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永達傳媒董事長周志強:技術、內容與數據是高鐵營銷的新趨勢智能
技術+內容+數據貫通下的高鐵營銷新趨勢 高鐵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中國的,高鐵營銷作為一個新的發展潛力,未來不僅是高鐵營銷。
從碎片化的個體到標簽化的群體,從固定的平臺到環繞四周的場景,作為最古老媒體之一的戶外媒體正在與一切相連接,技術創新、場景營銷、線上線下聯動、互聯網衍生產品借力戶外宣傳、戶外投放流程方式變革等新的玩法,也在悄悄地推動著整個行業的進步。
在第24屆中國國際廣告節上,藍鯨專訪了前不久榮獲“中國當代杰出廣告人”稱號的永達傳媒董事長周志強,傾聽了他對戶外媒體的看法。
高鐵廣告發展潛力巨大
瞬息萬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升級趨勢不停轉變,廣告市場也在深刻地變革,未來傳統營銷將愈發難以觸動消費,基于用戶體驗的場景營銷將是一個新的戰場。高鐵營銷作為一個新的發展潛力,周志強格外看好。
周志強認為,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高鐵。包括集聚的人群,整個鐵路有30億人群,高鐵始終有將近20個億的人群在這里面。有人就有價值,并且它是在一個特定的消費場景中聚集了這么多龐大的人群,它也是趨勢。特別是高鐵它今天已經能夠把50萬人口的城市串起來了,未來的八縱八橫可能就把中國2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都串聯起來了。
也正因為如此,周志強帶領永達傳媒,順勢而為,構建了LED旅客信息大屏、燈箱媒體、列車媒體、品牌體驗專區、列車雜志等五大高鐵媒體網,覆蓋旅客進站、候車、乘車、出站等高鐵出行的每個環節,形成了中國唯一的站、車一體化高鐵全媒體平臺,全面覆蓋中國高鐵主干線,貫穿中國最具活力經濟區和城市群,網聚13億人次的主流人群。
周志強告訴藍鯨,永達經過多年的發展,LED旅客信息大屏(時刻表),在全國有98%的占有率;高鐵、動車有40%的份額,在這其中,高鐵占80%,動車占20%;常規的高鐵點的燈箱,市場份額占到15%。目前,永達傳媒已經實現了全國全網覆蓋,打通進站、侯車、乘車、出站各個環節,是目前中國唯一能夠提供站車一體化傳播方案的企業。
今年5月,永達傳媒榮獲第十四屆中國戶外傳媒大會“中國十大高鐵媒體運營企業”。
技術+內容+數據貫通下的高鐵營銷新趨勢
高鐵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中國的“經濟版圖”,給許多行業帶來巨大商機。高鐵巨大的場聚效應帶來了高教育、高收入、高消費的人流量,這些優質人群對于任何品牌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目標受眾。
高鐵營銷除了要通過高鐵網絡幫助品牌建立與用戶溝通的渠道、搭建互動體驗的平臺、擴大品牌的覆蓋范圍、增強用戶體驗、促進主動分享等,對營銷的方式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過去傳統的戶外公司都是資源增長型的,拉動型的,今天我們已經逐漸過渡到不僅僅以資源為抓手,更重要的是價值營銷。” 周志強表示。
面對新媒體的來勢洶洶,周志強反倒認為這是機遇,不僅對目前的業務沒有沖擊,反倒可以嫁接一些新的玩法,讓營銷更有價值。“高鐵它也有WIFI,馬上復興號列車上面也有WIFI了,在其他媒介上都能實現的東西,在高鐵這種場景中也能實現。包括我們馬上燈箱的探偵系統也采集大數據,采集每一個站的流向。”
周志強告訴藍鯨,未來會把技術、內容、數據打通來實現新的營銷。“旅客在候車、乘車的環節時間是比較空閑的,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所以一定要將內容做的新穎有趣,要有互動,能夠跟消費者產生關聯,對此,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高鐵站植入快閃活動、高鐵場景特有的情感營銷、節假日的活動營銷等,我們通過這種方式把高鐵場景植入消費者的心理情感,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與親近感。”
隨著新趨勢和新方式下的不斷深化、不斷融合,未來不僅是高鐵營銷,在技術、內容和數據的帶動下,場景營銷會更有價值,投放將更加精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