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朵不要太心急了快訊
進入2024年,旅游市場轉向常態,歷經需求激增后回歸理性。酒店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雖有波動,但假日經濟與跨境游回暖為行業帶來復蘇動力。
作者| 方喬
編輯| 張從白
進入2024年,旅游市場轉向常態,歷經需求激增后回歸理性。酒店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雖有波動,但假日經濟與跨境游回暖為行業帶來復蘇動力。
市場變遷中,亞朵集團一季度業績顯示出強勁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亞朵集團在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猛增89.7%,達14.68億元,凈利潤調后增長63.4%,達2.61億元,EBI TDA調后勁升53.1%,至3.54億元。
此外,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亞朵的運營酒店規模達到1302家,客房量為148149間,年度同比增長分別為34.5%和31.6%。
亞朵自2022年11月上市以來,作為市值剛破20億美金的新生力量,其營收規模與增速均表現不錯。
早在2012年前后,中國酒店市場呈現 兩極分化,經濟型連鎖與高端奢華酒店占據主導,中端市場發展空間待挖掘。彼時,王海軍(耶律胤)洞察到了這一市場缺口,選擇以個性化策略填補空白,打造了亞朵酒店的差異化。
亞朵酒店2013年誕生于西安,其僅用一年便擴張至超過30家門店。2016年與吳曉波在杭州西湖區聯手打造的“亞朵S吳酒店”,是它首次涉足IP主題領域。
在后來的三年中,亞朵資本實力穩步積累。先是2015年迎來去哪兒網的投資注入,隨后在2016年末成功完成了由君聯資本及阿里巴巴前CEO陸兆禧參與的1億美元C輪融資。
2017年,亞朵提出并踐行“房+X”模式,嘗試將住宿與多種生活場景結合,逐步拓寬業務范疇至購物、金融等領域,并計劃涉足更多行業。隨后的一年里,亞朵通過與知乎、網易云音樂等流量平臺合作開設主題酒店,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亞朵歷經內部調整及市場舉措,順利完成組織革新,達成了赴美上市及股權結構優化。如今,王海軍主導公司戰略決策,并與君聯、德暉資本和攜程等核心投資伙伴合作,共同推動亞朵的業務發展。
盡管亞朵酒店起初以個性化住宿體驗填補市場空缺,并通過創新合作與模式拓展確立行業地位,如今,其零售業務正展現出不容小覷的新增長點。
亞朵的場景零售涵蓋了生活多方面,擁有超過2000種產品,其中睡眠產品尤受歡迎,尤其是深睡枕。在京東和天貓平臺,亞朵的三款主打深度睡眠枕頭銷量均破10萬。
其中,亞朵星球深睡記憶枕pro成績亮眼,至2023年11月11日,累計銷量超80萬件,總銷售額達到2.4億元。對比之下,此業績已相當于家居行業龍頭如富安娜、水星家紡等企業枕頭類目的年銷售額水平。
得益于此,2023年亞朵零售業務收入11.39億,占總營收20.8%,同比增長顯著。今年一季度的零售業務GMV也是達到4.95億,增長277.4%,線上占比90%。
3月推出的深睡夏涼被,21天GMV破千萬,4月登頂京東、抖音銷量榜,進入天貓前十,可見場景零售正逐漸發展為亞朵的“第二增長曲線”。
由于業績的增長向好,亞朵信心滿滿,提出了“中國體驗,兩千好店”的戰略目標,打算到2025年底開設2000家高品質酒店,加速其擴張步伐。盡管雄心勃勃,亞朵的大幅擴張也考驗著其服務質量、成本控制及創新能力的持續優化。
從加盟模式的擴張來看,盡管它為亞朵帶來了明顯的收入增長,例如,在2019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期間,加盟管理業務的收入比例分別為總收入的53.6%、59.1%以及60.5%,但這種增長背后也讓亞朵的文藝品牌調性稀釋了。
隨著標準化擴張,亞朵原本獨特的“一店一設計”理念和文藝格調將被削弱,從而影響顧客體驗的獨特性以及品牌在市場中的區隔優勢。
更為關鍵的是,亞朵在實施輕資產加盟戰略的同時,并未如預期般實現財務結構的優化。
自2019年至2022年,其資產負債率不降反升,分別為67.96%、71.5%、74.8%、75.07%。到2022年,累積債務達到35.75億元,這一數字遠高于同行業競爭對手。例如,錦江在2022年的資產負債率為63.84%,而首旅如家則為58.31%。
與此同時,隨著酒店數量的激增,亞朵還遭遇了運營成本失控的問題。2022年,雖然營收增長至22.63億元,卻被高達21.36億元的巨大運營開支大幅抵消,占比高達94.4%。
從各項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亞朵財務杠桿比率偏高,財務風險與擴張壓力顯而易見。
其次,關于IP合作與營銷策略,雖然通過跨界合作和打造IP酒店初期成功吸引了大量關注和流量,但這種模式的長期效果與成本效益比值得考量。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亞朵在市場、營銷和管理上的投入高達4.17億元,占總營收18.67億元的超過20%。
此外,IP聯名酒店更多被視為一次性體驗或旅游打卡點,且因價格高于同類酒店,復購率可能受限,這種策略可能難以形成長久的客戶粘性和持續的品牌吸引力。
正在成為新增長點的零售業務也暗藏風險。
亞朵的零售策略將住宿體驗延伸至日常消費,但其在電商平臺上高價售賣床品的過度營銷,可能會引發消費者對“智商稅”的質疑。隨著同類競爭產品的增多和價格差異的明顯化,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品牌好感度可能會受到損害。
亞朵在酒店業務之外涉足零售領域,雖然是業務多元化的嘗試,但這一跨界策略可能會導致資源分散。對于一家以提供住宿體驗為核心的企業來說,零售業務可能會消耗大量資源,市場競爭強大也更大。
亞朵的擴張計劃面臨管理、成本控制和品牌一致性的多重考驗,無疑,這使其業務發展充滿挑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