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低迷、轉型不利,東風風行的一場“敗局”快訊
近日,在“決勝四季度”的內部倡議書中,東風風行的“寒氣”正不斷蔓延至每個人,而市場銷量也透露著這家“過氣”車企的現實困境。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東風風行銷售量5,927輛,同比暴跌30.4%;1-9月累計銷售6萬輛,僅完成全年15萬輛目標的4成。
“距離公司年度目標依然差距巨大,公司仍處于生死存亡邊緣。當前市場嚴峻的內卷態勢,以及公司舉步維艱的經營狀況,需要每一位員工積極正視,主動破局。”
近日,在“決勝四季度”的內部倡議書中,東風風行的“寒氣”正不斷蔓延至每個人,而市場銷量也透露著這家“過氣”車企的現實困境。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東風風行銷售量5,927輛,同比暴跌30.4%;1-9月累計銷售6萬輛,僅完成全年15萬輛目標的4成。
提及東風風行,如今的市場已然頓感陌生。
然而,作為汽車領域的一名老兵,東風風行也曾“借東風扶搖直上”過。扉旅汽車查閱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6年,東風風行年銷量從5萬輛增至26萬輛,7年內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被稱為“風行速度”。
然而好景不長,2017年,東風風行銷量斷崖式下滑,在汽車市場同比上漲4%的大環境下,東風風行同比下滑12%,年銷量22.18萬輛。到了2020年,東風風行的銷量已經跌破了10萬輛,僅剩9萬輛。僅4年間,東風風行幾乎就被打回了“原形”。不僅和自己比在退步,和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自主品牌比,更是被對方拉開了更大的差距。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東風風行的業績仍未有起色,其累計銷量8.57萬輛,同比下滑29.94%。根據行業共識,“年銷10萬輛為生死線”,而東風風行幾乎站在了懸崖邊緣,隨時都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
只是從“風行速度”到“風行失速”,東風風行緣何淪落至此?核心技術匱乏、研發實力孱弱成為了擺在明面上的答案。有報道稱,作為家中頂梁柱的走量車型菱智用的還是第四代得利卡的底子,在售車型中所搭載的1.5T、1.6T、1.8T、2.0L等發動機絕大多數都并非東風自研,而是由三菱提供,而換標之后的兩款象征新開始的風行T5 EVO和風行游艇的發動機也仍然需要采購。
由于長期在技術和研發領域的不用心,也引發了市場對于東風風行在安全性和可靠性層面的信任危機。2018年底,被稱為“五星批發部”的C-NCAP在當年第四批車型評價結果中,東風風行主力車型T5以63.2%的得分率被排在最后一位,僅得2星。
除此之外,東風風行旗下的產品質量問題也頻頻出現在用戶的投訴榜單上,如變速箱故障、排氣管銹蝕、底盤異響、部件故障的問題屢見不鮮,更別提車身異響、玻璃升降器失靈這些小毛病了。而長期以往的口碑,也讓本就陷入銷量危機的東風風行,更為雪上加霜。
面對難看的業績及尷尬的市場局面,東風風行也曾不斷嘗試自救。
早在2021年,東風風行宣布將旗下所有車型統一換成全新“勁獅標”,以實現品牌煥新。
2022年,東風風行發布新能源戰略“光合未來”計劃——3年內實現100%電動化、5年內停產燃油車。2025年成為中國年輕人喜歡的新能源主流品牌,到2030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累計投入200億元。
今年4月,東風風行高端產品序列——風行星海發布,并宣布提前一年實現100%電動化戰略目標;6月,東風風行星海V9上市;緊接著在9月26日,星海系列第二款車型星海S7正式上市。
主打“年輕+新能源”,不得不承認老牌車企的行業敏感度還是很靈敏的,切中了時代發展的脈搏。然而動作頻頻,效果寥寥,東風風行高調入場的聲量,幾乎淹沒在競爭更為殘酷的市場之中。
根據銷量顯示,星海V9在新能源MPV市場,面對騰勢D9、小鵬X9等競品率先敗下陣來,其銷量不達“月銷3000輛”預期,3個月累計交付量不到4000輛。星海S7的首月銷量也不佳,與內部預期的月銷目標3500輛,上市后月銷量提升至5000輛仍有不小差距。
而這樣的結果,或許也并不在市場的意料之外。
事實上,即便換了新賽道,但研發實力的孱弱、技術的落后,使得東風風行也很難拿出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型。據悉,東風風行的核心技術與東風汽車關系緊密,比如星海V9的動力系統與東風風神L7一致,為馬赫電混PHREV。然而技術上的共享,不僅缺乏產品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會與東風汽車其他子品牌發生內耗。此外,由于長期的銷聲匿跡,在如今流量為王且游戲規則被改寫的新能源市場,東風風行與擅長“講故事”與產品營銷的新勢力選手們相比,也少了太多的“存在感”。
因此,面對日漸孱弱的聲量與難以回暖的銷量,意識到危機的東風風行想要“破局”,除了產品與技術的不斷加碼,還需加大品牌的市場認知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