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打順風局的周钘,如何把名爵帶出逆風局?汽車
在4月11日舉辦的MG品牌第一季度媒體溝通會上,周钘延續了自己一貫的直白、引流的作風,發表了不少聽起來士氣大好、誓要大干一場的言論。
去年12月9日官宣調任上汽乘用車MG(名爵)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后,周钘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一考”。
在4月11日舉辦的MG品牌第一季度媒體溝通會上,周钘延續了自己一貫的直白、引流的作風,發表了不少聽起來士氣大好、誓要大干一場的言論。
關于MG名爵的銷量表現,周钘認為“MG離好起來還差一點”。3月份銷量將將破萬,一季度累計銷量不足2.6萬輛,恐怕離好起來,差得可不是一點。
關于目標,周钘稱:“中國汽車市場大決戰前夜,MG力爭2025年底月銷突破3萬臺,全年銷量目標18萬臺。”去年全年MG國內銷量僅有7.4萬輛,大決戰已經開始了,周钘和MG卻認為只是“前夜”,多少帶點閉目塞聽的意思了。
關于品牌定位,周钘則認為:“MG如果要在國內成為主流品牌,操盤的方法就是用年輕化的手段來刷新MG。”有定位了,但沒有進步。定位年輕化的品牌不勝枚舉,而且事到如今,把自己的槍口瞄準年輕人,搞特殊反而是對年輕人的不尊重。
縱觀整場溝通會,大實話不能說沒有,但周钘的諸多雄心壯志細究起來也著實無甚實質性內容。換句話來說,周钘的位置換一個人來坐,如今的這些話還是會被講出來。周钘并沒有充分發揮俞經民想要其發揮的年輕力。
選擇周钘來帶領MG名爵前進,最好的結果是MG不被周钘拖累,最差的結果則是“雙輸”。
名爵,正在打一場不限期的逆風局
在周钘看來,MG目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預期管理,二是明年新車集中投放之前的今年該如何處理“空窗期”,三則是品牌體量太小。
采訪中周钘還提到,他曾經和團隊討論“MG的競品究竟是誰”的問題,得到的答案頗為“扎心”——MG的對手沒把MG當競品。
為數不多的大實話,但這些話只是針對MG現存的部分問題。事實上,如果要實現今年國內年銷翻番、明年年銷30萬、后年40萬的目標,MG名爵更大的問題則是,市場并不愿意給予MG希望。
按照目前的產品規劃,今年MG確定投放的產品僅有一款:全新一代MG4。這款緊湊型車在今年3月份僅賣出了8臺……
另外,在上海車展2026款MG Cyberster和方盒子Cyber X將亮相,未來兩年內還要分別投放一款全新SUV。上海車展將要亮相的這兩款車,前者定位小眾壓根不具備走入主流市場進而上量的資格,后者則同樣走相對小眾的定位。
頭頂壓力的情況下,MG迫切需要多款能夠走量的產品;矛盾的是,MG的產品節奏并不好,消費者會給MG多少耐心?恐怕不多。
目前MG在售的產品多達7款,可沒有一款是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研發的,這是導致MG產品不被消費者認可并購買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在于,MG產品能糊弄老外,畢竟沒吃過好的也是真餓了,卻糊弄不了中國消費者。
在車質網投訴平臺上,銷量不怎么樣的MG卻擁有著數量可觀的投訴。從質量到服務,多款產品都被用戶投訴。
本就口碑不佳、聲量不大的前提下還要苦守空窗期,勝利的希望有多大?
與此同時,在品牌層面,MG名爵的品牌形象也極為模糊,不止過去,還有現在。
按照周钘和品牌的說法,MG目前的品牌風格是“年輕、風尚、智趣”。什么是年輕?不是把槍口瞄準年輕人就叫年輕;什么是風尚?如今的年輕人可不認“外國的月亮更圓”那老一套,有英倫底蘊的是那個已經埋在歷史塵埃里的MG,而不是你上汽MG名爵;什么叫智趣?說人話,行么?
MG和周钘想要傳遞給外界的品牌認知空有辭藻的增加,并沒有更加清晰。周钘作為一個在營銷領域積攢多年經驗而且本人講話極為直給的人,卻不能為MG制定一個能迅速被消費者捕捉的定位與風格。周钘為其制定的風格也沒有被進一步落實在產品具體層面加以注釋。
聲量太小,不止是過去,以后也是。
同樣要命的是,由于長期吃國內外行業發展差的紅利,過去長時間內MG都相當忽視國內市場的渠道建設。
周钘和MG或許意識到了這一點,直言要“加速猛干”,可結果是年底新增至400+門店,而且是計劃并不是實際。
以去年年銷量24.39萬輛的某自主旗下的子品牌為例,去年第四季度其體驗中心和多功能店超過780家。同樣有著大廠背景的MG名爵,計劃數量尚且不高,如何提升消費者的全流程購車體驗、降低觸達成本?
產品、服務、基盤,都不好。MG名爵要打的是一場十足的逆風局。
周钘,恐怕只會打順風局
上汽并不打算放棄MG名爵,關稅增加也導致MG必須將發展重點轉移到國內市場。周钘的到來,也是上汽對MG的幫扶策略之一。
可惜的是,周钘恐怕只會打順風局,只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力打力,并不具備打逆風局、逆天改命的專業能力。
從周钘的個人履歷來看,2011年加入上汽通用五菱,2019年正式升任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營銷中心總監,2020年升任至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與市場總監一職。在2022年8月入職小米汽車之前,周钘的個人履歷都可謂極其美觀。一方面是因為周钘彼時“專精”營銷領域,沒有染指自己并不擅長的經營板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宏光MINI EV的爆火以及“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口號的廣為傳播。
但時代的東風讓周钘和外界都把周钘拔到了本不屬于他的高度。宏光MINI EV爆紅固然有營銷的原因,可更核心的原因在于微型車市場的爆紅,人民需要小車,五菱剛好搶占了先機,只是如此而已。至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號,并不是周钘個人的工作成果,更不乏時代賦予的運氣成分。
潮水退去后,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從小米重回五菱后,周钘獲得了全新的身份:上汽通用五菱產品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這一次,周钘沒能再締造宏光MINI EV一般的銷量和營銷“神話”,子品牌寶駿也在周钘的帶領下“躺在ICU”里出不來。
競爭更激烈了,市場紅利期消失了,需要接手逆風局的寶駿了,周钘的能力就露怯了。
與其說是周钘的個人營銷風格帶火了宏光MINI EV,不如說是宏光MINI EV曾經的銷量帶火了周钘這個人。周钘認不清這一點,從小米重回五菱后,反而加大力度打造個人IP。
試問,一個人,怎么可能真正帶火一款車、一個品牌,怎么可能以一己之力打開市場?模仿雷軍,雷軍的個人IP是建立在小米已有的基盤之上的。沒有基盤和品牌、產品打底,周钘個人IP值幾個錢?
市場給出了回答:反正,不值得消費者貢獻真金白銀和銷量。
只會打順風局、不會打逆風局的周钘,沒有讓MG名爵逆風翻盤的能力。如今從營銷崗轉戰需要統籌能力的事業部總經理崗位,周钘只專不精的個人能力恐怕更是有的餡可露。
寫在最后
“在這個時代,年輕人卷也卷不動,躺也躺不平。他們需要一些實實在在的科技感,需要能帶來快樂和驚喜的體驗——要有點真東西,要有點科技含量,能讓我爽一爽,能讓我開心。”周钘對年輕人的購車需求的理解,已經完全可以用“片面”來形容。
年輕人只是年輕,并不代表只追求短期的驚喜和快樂。在定義年輕人之前,周钘現在的任務是先把年輕人當人看,先看清年輕人更想要的是物美價廉的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科技”和“爽一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