多”已經成了觀眾給這部戲貼上的標簽之一。

隨著中國版《深夜食堂》熱播,雖然口碑開始出現一些好轉,但“毀經典IP”、“廣告太多”……已經成了觀眾給這部戲貼上的標簽之一。而不久前,被稱為良心團隊正午陽光推出的《歡樂頌2》也并沒有延續第一部的好口碑。
集中爆發的IP劇吐槽和口碑“撲街”,讓行業逐漸發現,觀眾不再那么好取悅,“大IP+大演員”的配置,似乎已經慢慢失去效應。“不是說觀眾對IP的容忍度低了,而是大家對好內容的評價標準和要求更高了。” 網易文學漫畫事業部總經理范少卿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然而這還未影響各大影視公司對IP的熱情,其對IP的爭奪依舊樂此不疲。今年的上海電影節、電視節期間,各大影視公司紛紛發布公司未來一年的片單,IP影視化依舊是重心。
從IP的重磅程度、主創團隊和參與公司來看,以IP為中心的影視產業鏈還在繼續擴容,隨著這種擴容,相應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
“現在一個劇,你出1億,我出1.2億,我出1.4億,這有什么意義?把行業搞得燒錢、虛胖。”樂視影業CEO張昭如是評價。
對IP的爭搶除了將價格拉高以外,拿到IP后如何開發也成了難題。阿里巴巴文娛集團董事長俞永福(微博)在采訪中坦言,不少去年公布的片單實際上已經成了PPT。
而層出不窮的發布會更是“換湯不換藥”,各公司發布會請來的主創人員和行業領袖也差別不大。頭部編劇、導演,頻繁出現在不同公司的片單中,個別頭部主創甚至擔任了7部影視作品的主創。
劇本缺乏評判標準
“資本尋找IP是特別可以理解的。本質上,這是價值判斷和尋求安全感,資本要安全感。但作為主創在陪同資本去面對IP的時候,你心里要清楚這是一個匠人的工作,每個IP都是故事,故事能不能走進你的內心。”著名編劇史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是說。
但并非所有IP影視化改編都可以做到這點。大部分影視公司在購買了小說的影視開發權后,實際缺少對劇本的工業化生產、打磨,更缺乏評判標準。
這在電視劇、電影IP中都很常見。日前,導演烏爾善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電影劇本研發的環節是整個工作的起點。但“中國電影劇本都挺弱的,坦率來說,及格的基本都不多。包括那些很賣座的電影,真正把一個故事講完整、主題邏輯講清楚、漏洞并非慘不忍睹的電影都不多,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今年在白玉蘭獎中提名最佳男、女主角的電視劇《小別離》,其原作者魯引弓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自己并不會參與編劇和后續開發,因為沒有經驗,“影視改編的專業度很高,具體的很多細節需要不同人(編劇、導演、演員)的智慧去把它豐滿。”
IP效應遞減
雖然缺乏成系統的劇本體系和編劇人才,但拿到IP、建立IP庫是影視化開發的第一步。
2014年以來,IP概念引領著整個影視市場的潮流,優質IP因其本身就擁有千萬量級粉絲的天然屬性,已經成為了票房和收視率的絕對保障,但也因此導致了不少人過于關注IP的數據屬性,而忽略了IP影視化后的劇本身。
手機閱讀軟件平臺掌閱IP負責人高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IP劇在擁有原作粉絲量的同時,也需要精細打磨劇本身,才能達到IP影視化后IP和影視的雙贏效果。
在他看來,IP的本質是內容,首先是故事,其次是文化、價值觀的傳遞。要考慮的是IP會給用戶帶來什么,用戶從IP中能得到什么。
這同樣是張昭開發IP的第一步,即找到核心用戶的價值訴求,在此基礎上對IP進行后續開發。
范少卿表示,觀眾以前是要吃飽,吃飽了之后則要吃好,觀眾已經不好糊弄,且目前影視劇面向的觀眾“90后”群體已經很大,他們并不會關注IP本身以前做得多大,作者多么權威,只關注好不好看。
而IP之所以效應遞減,在他看來,影視公司在其中也起到不好的作用,很多影視公司買了IP之后并沒有真正善待IP,而是過度追求粗暴變現。
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在IP改編之后,包括內容制作、廣告植入、后期等多個核心能力都是IP開發里重要的環節。不過產業高度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公司提出了IP去全產業鏈開發的思路。大方向而言,這是增加收入、提升商業化程度的重要方向和途徑。
雖然此前已有倡導,但在今年上影節的動態中,“影游聯動”、“影漫游聯動”、“線上線下聯動”、“全產業鏈開發”被提及的次數尤其多。
從IP產業鏈本身來看,一個IP深度開發,呈現電影、電視劇、游戲、動漫、有聲讀物等多種文本形態,再通過IP效應,將其延伸至線下,包括衍生品、主題樂園等多種形態。
這種商業模式提法的源頭來自迪士尼。最直觀的對比體現在主題樂園。
上視節最后一天、上影節前一天,也是迪士尼主題樂園進入中國一周年的日子。上海迪士尼宣布開業一年游客人次已超過1100萬,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內地游客。中國游客對于迪士尼IP的追逐和喜愛可見一斑。而放眼全球,每一年全球迪士尼樂園接待的游客數量都比排在第二位的默林娛樂以及排在第三位的環球影城加在一起還要多。而這種情況在國內的相關IP衍生實景娛樂中,則是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的。
本質上而言,IP產業鏈開發程度與影視公司的專業程度有關,與IP還處于磨合階段的影視公司,還未在國內探索出一條適合國內發展路徑的產業開發模式,更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
不過,IP產業鏈的核心在于內容。IP影視作品交出成績單后,暴露的一系列問題也讓行業變得冷靜。“目前IP市場在日趨成熟。” 高猛表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