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發財報,回購股份“救火”,阿里急什么?快訊
2月7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2024財年三季度財報(阿里巴巴財年為每年4月至次年3月)。
2月7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2024財年三季度財報(阿里巴巴財年為每年4月至次年3月)。三季度,阿里營收2603億元,同比增長5%,淘天集團和云智能集團同比增速分別為2%和3%,均未跑贏集團增速。
具體來看,三季度,阿里收入2603.48億元,同比增長5%;經營利潤225.11%,同比下降36%;凈利潤107.17億元,同比下降7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47.16億元,相較2022年同期的873.7億元同比下降26%。
淘天集團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經歷了電商大促“雙11”,但增長勢頭仍不突出。該季度淘天集團收入為1290.7億元,同比增速僅為2%。其中,中國零售商業收入為1237.62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227.36億元僅僅增長1%,中國批發商業增長較為明顯,該季度收入為53.08億元,同比增長23%。
阿里的“另一條腿”——阿里云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也延續了上季度的微增勢頭。季度內,云智能集團收入為280.66億元,同比增長3%。上個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長2%至276.48億元。對此,阿里在財報中透露,“智能云集團通過減少利潤率較低的項目是合約類收入,持續提升收入質量”。
而阿里的“另一條腿”——阿里云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也延續了上季度的微增勢頭。根據財報,該季度云智能集團收入為280.66億元,同比增長3%。
盡管兩大主營業務增長疲軟,但在2024財年第三季度,阿里的國際化業務仍然是其強勢的增長引擎。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4%。其中,速賣通訂單同比增長超過60%。菜鳥該季度營收為284.76億元,同比增長24%,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收入所帶動。
此外,本地生活集團和大文娛集團也分別以同比增長13%和18%的增速跑贏了集團“平均線”。
或許是意識到淘天集團和阿里云還很難在短期拉動集團的增長大盤,阿里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財報中明確強調“集團最高優先級是讓電商和云計算兩大核心業務重燃增長動力”并表示,未來一年,阿里“將在改善用戶核心體驗上加大投入,以支持淘天集團重拾增長及穩固市場領導地位”。
正在重拾“增長及穩固市場領導地位”的淘天集團,當前的日子確實不算好過。阿里透露,本季度淘天集團的線上 GMV取得了同比健康增長,交易買家數和訂單量也實現了“強勁增長”。根據官方披露數據,淘天集團在過去4個季度中,平臺商家數繼續錄得同比增長持續保持雙位數的增長。只不過,阿里也表示,這些增長“部分被平均訂單金額下跌所抵銷”。
“平均訂單金額下跌”的背后,是近年來阿里中國零售商業板塊的持續增長疲軟。2023財年第三季度,阿里的中國零售商業營收為1657.65億元,同比下滑1%;2022財年,中國零售商業的收入同比增長7%,均未跑贏集團增速。
“在消費趨于理性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比價意愿和比價能力增強,也給淘天的供應鏈帶來很大的調整壓力。”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除了老對手京東之外,拼多多、抖音電商、小紅書電商和視頻號、百度等電商“后輩”來勢洶洶,也進一步將淘天拖出了“舒適圈”。
或許是為了重新挽回投資者的信心,根據美國證監會發布的文件,2023年第四季度,蔡崇信家族基金Blue Pool增持了價值約1.51億美元的阿里美股股票。另一邊,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馬云也在同時期購買了5000萬美元的香港上市股票。
也許是看到了“兩大創始人增持”的消息給市場帶來的積極反應,在本次財報中,阿里宣布將股份回購計劃增加250億美元,股份回購總規模增至650億美元,回購有效期將延長至2027年3月底。
在去年3月那場“1+6+N”的拆分中,阿里將其中的“1”定為“投資控股公司”,緊接著原來淘天“1號位”戴珊也宣布將協助籌建阿里資產管理公司。這或許也意味著在集團層面,阿里將進一步加大集團資產和資金的管理力度,持續“聚焦”戰略。
也正是在今年2月,根據彭博社報道,阿里正在考慮出售旗下百貨和購物中心運營商銀泰商業。而在上季度財報電話會中,吳泳銘宣布1688、閑魚、釘釘、夸克成為阿里巴巴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四小龍”。在一定程度上,這四個業務也承載著阿里未來一段時間的增長希望。
不難看出,收縮虧損較大、短期內難以提升自己盈利能力的業務線,以積攢余力,幫助創新業務更快地穩定住盈虧平衡點,是阿里短期內的聚焦重點。就算是增長勢頭強勁的國際業務也不例外。一位接近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旗下電商平臺Lazada的人士透露,今年 Lazada已經開啟了裁員,對于預算的相關政策也有所收緊。
作為“百足之蟲”,阿里旗下的業務線十分龐大。因此,就算是代表過去某一段時間輝煌巔峰的業務線,如今也面臨著尷尬的境地。
在本季度財報中,針對集團經營利潤同比下降36%的數據,阿里表示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的無形資產減值和優酷的商譽減值所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阿里都需要解決內部組織與戰略及業務的匹配度和一致性問題。”莊帥說道。
當過往的輝煌已經黯淡,能否在穿越周期的過程當中重塑投資者的信心,這是阿里當下需要考慮的事情。
在莊帥看來,為了遵循吳泳銘所闡釋的“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絡”三大優先級,包括淘天在內的各大業務板塊都需要在面臨外部競爭的同時找到自身的新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淘天,就應該借助AI技術為電商業務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