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要漲價?菜鳥要涼涼?快訊
樓底下的菜鳥驛站,是不是要倒閉了?!
文章來源:說財貓
這幾天,貓姐小區(qū),討論最火爆的話題,除了 # 電雞不能再停在架空層 # 了,就是:
樓底下的菜鳥驛站,是不是要倒閉了?!
理由是,TA 已經好幾天都沒有開門了。
大家紛紛猜測,可能是與 3.1 日開始施行的快遞新規(guī)有關。
這個新規(guī),相信大家也都聽說了。
交通運輸部最新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從 3 月 1 號起正式施行。
當中最勁爆的一條,就是:
快遞企業(yè)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否則或面臨 3 萬元以下罰款的處罰。
這個規(guī)定一出,立即引發(fā)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幾次登上熱搜。
尤其是快遞員們,反應更是激烈。
原本,快遞員們只需要把快遞放進智能快遞柜,或者是丟在菜鳥驛站就完事了。
但現(xiàn)在,快遞員們卻要一個個送貨上門,如果用戶不在家,還可能要打電話給用戶確認簽收,否則就可能被罰款。
一來一回之間,得多花多少精力…
有快遞員說,原本只有 30 分鐘送完的貨,現(xiàn)在要 12 小時…
有快遞員說,新規(guī)或導致快遞員收入大縮水,引發(fā)辭職潮…
還有快遞員,直接辭職不干了…
快遞員反應激烈,消費者看法也不盡相同。
有苦快遞箱、驛站已久的,認為快遞本來就應該送貨上門,之前是偷懶省事了,現(xiàn)在是撥亂反正,回歸服務本源,對新規(guī)拍手稱快。
也有認為,自己白天不在家根本沒辦法收快遞,出于安全考慮也不想讓快遞員知道自己家在哪里,智能快遞箱和菜鳥驛站正好方便了自己,新規(guī)一刀切太過不合理。
還有認為,重點不在于送上門或者放驛站,而在于快遞員是否是擅自、未經同意就放在驛站。作為消費者,應該有被提前告知的權利和選擇權,不經同意肯定是不行的。
還有人覺得,快遞新規(guī)的實施,是想提高線上購物成本,促進消費回歸線下實體。
這也引發(fā)了大家的集體擔憂,羊毛出在羊身上,新規(guī)導致快遞員工作量增加,提高了快遞派送成本,最終會不會導致快遞費的集體上漲?!
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
貓姐看了一下順豐、圓通、韻達、中通、申通等頭部公司 2022 年的業(yè)績表現(xiàn):
在激烈的行業(yè)競爭之下,快遞公司賺的確實都是辛苦錢。
以中國最大,也是快遞費最貴,同時也是堅持送貨上門的順豐為例:
2022 年,順豐的營收高達 2674.9 億元,但凈利潤只有 70 個億,毛利率 12.49%,凈利率更是只有 2 個多點,比圓通、韻達和中通都低。
而在這幾家當中快遞費最便宜的申通,毛利率只有 4 個多點,凈利率更是連 1 個點都不到。
這樣的財務表現(xiàn),如果再要求它送貨上門,增加了快遞的派送成本,如果快遞費不漲,那不是要貼錢送快遞?!
有朋友可能要問了,怎么中通的毛利率和凈利率都那么高?!
這個問題,貓姐也回答不了。
但去年 3 月份,國外做空機構灰熊曾發(fā)文指控中通快遞存在夸大凈利率、報低員工人數(shù)等問題。
認為中通快遞可能偽造財務報表數(shù)據,才有看上去遠高于同行的利潤。
對此,中通回應稱:灰熊賣空及補充報告均無事實依據。
至于孰是孰非,就留給大家自己去判斷了。
新規(guī)會不會導致快遞公司集體漲價,我們很快就能知道答案。
但在這件事中,還有一個更加受傷的角色,那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菜鳥驛站,以及以豐巢、速遞易等為首的智能快遞柜。
不少人擔心,這樣一搞,豐巢等智能快遞箱和菜鳥驛站,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提起菜鳥驛站,有些人覺得很好,有些人卻苦之已久。
貓姐自己就不太喜歡菜鳥驛站,不明白為什么要在快遞公司和消費者之間加多這么一道關卡——
搞到很多快遞明明可以當天送達,卻非要讓消費者自己抽時間去菜鳥驛站拿?!
很多時候菜鳥驛站快到中午 11、2 點才開門,晚上 8、9 點又早早關門了,甚至可能因為不知道什么原因不開門…
這時候,明明一早就能收到的快遞就要被鎖在菜鳥驛站,消費者則很多時候要白跑幾趟…
菜鳥在招股書中說:
我們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但一些網友卻調侃菜鳥是:
菜鳥驛站,讓天下沒有好取的快遞。
除此之外,貓姐想不明白的還有:
快遞公司的利潤已經這么薄了,作為在快遞和消費者之間多加的一道關卡,菜鳥,要怎樣才能賺錢?!
貓姐看了下菜鳥的招股書,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止年度,菜鳥的營收已經高達 778 億元。
菜鳥的收入主要分三塊:國際物流、國內物流、科技及其他服務,分別占比 47.4%、46.2% 和 6.4%。
但到目前為止,菜鳥仍在虧損。
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止、2022 年 3 月 31 日止、2023 年 3 月 31 日止三個年度,菜鳥的虧損分別達到20.15 億、22.86 億和 28.01 億。
如何實現(xiàn)盈利,菜鳥暫時沒有找到答案。
之前 2 月份,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在接受 CNBC 專訪時說,目前市場表現(xiàn)欠佳,菜鳥港股 IPO 仍在等待更好時機。
但現(xiàn)在,新規(guī)來襲,菜鳥口中的更好時機,還能等到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