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包”頻發 蘇寧金融堅守普惠之道下沉服務金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普惠金融,并將“大力發展惠普金融”列入了2017年政府重點工作部分。
“惠普金融”再度成為全國兩會的關注熱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普惠金融,并將“大力發展惠普金融”列入了2017年政府重點工作部分。
作為國內五大互聯網金融集團之一,蘇寧金融自成立之初就表示做互聯網金融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普惠金融。幾年下來,蘇寧金融在踐行普惠金融的路上扎實深耕,漸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020特色,不斷為大眾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降低三農、小微企業的金融門檻。
政府搭臺、行業唱戲,普惠金融或將迎來發展的最好時代。
普惠金融再成兩會熱點
2005年,普惠金融由聯合國第一次正式提出來。中國是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到在中國“發展普惠金融”。
2016年兩會,全國人大批準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正式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意味著“十三五”乃至未來更長時期,我國金融改革與發展將迎來一個以普惠金融為重要內容的全面深化和創新發展時期。
2017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了普惠金融。報告明確指出要“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防止脫實向虛”,也進一步明確要求“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
其實,近年來國家監管部門逐步加強對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業務的引導。2016年銀監會發文引導金融機構通過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等方式,不斷改進三農金融服務體制機制。今年初,銀監會再次強調“持續深化普惠金融機制改革”。
普惠金融之風勁吹,無疑將是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
國內金融服務惠而不普
長期以來,我國金融市場普遍存在“惠而不普”的現狀,且現有金融服務供給仍處于嚴重不足狀態。
雖然多年努力下我國基本金融服務在城市地區實現了覆蓋,但限于我國征信系統起步晚,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導致銀行審核中小企業信貸成本高。民建中央公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我國僅10%左右的中小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支持,而高達90%的剛性需求無法滿足,我國6700多萬的中小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題。
而在農村和偏遠地區,普通老百姓享受到的金融服務更是有限。據公開報道,目前全國仍有1500多個金融網點空白鄉鎮,即使有網點,農村的密度與城市相比差距大,農民到最近網點的距離遠,有的網點一個基層員工要對應上萬農戶,服務難以深入。
對此,有分析指出,普惠金融面臨的難點在于供求的不對等和信息不對稱:一方面,我國城鄉之間差距鴻溝巨大,普惠金融的供求一直處于失衡狀態,既有的金融服務能力及意愿都遠遠無法滿足中小微企業以及個人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業及部分個人等社會弱勢群體信用記錄較少,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傳統金融機構難以獲得有效的信息及甄別信息機制,進而無法有效防控風險。受制于以上的歷史因素,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較為緩慢。
不過,隨著大數據、云計算與移動互聯技術的迅速發展,普惠金融有望通過科技手段實現可持續快速發展。
蘇寧金融打開普惠通道
“蘇寧金融做互聯網金融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普惠金融。”在蘇寧金融看來,普惠金融的本質是廉價金融,表現在更低的融資利率、更低的收費與更便捷的服務,而這三個正是互聯網金融的使命。
蘇寧金融通過自身多年建立起來的行業領先的金融科技能力,不斷深耕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和農村金融,提供企業融資、個人貸款等服務,多元化打通發展普惠金融的通道。
在做供應鏈金融上,蘇寧金融提供的企業貸款利率早已由原來的15%下降到現在的8%左右。正因為收費低廉,蘇寧企業貸款規模越做越大,去年貸款規模達到220億元。今年蘇寧金融將加大企業貸款的發放力度,全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2017年伊始,蘇寧金融上線了全新零售貸款產品“任性貸”,為消費者提供個人消費類貸款。據了解,“任性貸” 未來將覆蓋“衣(醫)、食、住、行、玩”等多個行業領域,還將為個人客戶提供現金類貸款以及經營性貸款。
與市面上其他信貸產品相比,蘇寧金融任性貸具有門檻低、申請快、還款方便等優勢,真正詮釋了蘇寧金融打造普惠金融的初衷。
值得關注的是,“三農”已然成為普惠金融的工作重點和最主要的服務對象之一。對此,蘇寧金融早在2016年5月就專門成立了農村金融事業部,同年8月與國內第三方農業服務平臺農分期合作,傾力打造專為農村市場的農村信貸品牌“惠農貸”。
數據顯示,目前“惠農貸”每周為農戶授信金額在800萬元以上,已投放金額5億元左右,預計2-3年內在全國市場通過多種方式投放涉農貸款10億元左右。
毋庸置疑,蘇寧金融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服務覆蓋的用戶范圍廣、服務深度垂直化發展迅速,將持續向大眾提供更好、更便捷、更安全的金融服務,為中國消費者的品質生活提供極致的普惠金融體驗。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